在银行卡盗刷之风愈演愈烈,从国内刮至国外的当下,不少人都开始对钱包里的银行卡产生了担忧之感。按照这样的趋势,“今天,你的银行卡还安全吗?”在未来将成为大家见面时的问候语。
此前,曾有某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向媒体表示,银行卡被盗刷的概率要比丢钱包低。然而,虽然就概率而言,银行卡被盗刷的概率可能比丢钱包的概率低,但是这种盗刷事件一旦发生,受害人的损失往往数目巨大:被盗刷走2万元的温州郑女士、被盗刷3万元的北京小陈,被盗刷16万元的上海吉先生……还有“没有最倒霉只有更倒霉”的广西姜先生,他的一张金卡被盗刷走了高达125万元。与这些数额相对应的是,一套盗刷卡设备却仅仅数千元即可买到,卖方还声称承诺“包教包会”。
如果对钱包损失金额和信用卡盗刷金额进行统计的话,不知是谁能够拔得头筹?
而让不少受害人寒心的是,当盗刷行为出现时,银行方却大多采用听之任之的态度。银行方也很委屈,因为被盗刷的金额,最终大部分都会由银行承担。
究其原因,除了盗刷者们的道德问题和违法行为外,更重要的是我国正使用的银行卡多为磁条卡,在安全上存在天生的“缺陷”,不需要高技术门槛就可以获取卡片磁条信息。
早在2010年,央行就拟定了推行银联标准IC卡的计划。然而推行以来,却阻力甚多。其一为银行卡成本剧增,其二为商家多不能提供刷IC卡的设备,其三为客户因固有的使用习惯对其认可度并不高。
为了对后两者进行协调,大多数发卡行采取了发行芯片与磁条两种介质并存的双模卡。为了敦促收单行POS机的改造,银联曾下达内部通知,明确如双模卡若发生盗刷,只要刷卡是通过磁条模式,将由收单行承担客户损失。
这样的规定,对收单行来说未免有点“一棍子打死”的残忍严酷,也并非根治“盗刷痼疾”的良药。尽快推动磁条卡变身安全系数更高的IC卡和提高安全意识、改变大众的用卡习惯,才能让我们钱包里的银行卡越来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