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智能电网犹如浩浩长江水,连接起江头到江尾的每一户家庭、每一个人,让大家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越来越多的便捷和实惠。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按国家电网公司部署,积极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在智能变电站、电力光纤到户、电动汽车、光伏发电、钠硫电池、智能电表、智能调度和智能配电等各领域全力探索电力科技的前沿化应用,在不少领域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有序推进
今年2月27日,作为全国首批6个新一代智能变电站之一,上海首座新一代智能变电站——110千伏叶塘智能变电站在奉贤区奉浦社区破土动工,预计2013年年底将正式投运送电。届时,原先承担该地区供电任务的35千伏肖塘变电站将“光荣退休”,而以叶塘站为核心的新一代奉贤南桥地区供电网络将大大满足该区域用电负荷增长需要,更好地服务于智能电网建设,并带动周边农村电网改造步伐。
110千伏叶塘输变电工程是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在国内尚属首例。该站坐落于奉贤区大叶公路南侧,总占地面积3563.2平方米,建筑面积1933平方米。叶塘站本体为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面两层,地下一层,最终规模为3台5万千伏安主变,电压等级为110千伏/10千伏。
110千伏叶塘输变电工程以“系统高度集成、结构布局合理、装备先进适用、经济节能环保、支撑调控一体”为目标,通过整合系统功能,优化结构布局,采用“一体化设备、一体化网络、一体化系统”技术构架,有效提升变电站可靠性水平。该变电站将构建一体化业务平台和层次保护系统,实现空间、时间维度的协调控制,有效支撑“大运行”“大检修”体系建设,并实现由专业设计向整体集成设计的转变,以及由一次设备智能化向智能一次设备的转变。
国网上海电力负责人高度重视叶塘输变电工程建设,为确保工程项目顺利推进,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各相关职能部门主要人员,每月组织召开协调会,听取各部门情况汇报和项目进展情况,并布置下一阶段工作要求。叶塘输变电工程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业主项目部标准化手册,建立业主、施工、监理项目部。施工项目部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工作规范和基建工程管控要求,对施工现场加强标准化工艺和示范工地的建设管理,国网上海电力基建部积极到现场指导安全生产、质量监督、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等各类工作。在项目前期准备工作阶段,业主项目部组织编写建设管理纲要,在工程特点、创优目标、安全质量管理、造价管理等方面形成了具体的纲要性文件,对设备调试等难点问题,邀请上海电科院相关专业人员一同参与,编制了可控的调试进度。
建设中的叶塘输变电工程采用小型化设备,优化平面布置,使总建筑面积由2406平方米缩减为1933平方米,减少了19.7%。其中,10千伏配电装置室面积节省25.1%,金属全封闭组合电器(GIS)室节省21.5%,接地电阻室节省35.8%,电容器室节省45.6%。该工程降低层高,一层及二层层高由4.8米降低为4.2米,并进行了外观优化,10千伏开关柜由空气绝缘改为气体绝缘,更加安全环保。该工程还优化了二次设备室组屏方案,二次设备室由30面屏减少为19面屏,减少了36.7%,站用变压器由两台100千伏安改为两台80千伏安的干式变压器。变电站采用多功能集成的一体化业务系统,梳理优化站内数据信息流,实现顺序控制、源端维护和智能告警等高级应用,较原来功能更强大,界面更友好。变电站采用层次化保护,就地保护采用多合一装置,并且就地下放,优化汇控柜布置,新增站域保护,明确站域保护功能。110千伏侧及主变高低压侧采用电子式电流电压互感器。站内优化通信网络,合理配置网络交换机,并新增了二次设备在线监测系统。
围绕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建设,国网上海电力全力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多项专项课题研究。比如如何优化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网络配置,优化配置单星型网络拓扑结构,简化交换机配置数量,优化设置交换机虚拟局域网(VLAN),实现网络提速;如何优化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布置,降低建筑面积及层高;如何优化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智能组件集成安装研究,合理布置智能组件,优化保护测控就地化;如何研究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层次化保护控制系统配置,贯彻执行国调层次化保护及站域保护配置要求。带着课题开展建设,使国网上海电力在智能变电站建设领域积累下丰富的经验,攻克了难题。
该工程各项工作都在有序推进中,目前主变压器、GIS和电容器等设备已经就位,站域保护、主变保护、线路保护等设备已经到达联调现场,具备联调条件,预计9月底可完成联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