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银联联合商业银行、收单专业化服务机构等产业各方,抢抓产业升级基于,大力推进金融IC卡受理商圈建设,不断优化受理环境,在促进机构发卡、商户受卡、大众用卡、银行卡产业全面升级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受理环境建设时金融IC卡推广普及的根基
受理环境建设时金融IC卡稳步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金融IC卡规模化应用,实现银行卡产业升级、满足社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更高支付需求的重要保障。
一是有效促进广大持卡人能够轻松“拿到卡”。受理市场环境的不断完善能够有效提升发卡机构的积极性。目前,全国共有67加银行完成发卡系统改造,具备发行金融IC卡2.25亿张。
二是有效促进广大持卡人能够顺畅“用好卡”。受理市场环境建设的本质是为广大持卡人创造安全、方便、快捷的用卡环境。当前,金融IC卡的受理环境日趋成熟。2013年1-5月,金融IC卡累计交易笔数近9000万笔,交易金额近2000亿元,分别是去年同期的10倍、18倍;交易金额已是去年全年总量的2倍。
三是有效促进银行卡产业的全面升级。随着卡片整体成本的下降、芯片和终端技术的更新、商业模式的创新,金融IC卡推广进程将不断提速,我国银行卡产业将迎来全面升级。
协调各方资源,共推金融IC卡受理环境建设
根据人民银行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中国银联以全国首批47各金融IC卡试点城市为重点,扎实推进金融IC卡受理商圈建设,初步实现了发卡与受理的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受理商圈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是坚持“受理先行”,全力推进受理环境建设。中国银联按照“IC卡推广,受理先行”的理念,早在2009年,即联合各收单机构,启动了全国性金融IC卡接触式和非接触式受理改造工作。截至目前,全国近800万台POS终端以及超过45万台ATM终端均已完成金融IC卡受理改造,改造率分别达到98%以上,非接触式改造的POS终端总数超过127万台。
二是坚持“软硬结合”,有效改善用卡体验。在受理环境建设过程中,中国银联坚持将硬环境建设与软环境建设相结合,努力使“硬环境更硬、软环境更优”。一则按照人民银行的统一部署,切实做好受理环境检查和宣传推广工作,特别是通过POS终端,ATM终端的现场抽检,不断优化金融IC卡受理质量。二则通过举办全国收银员大赛、开展收银员培训、统一受理流程、印刷宣传折页等方式,不断提升受理商圈软环境。三则联合各发卡机构和收单机构,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化营销活动,不断提升持卡人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三是坚持重点突破,推动重点地区和领域先行先试。“一卡多应用”是金融IC卡区别于磁条卡的明显优势,同时也是金融IC卡受理环境建设中难度最大、挑战最多的一项工作。经过产业各方的共同努力和不断探索,目前,金融IC卡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实现了行业多应用。特别是在47个试点城市明确了110多个改善和服务民生的重点项目。其中30各项目已经投产。上海已有48家标准化菜场可以进行金融IC卡非接支付,避免了假币风险和找零等麻烦,并且实现了金融IC卡应用与城市食品安全卫生标准化建设的有效结合;广州大学城首次实现了大学城信息化建设和金融服务的有机结合,满足广大师生在大学城工作、学习、生活等需求;贵州作为金融首个将金融IC卡大规模应用到公交行业的地区,今年将实现全省市州级城市均能刷金融IC卡乘公交车的目标;安徽已完成了合肥、毫州、淮北等地区3000多辆公交车改造,月均交易超过500万笔;成都市首个率先实现金融IC卡在公交、出租和地铁等公共交通领域全方位应用的地区。
四是坚持金融IC卡商圈与移动支付商圈融合发展。移动支付与金融IC卡应用一脉相承、相得益彰,是金融IC卡多应用发展的方向。基于此认识,中国银联在商圈建设过程中,统一金融IC卡和移动支付商圈受理标准,实现了受理商圈的共享。目前,非接触式金融IC卡的受理环境改造、行业应用拓展等均顺利开展。
五是统筹推进境内外金融IC卡受理商圈建设。为顺应全球金融IC卡发展趋势,中国银联联合境外合作机构,自2010年开始落实境外金融IC卡的迁移工作。截至2013年5月,已完成金融IC卡受理环境改造的境外POS终端盒ATM终端分别达15.9万台和6.7万台。同时,为进一步扩大金融IC卡在海外发卡、提升用卡体验,中国银联在粤港澳市场退出了具有“闪付”功能的双币电子现金卡,实现了粤港澳三地的互联互通应用。截至2013年5月,港澳地区共发卡约20万丈,布放非接终端1500余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