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重庆制造迈向“智慧工厂”
作者:RFID世界网收录
时间:2013-09-09 15:08:04
重庆是老工业城市,传统工业比重大,发展智能工业是重庆“两化”融合的主要发展方向。重庆市政府、行业、企业三方协同打造工业转型的智能引擎,激活产业转型升级内生动力,形成了以“集约、互动、耦合、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后发地区“两化”融合新路径。

  重庆是老工业城市,传统工业比重大,发展智能工业是重庆“两化”融合的主要发展方向。重庆市政府、行业、企业三方协同打造工业转型的智能引擎,激活产业转型升级内生动力,形成了以“集约、互动、耦合、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后发地区“两化”融合新路径。

  这段时间,重庆白沙消防设备公司总经理黄成才明显感觉到工作效率提升了许多。“今年6月份以来,公司开始实施运用MES系统(企业生产过程信息化系统),现在我在手机终端上就可以了解掌握公司生产全过程。”黄成才告诉记者,该系统可以对关键工序进行实时质量管控和产品质量追溯,为企业节约了不少的管控成本。

  据了解,MES系统由重庆市自主研发,目前已在重庆小康汽车、华晨鑫源汽车、南方英特空调、隆鑫通机等50多家制造企业成功实施和应用。从企业反馈的情况看,该系统的应用使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高25%、产品合格率平均提高30%、能耗平均降低10%、生产成本平均降低20%,取得了上亿元的经济效益。

  MES系统的开发应用仅仅是重庆市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一个缩影。作为全国首批8个“两化”融合试验区之一,重庆市近年来将加快“两化”融合作为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着眼于政府、行业、企业三方协同,引导工业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提升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水平和管理效率,激活产业转型升级内生动力,形成了以“集约、互动、耦合、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后发地区“两化”融合新路径。

  “加快发展智能工业是重庆‘两化’融合的主要发展方向。”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沐华平表示,重庆在发展智能工业方面,具备较好的基础和条件。“一方面,重庆是老工业城市,传统工业比重大,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势在必行;另一方面,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重庆工业经济发展的第一驱动力,为‘两化’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据介绍,今年1至7月份,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到1511亿元,同比增长35.7%,对全市工业贡献率近40%。

  近年来,重庆市结合实际,编制了《重庆市“十二五”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重庆市“十二五”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重庆市“十二五”物流信息化发展规划》等建设发展规划,提出了智能工业发展战略思路及实施方案。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重庆在发展智能工业方面,重点围绕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材料加工等“6+1”支柱产业,提升重点和骨干企业的生产制造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催生“装备智能化提升服务产业”和“制造过程信息化提升服务产业”等新型生产服务类产业的形成发展,促进工业的转型升级和由大到强。此外,重庆启动了长江上游区域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并在全市开展M2M(机器到机器)应用试点示范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过程中,重庆进行了“两化”融合服务支撑体系的建设,设立了“两化”融合促进和服务中心,建立了物流信息化重点实验室和物联网重点实验室,成立了全国首个首席信息官(CIO)协会和物联网产业联盟,建立一系列“两化”融合服务示范中心和培训基地,构建了强有力的服务支撑体系,为“两化”融合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和人才保障。

  在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自觉性不断增强,成效明显。以汽车摩托车产业为例,长安汽车公司建立了汽车产业链“两化”融合示范工程,形成了整车企业和供应商、经销商、合作伙伴、客户等的综合业务协同,达到信息化与企业战略、产品研发、业务管理、制造技术、产品、汽车后市场的有效融合。据长安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推进供应链信息化建设,该公司自主产品的开发量已经占到了总量的60%左右,采购成本和销售费用得到显著降低。重庆隆鑫工业集团通过以产品数据管理(PDM)为核心的设计信息化系统的集成运行,建立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化支持平台,使得新产品开发周期缩短了6个月,成车状态降低90%,专用零部件状态减少20%;通过实施以ERP为核心的企业集成管理信息系统,使产品交货期缩短了10%以上,成品库存减少了35%,管理成本大大降低。

  重庆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前,重庆市将智能工业、物联网、物流信息化、电子商务、节能减排和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等6方面作为重点发展方向,积极探索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新路径。“十二五”期间,重庆市将对500家以上工业企业1万台以上生产设备进行数字化改造。根据目标,到2015年,重庆市“6+1”支柱产业中,规模以上企业产品研发设计信息化率将达到85%,系统集成应用试点示范企业达到30家,工业装备产品电子信息化率达到40%,供应链信息化率达到45%,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达40%。

上一篇:从微盒开放平台看智能硬件未来 下一篇:重庆加强智能电网建设 支撑智慧城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