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移动支付入口混战 硬件为王还是场景取胜?
作者:RFID世界网收录
时间:2014-08-21 08:43:26
近日淘宝对支付宝软件进行升级,支付宝钱包的“全民免费Wi-Fi计划”正式在线下商户铺开。而早在5月底,支付宝就推出“全民免费Wi-Fi计划”,打算与多个行业展开合作,在多个场景为用户提供免费上网服务。这是继打车软件大战之后,又一个移动支付和生活场景紧密结合的计划,支付入口的争夺离我们越来越近。
关键词: NFC Wi-Fi 移动支付

  近日淘宝对支付宝软件进行升级,支付宝钱包的“全民免费Wi-Fi计划”正式在线下商户铺开。而早在5月底,支付宝就推出“全民免费Wi-Fi计划”,打算与多个行业展开合作,在多个场景为用户提供免费上网服务。这是继打车软件大战之后,又一个移动支付和生活场景紧密结合的计划,支付入口的争夺离我们越来越近。

  据悉,支付宝已经陆续在测试与杭州西溪天堂、海底捞、布丁酒店等线下连锁商户门店的接入服务,与深圳旅游集散中心达成合作。同时还有超过20家路由器厂商及Wi-Fi虚拟运营商加入了支付宝钱包全民免费Wi-Fi计划,对应的线下商户也正在进行改造。初步预计,到7月底支付宝钱包的免费Wi-Fi热点有望达到1万个。根据规划,装有支付宝钱包的安卓用户在进入上述Wi-Fi覆盖区域后即能收到静默提醒消息,点击即可自动联网。由此可见,淘宝的野心不仅仅是移动支付,而是以此为踏板进入更多环节。

  生活场景成“软性”入口

  移动支付仿佛一夜之间出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最吸引眼球的当属“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阿里和腾讯两大巨头为打车软件市场狂烧15亿人民币,在260多个城市为9800多万用户提供了打车软件服务——当然,这些用户安装了移动支付软件。

  从今年除夕到初八,移动支付为“红包”赋予了新的含义。通过与喜庆气氛相结合,微信红包吸引了超过800万用户的参与,以新的时尚方式打造了一场充满喜庆的网络狂欢,同时迅速扩大了自身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市场份额。

  2014年1月,阿里CEO陆兆禧挂帅的淘点点与高德地图完成整合,分享双方数据资源,用户通过手机端即可完成预点餐、订座、外卖、支付等各种餐饮O2O服务,节省大量时间。目前,淘点点已经有近千万用户,接入1万多线下商家,包括俏江南、黄太吉等知名餐饮企业都在其中。

  而在大洋彼岸,美国星巴克推出APP,供消费者通过移动终端下单支付,然后再到店里领取饮品,极大地节省饮品制作的等待时间。Facebook旗下的聊天工具Messenger开始整合支付功能,IBM与Monitise合作提升移动支付解决方案,微软Xbox One近期升级系统以支持移动支付。

  一时间,与生活场景相结合的移动支付如雨后春笋般喷涌而出。过去很多年,由于标准不统一、缺乏相应硬件设备和使用环境部成熟,移动支付一直发展得不温不火,现在互联网企业通过生活场景抓住了消费者的应用需求,迅速打开了移动支付市场格局,生活场景已经成为移动支付的“软性”入口。

  硬件方式较难推动

  反观电信运营商,仍旧努力以“硬件标准”作为生态产业链的构建方式。中国移动于2012年提出NFC一卡通计划,2013年上线TSM系统和“和包”APP;中国联通在上海启动NFC手机交通卡项目运营招标;中国电信在2014年初推出了3000万张支持NFC的UIM卡,新上市的3G和4G终端将全部具备NFC功能。另一巨头中国银联则不断斥资推进终端改造,提供可支持金融IC卡和NFC手机支付的“闪付”终端。同时,银联还与中国移动的TSM系统打通对接,将移动支付的行业标准逐步拓展到SWP-SIM技术上来。

  不过总体来看他们对于移动支付的推广仍处于起步阶段。中国移动2014年的SWP-SIM预计发卡量仅为600万张,中国电信则从2014年才开始起步,向市场投入3000万张手机卡,联通还在个别城市进行试点,市场战略暂不清晰。银联虽然号称有1.5亿用户,但截至2014年第一季度末全国“闪付”终端仅有不到300万台,有多少用户使用银联的支付应用未为可知。

  与移动互联网厂商的巨大声势相比,传统厂商们显得势单力薄。在手机应用已经能够满足需求的前提下,消费者是否还会投入资源和精力更换手机迎合SWP-SIM标准?传统厂商在移动支付领域,是否会遭遇OTT市场的境遇?通过今年以来的几次交手,一个结论已逐渐清晰:硬件不是制约移动支付的瓶颈环节,以软件形式存在的移动支付也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并且深得用户青睐。

  选择生活入口,提升使用价值

  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任何企业都必须尊重消费者利益,否则企业注定要失败。例如,尽管柯达第一个发明数码相机,但是由于选择了维护胶片相机的高额利润,柯达在数码相机的竞争中一败涂地。由此,对于移动支付的关键点,运营商是时候需要进行一番深入思考了。

  其实,传统厂商在抢占移动支付市场上具有天然优势,因为移动支付的载体是手机。只是传统厂商,无论运营商、银联还是其背后的产业链,都习惯于利用垄断优势构建排外的“后花园”,以此收取高昂的门槛费用。如果传统厂商没有把庞大的客户资源优势用于改善消费者价值,而是用于提升自己的收益,那么消费者用脚投票也是正常的选择了。

  那么,消费者价值在哪里?首先,移动支付是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因此需要从消费者生活习惯入手,盘点支付场景,提升支付体验,让支付行为变得“有价值”。简单来说,消费者用移动支付最多的场景不外乎衣食住行。目前,阿里和腾讯通过团购网站、地图整合、O2O服务、代扣代缴等方式,已经在餐饮娱乐、交通出行、水电物业等多个领域完成布局,下一个移动支付的引爆点,是否可能是日趋成熟的室内购物?

  其次,从具体使用来看,移动支付是帮助消费者从“硬件”(钞票、信用卡)转移到“软件”(应用、网页)使用的过程,提供的是现实+虚拟的O2O结合,需要用激励的方式,鼓励使用者改变支付习惯,并获取由习惯改变而带来的价值增值。

上一篇:各大佬纷纷推出智能家居平台战略 统一标准谁来制定? 下一篇:新产品 iData 全新超高频产品95UH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