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成本被视为RFID应用普及的一大障碍,然而最近中国移动最近冻结了其一家设备提供商的帐号,让大家认识到成本是个伪命题,RFID其实是个技术活。
这家企业在2013年年初以期超低的价格击退了该领域最前列的几大企业,通过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的公开招标被遴选为2013年校讯通“考勤报安”RFID设备服务提供商。然而10月其被中国移动拉入黑名单,冻结了EPSP系统和MIS系统的供应商帐号,从此三年内不能参与移动公司的招标采购项目,损失相当惨重。据悉,该企业供货的校讯通系统,现在仍然存在漏读、错读,数次弥补未能根本解决。
校讯通是近两年来RFID应用的一个热门领域,校讯通所使用的2.4G RFID学生考勤卡是最具有代表意义的RFID产品之一。这几年来该类产品从单片百元以上的高价格慢慢降低至后来的几分之一。校讯通也从乌鲁木齐部分中小学校的试点发展到贵州、云南、广东、福建等多个省市大面积的普及。很多业界人士认为该案例是成本左右应用规模的范例。但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校讯通的推广虽然伴随着RFID卡价格的急速暴跌,但卡片价格的暴跌并不是校讯通应用市场崛起的根本原因。更多的事实证明成本不是应用推广的关键,RFID项目更需要技术的支撑。
打开百度搜索新闻,可以找到2005年RFID世界网上一篇《乌鲁木齐电信家校通》的新闻。可以看到乌鲁木齐作为国内最早实施校讯通系统的城市,在其早期项目上使用过IC卡,国外电子标签等,均未能达到设计要求。最后上海锐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电子标签系统成功助力乌鲁木齐电信家校通系统,将学生入学放学信息通过小灵通短信的方式发送给家长。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校讯通使用的卡片或标签其实是有技术门槛的。特别是在校讯通规模化应用开来之后,卡片电池续航问题、一致性问题、卡片防冲突问题更被行业人士认为是要进入该市场最基本的技术门槛。
05年到11年间,各有源企业皆努力推动RFID产品在校讯通领域的应用,电池续航问题首先被解决。期间2.4G RFID学生考勤卡的价格也在步步下降,然而这个阶段的下降并没有明显地加速校讯通的应用。从当时的新闻报道中,我们可以梳理出的事实是校讯通仍然在一个学校、几个学校地小规模试点应用。直到11年年中,武汉的一个试点项目由广州一家有源企业率先解决了多标签防冲突问题,有源企业的标签防冲突水平迈进了一个新台阶(实施项目的公司当时未有保密意识)。随后这家广州的有源公司还自主研发建立了行业首条自动化有源标签生产线,将卡片一致性问题一并解决。再其后,还是这家广州的有源公司用一种新设计的商业模式在衡阳成功实施了一整个地区的校园校讯通应用,从此校讯通市场才成为了有源RFID的蓝海市场。也是从这里开始有源企业开始第一轮的价格火拼,掀起了市场份额的争夺战。
先有了技术和商业模式的突破,才有了大规模应用的市场,产品价格的降低是在市场曙光初现后才发生的,先后顺序鲜明。如果透过表面看实质就会发现,所谓RFID成本过高,只是一个伪命题,藏在其背后的真问题是有没有克服应用的障碍?有没有有效的商业模式?没有!哪怕最低的价格,项目也应用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