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势之所趋,非人力之所能移也。就像跑马传话,烽火为号,通讯靠吼终究会被先进的通讯方式所取代,先是有电报,后来有了电话、手机,以及而今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
智能家居是大势所趋,应该没有人会反对这样的说法。然而,从无到有的新生事物,其成长过程必然是螺旋上升,曲折前进的。
前瞻产业研究院智能家居报告提到目前的智能家居行业面临的四大挑战。1、系统设计不够人性化导致用户体验不佳。2、厂商前期巨大投资导致智能家居产品价格偏高。3、网络安全问题可能导致家庭隐私被曝光或被利用。4、智能家居没有统一的国家或行业标准。
首先说智能家居的系统设计。在此要强调的是智能家居与家庭自动化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两者不可同日而语。家庭自动化更倾向于操作方式的简易化,主要是利用微处理电子技术,通过一个中央微处理机接收来自相关电子电器产品的信息后,再以既定的程序发送适当的信息给其它电子电器产品,从而实现对家用电器、安防设备等进行统一控制。而智能家居在除了具备自动化功能外,更加强调智能化,注重感知、探测和反馈能力,能根据用户的年龄阶层、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以及住宅环境等基本信息,精准呈现有针对性的内容,还能通过简单方便的交互方式,迅速提供人性化服务。例如,在这中不需要动手,智能家居和家庭自动化都能够打来门、窗、灯、家电等家居设备,但智能家居不仅具备自动打开这些家居设备的能力,还具有对周围温湿度、明暗度等环境信息进行判断的能力,然而能根据所判断的结果有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相关设备。
那么,硬件开发者需要考虑从自动化家电如何快速升级为智能设备,跨品牌硬件的互联互通,云平台数据的分享和利用以及最大程度的节约成本,缩短开发周期。软件开发除了适配硬件,搭建接口实现设备互联之外,更为重要的考验是UI设计。人机交互界面是否友好,操作方式是否简单清晰,将直接关系到这一款智能家居产品能否获得用户认可,能否抢占智能家居市场的一席之地。
其次说价格。物以稀为贵。一款新品的面世之初,其必然拥有虚高的价格。因为厂商要以此来化解产品研发上市前次的支出。这部分成本便转移给消费者来埋单。等到技术成熟,投资者的资金注入,行业内产品形成竞争后,厂商为了占据市场,留住用户,必然采取一定的策略。行之有效的策略之一就是价格战。在此过程中实现厂商的优胜劣汰。
笔者记得当年家里安装第一部座机电话时,花费近三千元,同时每月还需承担一定的月租费,等到手机出现几年后,座机初装费便开始走低,一直到近年来渐渐的从家庭客厅中消失了。再比如每一次苹果iPhone手机的换代都会带来上一代iPhone手机的降价。在此不赘述。
再次是网络安全。毋庸置疑,大数据以及物联网时代已经悄悄的拉开了序幕。依托先进的通讯技术,万事万物皆可实现互联。互联之后,便是每时每刻的海量数据的上传与分享。技术是双刃剑。互联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隐私泄露成为人们心头的“耿耿隐忧”。人们当然不希望涉及家庭隐私的数据在互联网上散布流传,被人们传播评论。即便是苹果那样的大公司,遇到了明星艳照泄露这样的事情,也是颜面扫地,被批的灰头土脸。最大限度的保护用户隐私是厂商跳不过的一道题目。
最后是互联标准。值得欣慰的是9月3日从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和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传来喜讯,经33个成员国投票表决,国际标准组织已正式通过由中国技术专家牵头提交的物联网参考架构国际标准项目。权威专家称,此次立项的成功,标志着中国正式掌握了物联网这一热门新兴领域的国际最高话语权,是物联网和顶层架构国际标准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相信成熟完整的物流网标准体系很快变会付诸实践。
如同互联网一样,最初互联网刚刚出现时,许多投资者持币旁观,诸多探路者斩棘开路。等到投资者纷纷看好互联网产业,资金大量涌入的时候,便有了2000年左右的互联网泡沫。喧嚣过后,如同火山在喷发后渐渐转为平静,才有了接下来互联网的10年发展,一直到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渐成气候。这十年中,百度兴起,谷歌沦亡,腾讯雄起,阿里拓土开疆,团购式微,论坛日薄西山。当下正值智能家居初生之际,未来它或许也会走和互联网相似的发展路程。至于在这个过程中谁兴起,谁沦亡,便交由时代来见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