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北京移动发布了“移动NFC手机一卡通”应用。从7月22日起,只要手机支持NFC功能,且安有NFC-SIM卡,在北京就可以通过刷手机完成公交、地铁刷卡和超市餐饮等小额支付。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意为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又称近场通讯技术),2003年由飞利浦和索尼共同开发。通过植入芯片,它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和交换。
这功能到底好用么?近日,记者来到朝阳区一家移动营业厅,以消费者的身份,咨询如何开通此项业务。工作人员表示:“您需要花费20元,更换一张NFC-SIM卡,同时还得有一部支持NFC功能的手机。”
记者随后出示手中的苹果5手机,询问是否符合要求。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接受此项业务的只有三星I9308、三星I9508、HTC New One(802t)、中兴U807N、华为T8950N 5款手机,且必须都是行货、TD版。这意味着,这种手机卡需要NFC手机才能使用(也就是说,一旦手机没有电关机了,刷卡就无法实现了)。
目前,刷手机乘公交车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事实上,目前NFC技术已在移动支付领域大显身手,成为各大厂商眼中的新市场。
2012年11月,中国联通宣布与招商银行推出“联通招行手机钱包”产品,联通用户可将招行信用卡账户内置在手机USIM卡中,在带有银联“闪付quickpass”标志的POS机上刷手机即可直接进行消费。中国电信也在北京部分加油站启动了手机钱包业务,中国电信的手机用户,在更换了具有近场支付功能的手机卡后,即可在与银联POS机连接的刷卡器上进行刷手机支付。今年4月,天津移动将手机绑定多张银行卡,可在支持闪付的POS机上刷手机。今年5月,上海移动手机钱包业务正式投入商用,手机用户可在星巴克等两万多商家实现刷手机购物。
某研究机构发布最新报告预测,今年全球移动支付交易额将达到2354亿美元,较去年增长44%。在此背景下,到今年年末,支持NFC技术的手机销售量将达到8亿台,相当于全球每5部手机中就有1部是NFC手机。“几年前NFC仅仅是一个概念,但近年来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NFC发展的外部条件已经日臻成熟。”在一位手机厂家人士看来,NFC的春天就要来临。
但实际情况是,NFC的概念还是雷声大,雨点小,并没能在市场上真正落地。即使是国外最著名的“谷歌钱包”也未能将用户的手机变为可用于付款的钱包。甚至,更有悲观者将NFC解读为“Not For Customers”(不适合消费者)。记者了解到,目前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的手机支付业务,都需要用户更换特定的SIM卡,并且拥有一部NFC支付功能的手机。
中国移动方面表示,到9月底将有20款智能手机支持NFC-SIM卡,价位覆盖500元至5000元区间,既有国内品牌的中低端机型,也有三星、HTC这样的知名品牌手机。北京电信的客服人员也告诉记者,目前支持电信手机钱包业务的机型只有21款。“目前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支持近场支付功能的手机不到10款,太少了。像时下的苹果手机,就不支持手机钱包业务。”资深电信分析师项立刚表示。
手机钱包业务的安全性能也让一些打算“吃螃蟹”的消费者心存疑虑。一位消费者就认为,如果全都绑到手机上,不法分子很容易盯上你的手机,因为手机天天拿着,但银行卡不可能天天放身上。对此,中移动的客服人员表示,手机钱包的银行支付功能需要用户提供独立密码,因此是安全的;但在诸如公交、会员卡、消费卡等无需输入密码的应用场景中,如何保障账户安全,并没有明确答案。
对此,易观国际第三方支付分析师张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中移动推出手机钱包是一种进步。但眼下移动支付整体使用率低,应用场景不丰富,支付生态系统远未完善。手机钱包走进百姓生活尚需时日。“进场支付产业链特别多,包括运营商、银联、银行还有芯片和硬件的制造商,需要整个产业链相互配合。单凭一方力量不能够很好推广,同时在这个阶段,很好地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除了机型少,项立刚表示,手机钱包之所以发展缓慢,另一个原因是对客户有一定的使用门槛。用户想用手机钱包,一是得跑趟营业厅,花钱更换一张SIM卡,二是还得有一部支持NFC的手机。“用户会想,如此麻烦,我有没有用它的必要?我直接刷一卡通不是也能坐公交?”
艾媒咨询董事长张毅则向媒体表示,若想推动手机钱包的发展,从运营商角度,必须加快改进产品,创造出手机钱包的颠覆性。“举个例子,微信为什么受欢迎?因为它比语音通话省钱,流量小,又很前卫。手机钱包也得找出这种不可替代性。”另一方面,他也提出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可考虑适当加大对终端设备的前期补贴力度,对于在手机中加入NFC模块的制造厂商,给予适度倾斜,推进研发具备NFC功能的手机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