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是通信运营商非常看重的业务领域,尤其是在传统话音业务陷入困境而流量经营尚未真正打开局面的现在。在2014年亚洲移动通信博览会(以下简称移博会)上,多家运营商都展示了NFC近场支付的成熟应用场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在现实中,NFC近场支付普及的步伐有些缓慢,而且现在遭遇来自谷歌的挑战。
Visa HCE 支付
运营商展示区“标配”
今年的亚洲移博会上,电信、移动和联通悉数到场,除了展示目前大热的4G业务、车联网业务,三家也都展示了NFC业务。
中国联通现场设立了交通卡应用的体验专区,将闸机搬了进来,“乘客”刷手机就能“进站”。中国电信也在展区内设立NFC应用专区,除了展示在公交行业的应用外,还有翼支付“碰碰”业务,商户无需安装专门的收款设备,只需一台NFC手机,与顾客手中具有“闪付”功能的银行卡碰一下,就能完成支付。中国移动则在现场展示浦发银行的手机钱包业务,这同样是基于NFC技术。
在亚洲移博会上,来自台湾地区的中华电信也展示了在岛内颇为流行的“悠游卡”业务,乘客使用支持NFC功能的手机即可在公交车的非接触式读卡机支付费用,并可下载App进行账户管理。“这是基于NFC-SWP方案”,中华电信人士向记者介绍,并进行了演示。
“去年亚洲移博会上,专门设立了NFC体验区,人们可以刷手机乘公交地铁、购买饮料。今年没有设立专区,但是很多厂商在自己的展区内都进行了展示,这说明NFC应用愈发变得成熟。” GSMA协会数字商务战略合作总监Paul Crutchley对《IT时报》记者表示。
向互联互通进发
运营商在手机近场支付上的探索已有多年,受限于技术、政策、商业模式等原因,尤其是标准模糊不定,发展非常缓慢。
国内的运营商曾采用过2.4G的RF-SIM卡支付标准,但是因为这种方式撇开了银行,所以推广得并不顺利。运营商还采用过SIMpass方案,也称双面SIM卡(接触界面实现SIM功能,非接触界面支持支付功能)。从纯技术的角度来说,这种方案能满足业务推广的需求,但是缺乏产业链支持。
“在国际上,NFC-SWP方案是最主流的,”Paul Crutchley表示。所谓NFC-SWP方案,就是将SE安全元件嵌入在SIM卡中。几经磨合之后,国内的电信运营商和银行达成了共识,选择NFC- SWP方案。选择这种方案,用户在使用NFC业务时需要更换手机终端和SIM卡,运营商必须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比如中国电信,要求从今年1月起,新上市的3G终端将逐步实现全部机型支持NFC,4G终端则全部具备NFC功能。
现在GSMA方面正在推进一项工程,希望NFC业务能在亚洲范围内互联互通。“我一个月之后还将来中国,和中国的运营商洽谈这方面的事情,建立互联互通的平台。”Paul Crutchley表示。毫无疑问,如果能解决互联互通的问题,NFC业务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事实上,现在有运营商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中华电信的人士介绍,人们若在异地搭乘公共交通工具,NFC钱包App可以通过空中下载的方式下载当地的交通卡,解决各地交通卡系统不联通所带来的问题。而且中华电信现在和日本运营商KDDI合作,KDDI用户持具有NFC功能的手机在台湾可通过“NFC智慧标签”下载到消费优惠券,反之亦然。
来自谷歌的挑战
在亚洲移博会举行期间,GSMA和数字支付公司Consult Hyperion发布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的主旨是“为金融机构提供了HCE作为一种新的NFC支付方式与现有的SIM支付方式之间的均衡性分析。”
去年11月,谷歌发布了代号为KitKat的Android 4.4操作系统,很多手机发烧友忽视了其中的一项全新功能:支持HCE。上文中已经提到,NFC-SWP方案,就是将SE安全元件嵌入在SIM卡中。而通过HCE功能,SIM中无需嵌入SE安全元件,但HCE会“说谎话”告诉NFC读卡器是有SE支持的,从而以虚拟SE的方式完成NFC业务的安全保障。
作为NFC的一种手段,HCE带来的好处是便捷性。移动支付只是NFC诸多应用中安全要求最高的应用之一,其实现在NFC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泛,比如优惠券、电子票等,这些NFC应用安全要求不像银行类支付业务那么高,他们希望的是快捷、方便、门槛低。
如果HCE的方式推广开来,对运营商来说,无疑是一场噩梦。SIM卡是运营商在NFC产业链条中占据重要位置的筹码,如果绕开了SIM卡,等于运营商也被绕开。而且,现在有一些金融机构表示出对HCE方式的兴趣,包括万事达、Visa以及中国银联。中国银联相关人士称,积极开展针对包括HCE在内的新技术的可行性研究。
相比SIM方式,HCE方式的弱点在于安全性,而这给了运营商窗口期。所以对于运营商来说,要在HCE方式解决安全性问题之前,加快部署形成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