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队管理是物流业者的重要经营策略之一,就其架构来看,可说是最早成形的物联网系统,物联网前端的全面感知、中间的可靠传递、后端的智慧处理,在车队管理系统都已然落实。
物联网概念提出已有几年,在市场上的应用逐步增加,有些应用虽非号称‘物联网’,不过仔细观察其IT架构与应用方式,仍与物联网无异,当然这也可以看出相关单位与设备厂商在市场教育仍有待加强,在这些应用中,物流领域由于处理的物品细项多而杂、物流车大部分时间在外…等产业因素,物联网概念最适合其应用,因此在物联网概念未提出前,其IT系统就已有类似走向,这几年物联网起后,物流产业更大量援引其产业应用经验,发展至今,其应用虽说不上已臻成熟,不过也已具雏型。
物流业者的IT架构导入考量在于提升管理效率,而物流业的管理物重点不脱车辆、商品2大项,商品部份目前进出货仍以人工为主,过去一段时间市场出现过‘智慧货架’的想法,在货架上设置读取器,来读取货物上电子标签(Tag)讯号,在电子标签成本迟迟无法降低的状况下,此一构想终未能成真,目前已落实联网概念的部份为车队管理。
车队管理向来是物流业者的经营管理重点,过去的物流管理主要是以无线电为主,后端中控中心以无线电掌控在外车辆的所有行踪,后来车机(车用电脑)技术成熟,大型物流业者开始导入。
物联网架构 全面掌握车内外资讯
车机问世初期由于应用少、架构特殊,因此多为RISC架构,不过RISC架构的系统封闭、程式开发有其难度,在功能扩充需求与成本考量下,厂商开始导入CISC架构,CISC架构属于开放性平台,市场上可应用的技术种类多,已成车机主流。
目前车机的主要硬体功能包括GPS、无线通讯(红外线、蓝牙、Wi-Fi)、行动通讯(3G)等,其运作方式是以GPS定位车辆位置,再以3G方式将车辆位置讯息传送到后端中控中心,以利其掌握车队动态,无线通讯则用来与手持式装置连结,用以与车机交换资料,这种运作方式就是‘类物联网’模式,物联网的运作模式是在各端点设置建有无线传输模组的感测器,感测器撷取到的讯号经由无线传输模组传送到后端控制中心,后端中心汇整相关数据后,或者即时进行控制、或者累积数据以作为策略制定之用。
车队管理系统的架构与物联网类似,差别在于端点设置的设备非感测器,而改以GPS,用来撷取车辆所在位置,透过3G将位置传送回后端,除了车辆本身位置资讯外,部份特殊物流车辆内部现在也会建有小型的物联网架构,以生鲜食品配送车为例,生鲜食品配送过程中,车内的温度需要保持定温,以免食品鲜度受损,过去后方的车厢温度,前方驾驶并不会知道,若有失温状况,通常要等到配送抵达后检视货物才会发现。
其物联网概念系统的作法,是在后端设置温度感测器,并将其温度数据传送到前方车机,当车厢失温,前方的系统会立即提醒驾驶,另外温度感测器也会定时累计温度数据,提供给收货厂商,用以建立产品运作过程的产销履历;另一种物流车的物联网架构,是在车体各部位如煞车、油门、轮胎…建置感测器,用以维护行车与纪录驾驶行为,车胎部份是纪录轮胎胎压,避免因胎压不足影响行车安全,油门与刹车则是纪录驾驶行为避免危险驾驶,例如若油门时常踩得过深,就代表此驾驶常会超速,若常有急煞车,也表示该驾驶行车危险性高,管理人员可分析车机所产生的报表,用来管理旗下人员的驾驶行为。
后台系统成车队管理大脑
除了前方的车队管理设备外,后台管理系统也是物流业的物联网系统重点,如果从物联网全面感知、可靠传递、智慧处理三大特征来看,车机负责全面感知与可靠传递的角色,智慧处理则交由后台管理系统来负责。
站在车辆出勤的观点上来看,后系统针对车队的管理流程,可分成出车前、出车中及出车后等3个阶段,出车前管理指的是排车,意即安排车辆行驶路径及出车时间,出车后管理则为单据整理、绩效管理及车辆维护,在进行此2项作业时,车辆与驾驶员皆置身于公司内部,方便管理者掌握行踪,但出车中的车辆则否,一般车辆出车后即不易掌控,成为管理上的盲点,也是车队管理系统首要解决的问题。
传统出车中管理最常遇到的问题包括下列几点:无法即时掌握车辆确切位置、未依指定路线行驶、怠速时间过久、驾驶员藉出车之名行摸鱼之实、货物未准时送达、容易出现违反交通规则的驾驶行为如超速,因此,车队管理后台系统必须具备调度派遣、绩效管理、异常管理及资讯管理等4大基本功能,才能解决这些常见的管理问题。
在调度派遣方面,后端系统是透过GPS取得车辆经纬度座标,再结合电子地图(GIS),以即时掌握车辆所在位置,此一模式所衍生的效益有2个,第1是车辆派遣效率最大化,以快递业者为例,若临时接获客户取件通知,便能征召离目的地最近的车辆前往,另一则是遇到突发状况时,可以即时做出回应,例如:遇到严重塞车时,后端系统可主动通知客户,更改货物送达时间,又或者当车辆不幸遭窃时,循移动轨迹追回车辆。
绩效管理部份,车机的定位就如同资料搜集器(Data Collector),汇总、存放每一部车辆的行车资讯,再上传至后台管理系统,让系统可以从资料库中产出各项统计报表,例如:出车时数、行驶哩程数、行驶油耗、送货时间、怠速时数、有无准时出车╱抵达目的地等等,协助企业提升车队营运绩效。
此外,行车资料库还可以进一步连结至企业内部资讯系统,进行驾驶员个人的绩效评估,例如:业绩、差勤状况、驾驶行为评比等,透过主动管理以确保司机会依据企业运输规则来行动。
另外后台也可透过前端设备,察觉车辆的异常状态,并进行管理,当运输车辆出现异常状况时,如异常出车(不该出车却出车)、脱班(该出车却没出车)、车机异常启动╱被破坏、偏移原先规划行驶路线、超速、停留时间过久等等,藉由系统的主动通报功能,让管理者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做出应变措施,常见的通报方式有2种:在监控萤幕上跳出警示讯息,或发送SMS简讯予相关管理人员,对于运送高危险货品的车辆来说,异常管理功能其实也兼具部份防盗保全的性质。
3大特性 形成车队管理绵密网路
最后则是资讯管理,车队管理的对象除了车辆外,还包括驾驶员及所载送的货物/乘客,前者靠车机进行管理,后者则依赖各种周边设备,如条码机、刷卡钟、温度感测器,这些周边设备所搜集到的资料,经过有线(如:RS-232)或无线(如:蓝牙、Wi-Fi)传输管道,上传至车机,再经由GPRS传回管控中心,由于周边设备种类多元,企业视自身管理需求来选择即可,没有绝对标准。
从前台装置于车辆上的车机(硬体)、到有╱无线传输串连的周边设备、再回到后台管理系统(软体),这3者分别代表着物联网的3大特性:全面感知、可靠传递、智慧处理,从而交织出一张绵密而细致的车队管理网络,让这些在外奔走的物流车辆,不再成为企业管理上的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