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手机普及的推动下,手机支付逐渐崭露头角。目前国内手机支付主要使用二维码支付和NFC支付,虽然在腾讯的推动下,二维码一度超过NFC支付,但随着央行叫停二维码支付,NFC一家独大。
另一方面,以运营商和银行为主导的NFC支付更容易获得上层的支持。对于银行来说,银行卡业务已经覆盖了各种消费领域的支付,但对于银行来说,公用领域是还未涉足的行业,如交通卡,通过NFC介入公用领域可以避免银行卡和公用系统各种卡(交通卡)的直接碰撞,曲线介入性的市场。
叫停二维码为NFC留出空间
前一段时间,央行叫停二维码支付,为NFC留出了市场空间。
在手机支付领域,主流技术是二维码、NFC、声控等,其中比较成熟的技术是二维码和NFC,尤其是二维码已经大面积运用,而NFC主要在支付领域。而随着微信推出二维码支付,手机支付市场成为了NFC和二维码竞争。在2014年年初二维码一度超过NFC,将NFC边缘化。
不过,3月14日,央行暂停了虚拟信用卡和二维码支付业务。此后3月19日,央行下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手机支付业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在打击二维码支付的同时鼓励NFC支付。根据央行下发的意见,央行鼓励商业银行拓展NFC支付,如果银行通过TSM平台为客户开立银行账户,如果客户已经拥有银行账户可采取非柜台方式进行客户身份核实。
而从NFC的技术提供方,NFC也已经进入成熟期。一方面,工信部已经同意了NFC支付的国家标准,标准为13.56MHz。运营商方面,运营商也大力推广NFC,3月末,中国电信进行NFC推广,规定4G定制机采用NFC制式,并在2014年初与多家银行签订手机钱包推广协议,推出NFC制式的 SIM卡5000万张。
根据第三方机构预测,中国NFC移动支付用户渗透率在2017年将达到30%,2014年移动支付卡集采量将达到2.8亿张。
NFC是运营商和银行体系的强强联手
二维码以微信牵头,旗下财付通主导,参与者稀少,无法普惠大众。而NFC产业链较长,而且涉及了金融体系和通信系统,参与者较多,合力强大。
NFC产业链中,通信系统(电信、移动、联通)订立技术标准,银行将手机银行对接NFC。银行系统中,银联则负责建设银联“闪付”标识的POS机,NFC将各大利益方聚合,形成协同效应。
举例来说,移动与浦发银行合作推广NFC 支付的模式将纳入到银联结算体系。
对于银行来说,NFC的优势在于绕过了卡类支付。使用手机支付避免了卡类支付的硬件成本,同时可以通过手机NFC支付进入一些银行卡尚未涉及的卡类支付领域,形成新领域扩张。
不算手机银行,银行系统的支付主要通过网络银行和信用卡,网络银行集中在互联网和NFC几乎没有重合度,而信用卡与手机银行有一定的重合,信用卡已经在各种消费领域中普及,各大餐饮、商场、娱乐场所都可以用银行信用卡支付。
对银行来说,信用卡还未涉及的领域主要是公用设备,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交通卡。但银行以借记卡和贷记卡涉足公用领域,与交通系统下的交通卡形成直接竞争,容易引发利益冲突,选择NFC手机支付,可以绕过交通卡,曲线入场。
举例来说,通过有关渠道获悉,上海某银行2014年2月原定召开新闻发布会,内容是推出类交通卡业务,其银行卡和手机银行可以用于乘坐地铁,而相关的硬件设备已经于几个月前安装完成。但发布会召开前夕,地铁运营部门向上级监管层投诉,最终该银行这一项目被监管层叫停,其银行卡地铁支付功能暂缓,但该银行在地铁中的手机支付功能予以开通。
业内人士认为,NFC手机支付不会形成卡对卡的直接碰撞,影响甚微。(相对的,交通卡过去几年立志于进入商铺餐饮实体支付,但最终由于银行系统的阻挠无疾而终)因此银行系统来说,手机支付可以打开新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