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上午,由浙江省港航局组织召开了《内河船舶电子船名标志牌技术方案》的论证会。参会代表有嘉兴市港航管理局、上海海事大学、上海邦达电子和上海秀派公司的相关领导和技术人员。
自2007年开始,嘉兴市港航管理局联合上海海事大学进行RFID技术研究,2009年在杭嘉湖地区推广应用,对2010年上海世博期间的安保工作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截止2013年底,嘉兴市港航管理局已经发放RFID射频卡(电子标签)13000多张,建设岸基RFID读写器42台,配备移动海事艇载RFID读写器21台。目前因为RFID卡电池即将耗尽,而船联网示范工程《内河船舶射频识别2.45GHz相关技术规范》由于迟迟未出台,就此背景,共同探讨浙江省内河船舶电子船名标志牌研发的技术路线和相关的工程建设问题。方案中提出在基于RFID技术的船联网建设基础上,研究将2.45G RFID电子标签与船舶标志牌相结合,一并解决船舶标识和船名标志电子化的问题,既可以有效防范船名标志牌遮挡、夜航不开灯箱妨碍海事检查,又可以有效打击肇事船舶非法逃逸行为,解决海事水上移动执法管理难题。
参会专家均认为《内河船舶电子船名标志牌技术方案》的研究非常有意义,并结合自身工作和技术经验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一是船舶船名标志牌安装于船舷两侧,识读距离400米;二是增加太阳能供电,解决由于遵循国标《信息技术 射频识别 2.45GHz空中接口协议》GB/T 28925-2012带来的耗电量大问题,并可降低标签的电池容量配置,降低成本;三是要控制电子船名标志牌的造价,以便内河船户接受;四是考虑采用新的高分子材料,在保证抗老化、表面文字清晰的前提下,替换铝制材质的船名标志牌,也可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