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一张SIM卡,浦发银行(9.04,0.03,0.33%)正式宣告进入近场支付领域。
5月24日,浦发联合中国移推出NFC手机支付产品,从而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将银行卡完整地植入手机SIM卡,并实现诸多空中服务的移动金融银行。
近场支付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即时通过手机向商家进行支付,支付的处理在现场进行,并且在线下进行,不需要使用移动网络,而是使用手机射频(NFC)、红外、蓝牙等通道,实现与自动售货机以及POS机的本地通讯。
简单来说,NFC手机支付就是在特定终端上轻轻晃动下手机,就能完成消费支付。比如在地铁的自动售货机前,将手机贴近刷卡器,即能吐出饮料;在出租车上,轻挥手机即可支付车费;在便利店里,将手机在闪付POS机上刷过,就能付款。
浦发银行移动金融部副总经理薛建华介绍称,只要有一部三星S3手机和一张浦发NFC手机支付SIM卡,就可将浦发银行的借记卡和信用卡通过手机App生成并使用。目前,该SIM卡支持“生成”(相当于绑定)20多张银行卡,可进行最高金额1000元的小额支付。
在2011年末三大运营商拿到支付牌照后,中国NFC支付正式开局,而2012年可谓NFC支付的元年,运营商与商业银行纷纷合作,追赶着抢占NFC支付市场。中国移动分别与中国银联、光大银行联合推出手机钱包业务,在带有“闪付”标识的POS机上刷手机;中国联通则与招商银行联合推出“联通招行手机钱包”。另外,中国电信将与银行合作采用HFC-SWP方案推出电子钱包,将规模投放NFC-SIM卡,并启动终端定制。
后来者浦发银行并不以为然。从两年多前就开始参与移动金融项目的薛建华说道,由于手机支付产业链比较长,浦发银行前两年主要精力都放在手机研发上,而且NFC手机支付的受理市场环境也刚刚发展起来。
据悉,目前全国支持NFC手机支付的受理点有120万个左右,上海地区约为10万个。
移动植入金融
在浦发银行牵手中移动两年多时间里,外界对两者之间的合作一直尤为关注。尤其是对于双方在移动金融领域将有何作为,关注的目光下时而伴随着质疑声。
浦发与中移动的战略合作始于2010年。中国移动以398.01亿元收购浦发银行增发的逾22亿股、20%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同时,双方在移动金融与移动电子商务、基础银行、基础电信、客户服务与渠道共享四大领域开展合作。
当时,中移动入股一直被认为是浦发战略转型的关键一步,市场对此纷纷给予正面评价。但是双方合作迟迟无果,甚至一度传出双方合作“名存实亡”的传闻。
直到去年,浦发与中移动在上海合作推出了四款移动金融创新产品:手机汇款,全网客户话费代缴和生活缴费,中国移动浦发银行联名卡和演进产品NFC技术的手机,这才打消市场疑虑。
事实上,浦发和中移动一直保持紧密合作关系,浦发银行副行长姜明生就透露,双方成立了三个层面的工作组,一是由双方高层组成的领导小组,二是负责项目推进的执行委员会,三是负责每项业务执行的工作小组。
就在推出NFC手机支付产品的当天,浦发就与中移动召开第8次执行委员会沟通会,探讨新产品的营销和推广方案,姜明生就是执行委员会的一员,而这样的会议每个季度都会召开一次。
在浦发银行行长朱玉辰看来,浦发银行的优势是中国移动是占股20%的大股东,“移动金融已经内植入浦发的基因里。我们是唯一和移动有产权纽带的银行。”
提至五大战略之一
作为创新业务的移动金融,是浦发银行组织架构调整的先行军,也成为了浦发最新确立的五大战略业务条线之一。
浦发银行日前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一致通过总行部分业务板块组织架构优化调整的方案,确立五大业务条线,未来将在投行业务、资金市场和金融同业业务、中小和小微企业业务、财富管理、移动金融这五大战略业务上发力。
调整后,移动金融部连同私人银行部、信用卡部、客服中心组成个人银行业务板块,由副行长姜明生分管。
在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的趋势下,商业银行转型迫在眉睫。对于以对公业务见长的浦发银行来说,提高零售银行业务占比是转型的关键因素之一。
姜明生表示,浦发银行零售银行业务的利润贡献占浦发总利润的18%,而对于一家股份制银行来说,30%~35%的占比更为合理,这也是浦发银行的目标。
分管个人银行业务不久的姜明生,对素来被外界称为浦发“短板”的零售银行业务已然有个新想法。他在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浦发已进行了机构优化,对客户进行分层服务,比如对于接受新鲜事物较快的白领阶层就要对接电子银行部,中产阶层则由财富管理部服务,高净值客户由私人银行和零售信贷部服务。
移动金融的想象力很多,不只是支付。无论是哪一块业务,移动金融都能够渗透,移动金融的作用在于它能将传统业务移动化。无论是理财产品销售,还是小微企业的贷款申请和支付,都可以通过手机完成。
“加大业务调整,转型发展是浦发银行未来的重点,也是商业银行将来的必由之路。”姜明生说道。这或许也是浦发将移动金融提升至五大战略业务之一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