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半年,在全球无线电技术应用向各行各业加速渗透的大背景下,我国无线电技术应用同样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态势,这对我国无线电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对上半年无线电应用及管理基本特点和主要问题全面梳理的基础上,给出了下半年的走势分析和判断,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措施建议。
上半年移动通信网络升级部署加速
4G“呼之欲出”,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布局加快;我国对于基于无线电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的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的对外依存度较高。
基本特点
1.基于无线电应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迅猛
一是移动通信网络升级部署加速。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数据,截至2013年3月底,我国共有11.46亿移动通信服务用户,其中有2.7727亿是3G用户,占全部用户的24.20%,我国已全面进入3G时代。另外,TD-LTE展开新一轮大规模试点、中国移动今年首次4G终端招标的启动,都表明4G已经“呼之欲出”。不仅如此,我国于上半年已成立IMT-2020(5G)推进组,积极参与5G标准的研发和制定。二是各地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布局。随着第一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的公布,各试点城市均加快布局,重点为智慧物流、智慧健康、智慧交通、智慧教育等多个民生热点项目;云计算产业链已初具雏形。上半年,一批云计算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重点行业领域应用开始起步。
2.规范化无线电管理工作更加适应无线电技术应用的快速发展
2013年上半年全国陆续发布了与无线电管理相关的文件,无线电管理工作更加适应无线电技术应用的快速发展。国家层面,《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实施〈业余无线电台管理办法〉若干事项的通知》、《卫星固定业务通信网内设置使用移动平台地球站管理暂行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全国无线电台站规范化管理专项活动的通知》等文件出台,规范了全国范围内相关无线电业务的管理工作,重点落实无线电台站的规范化管理。地方层面,福建省信息化局对《福建省无线电管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参照执行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天津市无线电管理条例》于3月1日正式实施;云南省无线电管理办公室组织起草了《云南省无线通信网络建设管理办法(草案)》,规范了省内移动通信基站的设置使用。
3.重大活动、灾害应急救助及重大考试中的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表现突出
首先是重大活动的无线电安全保障。在北京园博会、深圳文博会、黄河口国际马拉松比赛等重大活动中,相关地方无线电管理机构均圆满完成了活动的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其次是灾害救助应急事件的无线电安全保障。今年4月,四川省雅安市突发7.0级地震,在震后的抗震救灾行动中,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及业余无线电组织为保障应急通信作出了重大贡献。最后是重大考试的无线电安全保障。今年上半年已进行了多次全国性的重大考试,如研究生入学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高考等,各地无线电机构管理利用高科技手段,有效防范和打击了考试无线电作弊的违法行为,从而维护了考场秩序并保证了考试的公平公正。
主要问题
1.4G陷入制式之争
由于4G制式分为两种,一种是FDD-LTE,另一种是TD-TLE,前者在国际上大量使用、技术较成熟;后者是我国拥有大量自主知识产权,但技术和终端都还有待完善。中国移动将获得TD-LTE牌照,而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获得何种4G牌照一直未明确,但这两家运营商在明确牌照发放制式之前也更加倾向于FDD-LTE。中国电信明确表示将“两手准备”,中国联通则多次强调希望优先获得FDD。由此可见,运营市场在4G牌照制式问题上形成了两股力量的博弈,这一不确定性让我国4G走向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2.NFC移动支付产业链过度碎片化
相对其他无线技术,NFC兼具传输距离短、设定流程快两大特性,适合重视交易安全的移动支付应用。但移动支付需要软硬件的整合,涉及手机等终端厂商及运营商、零售商等,各方利益争夺激烈。作为规模效应显著的行业,一旦NFC相关标准广泛推广,后续规格变更难度极大。仅从技术标准而言,目前的NFC移动支付就分为NFC解决方案、SIM卡解决方案及MicroSD解决方案,此外还包括更为激烈的产业链主导权的争夺,由此导致的NFC产业链过度碎片化的状况使NFC发展无法形成合力,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发展窘境。
3.边境(界)地区地面无线电业务频率协调任务加重
国家无线电管理“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加强频率协调和国际合作是今后的重要任务之一。其中,边境(界)地区地面无线电业务频率协调(下称边境频率协调)是我国频率协调的重要工作之一。我国与14个国家陆地接壤、与8个国家隔海相望,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我国边境(界)情况较为复杂。近年来,随着边境(界)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无线电应用的增多,边境频率协调工作量日益加大,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随着上半年TD-LTE商用化进程的加快,更迫切地需要通过边境频率协调来保障边境(界)地区无线宽带业务的正常开展。
4.基于无线电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的核心技术标准有待加强
我国对于基于无线电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的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掌控能力仍然较弱,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的对外依存度较高。一是产业链整体关键技术落后、核心专利数量少、科技成果转化慢,制约了产业转型升级,不利于产业自主可控;二是产业链中信息用户的高端移动通用芯片、核心基础器件和大尺寸触控面板等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数字视听等移动智能终端领域,产品标准、核心发明专利和知识产权主要由发达国家掌握;三是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标准体系亟须完善,技术实际应用中的互联互通问题仍然是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掣肘。
下半年无线电技术应用助推智慧城市建设
随着4G、RFID、WiFi、物联网和车联网等一系列无线电技术应用的成熟和普及,智慧城市建设将进一步加速。
一、运营商将继续迎击OTT业务带来的挑战
下半年,三大运营商将加快转型步伐,加大开放合作力度,与产业链各方开展深度合作,积极应对OTT业务带来的挑战。中国电信以翼聊为突破口。日前,中国电信发布了翼聊4.0版本,从新推出的版本来看,翼聊4.0在提升用户体验、移动社交特性等方面做了重点投入。而此前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表示近期将考虑加大对大众市场推广力度,包括与互联网公司合作运营。中国移动Jego为转型探路。中国移动最新推出一款应用名为Jego,其最核心的功能是拨打国际长途。用户只需连接数据网络,即可免费或以优惠价格拨打世界各地的移动及固定电话。Jego成为中国移动在OTT时代转型的急先锋,标志着中国移动正面迎击微信等OTT业务的开始。中国联通确立“流量+模式”新模式。中国联通正在加速自己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步伐,近期频频与OTT达成合作:与搜狐视频合作推出视频流量包合作计划,与乐视合作推出了“北京联通乐视流量包月服务”。中国联通采取的是先扩大用户规模,再逐步实现赢利的思路,确立了“流量+内容”新的收费模式。
二、4G或成为三网融合新的契机
截至2013年年初,中国三网融合试点工作的核心就是要基于广大消费者家中的固定线路(比如,电话线、有线电视线等)而开展相应工作。3年多的试点工作中,作为传统的信息传输通道及其运营商都非常清楚,未来将面临着一个技术不断变革、全新业务层出不穷的时代,随之而来的自然就是各自旗下的业务模式、用户忠诚度等都将发生重大变化。
由于固定线路层面的三网融合下的商业模式、业务种类较为简单并具有排斥性,广大消费者最终只能依靠相应运营商提供的内容多少、产品价格的高低等要素进行唯一的选择,这就给运营商阵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价格战作为一把“双刃剑”,双方旗下的运营商应该慎用。因此,包括电信运营商和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都不愿意在业务层面形成这种最为初步的恶性竞争。近几年,电信运营商开始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移动互联网领域,而4G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好的基石。4G时代不仅能给运营商、终端与设备厂商、内容提供商等带来一个全新的市场空间,更能催生出一个个新兴的生态链,4G或成为三网融合新的契机。
三、首批虚拟运营商牌照有望发放
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工作的通告》要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日前均发布公告,宣布启动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一直备受关注的“虚拟运营商”已近在咫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表示,公司将为前去洽谈的企业提供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合作需求书,企业可据此提出合作意向书,并于约定时间内以书面形式反馈,正式提出合作意向。而联通在公告中更是明确了具体申请流程和接洽意向企业的时间节点。若运行顺利,年底前会产生至少6家虚拟运营商牌照。
四、无线电技术应用将助力智慧城市建设进一步加速
“十二五”期间城镇化是内需增长的最大动力,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托,城镇化将发挥拉动消费、扩大和优化投资、改善民生的多重效应。预计“十二五”期间城镇人口将从2011年的47.5%提高至51.5%,“不完全城镇人口”将转化为“完全城镇人口”。过去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增加了供给,现在信息化将与城镇化深度融合则有望创造供给。目前来看,“智慧城市”是信息化与城镇化结合的最佳模式。在政策和资金的双重支持下,智慧城市建设将掀起新一轮的发展高潮。另外,随着4G、RFID、WiFi、物联网和车联网等一系列无线电技术应用的成熟和普及,无疑智慧城市建设将进一步加速。
对策建议
加强无线电核心技术标准攻关
一、尽早发放TDD制式的4G牌照
进入4G时代,由中国主导的TD-LTE产业目前已经得到了爱立信、诺西、阿朗、高通等国际电信厂商的支持,其成熟度水平相较于发牌前的TD-SCDMA来说,已经有了质的变化。但TD-LTE与FDD-LTE仍然存在巨大的差距,而这些差距需要通过尽快的商用化部署去解决。如能尽早发放TDD制式的4G牌照,TD-LTE产业链也将加速成熟。
此外,尽快把中国带入4G时代,还有利于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和整个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根据机构的研究结果表明,移动宽带速度翻番,可带动GDP增长0.3个百分点,移动数据流量每翻一番,可以带动GDP增长0.5%。同时,在当前全球电信市场投资疲软的情况下,中国尽早发放4G牌照,将有助于提振全球电信产业的信心,4G网络的加速商用也必将带来新的产业变革,带来新的业务和应用,进一步促进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
二、NFC移动支付产业亟须打通产业链
首先应统一解决方案,提升客户体验。2012年NFC手机销量仅占全球智能手机销量的18.7%,这一数字在我国更低。在此情况下,产业链下游为了尽快占有市场,早已推出SIM卡、MicroSD等解决方案。但是这些解决方案带来了成本提升,这无疑会增加服务提供商的运营成本。另外,这无助于客户体验的提升,消费者未必会主动更换或领取新卡。因此当务之急需要统一解决方案,以NFC手机为主要阵地。即使当前NFC手机普及率尚不乐观,也不能以牺牲客户体验为代价,市场需耐心培育。其次,产业链上下游应协同发展。下游服务提供商受限于NFC手机的普及,而上游手机厂商困于成本的增加,这导致了NFC移动支付陷入了不解的“迷局”。如运营商与手机厂商展开合作,定制的智能机均需加入NFC功能,尽管成本略有提升,但能从终端上统一解决方案:用户使用NFC如同蓝牙、红外一样方便快捷,客户体验必定不俗。此外,在NFC手机大规模生产后,NFC的芯片价格也会下降,NFC手机能够在不借助“外力”下实现自普及。
三、尽快开展《边境地区地面无线电业务国际频率协调暂行规定》的修订工作
我国现行的《边境地区地面无线电业务国际频率协调暂行规定》(下称《暂行规定》)于2007年发布,至今已有近6年的时间。在6年的时间里,无线电技术应用飞速发展,边境(界)地区的无线电业务也产生了很多新的形态。此外,国际电联(ITU)《无线电规则》在此期间进行了多次修订。基于此,边境频率协调工作无论在频谱资源还是台站设置上都面临着许多新问题。为了更好地开展边境频率协调工作,必须尽快展开《暂行规定》的修订工作。首先,应对边境(界)地区进行调研,了解当前边境频率协调出现的新问题。由于我国边境(界)地区的跨度较大,存在的问题也各不相同,因此需要进行全面的梳理。其次,对最新版《无线电规则》进行深入地学习,重点了解2007~2013年期间关于边境频率协调部分的修订内容,为《暂行规定》的修订和完善寻求国际法规的支持。最后,结合调研的实际情况、最新版《无线电规则》以及我国现行的无线电法律法规,以统筹兼顾为原则对原有《暂行规定》进行修订和完善。
四、加强基于无线电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核心技术标准的攻关
一是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平台和标准化建设。前瞻部署一批前沿技术研发平台,完善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平台,重点建设一批工程化验证平台,为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提供有力支撑。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前瞻布局,支持以企业为核心的专利战略联盟和技术标准联盟建设,掌握一批主导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和有国际影响力的技术标准,抢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技术发展制高点。
二是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成果应用示范。依托产业创新资源聚集区,布局建设一批重大成果应用示范基地,支持商业模式创新,探索政府采购支持新方式,发展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创新集群,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关键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