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作为软硬结合的产品,其兴起与移动互联技术的逐渐成熟相契合。眼下各科技公司纷纷涉足智能硬件制造,搭移动互联网顺风车的智能硬件俨然成为新的投资热点。然而从技术应用到用户体验,国内可穿戴设备发展绝非一番坦途,仅在培养用户习惯一项上,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这是互联网时代的标志性口号。在日新月异的IT圈里,科技公司都铆足劲儿争当那头“风口上的猪”。如今,当硬件在配置参数的比拼上遭遇天花板时,搭移动互联网顺风车的智能硬件俨然成为新的台风口。但不可否认的是,可穿戴设备同时是一把虚火,未来将“烧”向何方还有待考量。
一场轰轰烈烈的软硬结合革命
2012年,Google Glass的问世就像那只扇动翅膀的蝴蝶,直接带来了一场关于可穿戴设备的飓风。倘若从时代背景来看,智能硬件相当于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嫁接的产物。硬件是工业时代的产物,保持着工业时代的经济规律,而软件则是信息时代的产物,跟硬件基本是两个世界的。两个端口只是在移动互联时代进行了加速融合,于是,智能硬件应运而生。
事实上,再细化一些,可穿戴设备作为软硬结合的产品,其兴起正好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三个方面契合:第一,智能手机、宽带和WiFi等基础物联网设施的普及;第二,基于新算法、大数据等技术的完善,使云端服务成为可能;第三,开发手机平台催生的第三方手机应用程序的兴起。
智能硬件创业企业几乎把握了上述三大因素,可谓占得天时地利。虽然始于Google Glass,但这场可穿戴设备之风很大程度上是由科技创业公司引领的。在被互联网女王Mary Meeker称为“可穿戴元年”的2013年,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水杯、智能插座,还有智能血压计、智能血糖仪……各种形态的可穿戴设备如雨后春笋般诞生。ABI Research预测,未来5年可穿戴设备将爆发和普及,2018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4.85亿台,销售规模为190亿美元。
笔者一直赞同一种观点,即电脑是以天甚至周为使用频率,手机是以小时甚至分钟为使用频率,而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使用频率将是秒甚至微秒。而按照一般发展规律,高频率应用一定会“截流”用户需求从而取代低频率应用,所以我也一直坚信未来可穿戴设备将无处不在。
从可穿戴到能穿戴的鸿沟
智能硬件创业看似光鲜,实则水很深。从企业本身而言,可穿戴设备离不开“软+硬+云”的黄金组合,倘若将产业链条细分一点,上游端包括柔性屏、传感器、处理器芯片、电池、FPC等硬件元素;中游则主要是与语音交互技术、触控模组、体感相关的产品的软硬件系统开发;而下游则是代工企业和大部分的成品厂商,主要业务包括外观和功能设计,实验性研制,然后开模具,定制产品进行组装,相关配套软件的开发(包括移动端和云端),特别是后续的增值服务,获得流量入口后拓展衍生业务和跨界合作。这条产业链的任何环节出一丝纰漏,都会引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后果。
企业投身硬件行业必须谨慎、细致,仅凭一张概念图便昭告天下必然会导致“跳票”频繁上演,比如去年的土曼手表。即便是大牌Google Glass,由于卡在一个小环节上,两年过去依然没有量产,仅仅因为一个小的发热问题还未解决。
从用户体验的角度上讲,可穿戴设备也是一路坎坷:
被戕害的智能。当我们讨论可穿戴设备时,总是不忘强调加“智能”的前缀,而这也正是可穿戴设备的最大痛点所在。就像火车从来不是跑得更快的马车、火箭从来不是飞得更高的飞机一样,一切科技的进阶均应是颠覆性的。分析可穿戴设备和目前智能手机二者的关系,前者无疑充当了后者的附属品。可穿戴设备充当了采集器的角色,而后台手机APP端则充当了体现采集结果的关键角色。“智能”对于用户原本的初衷是为让用户操作更“傻瓜”,而时时以手机为中心的可穿戴设备却让用户有了更多的累赘感,所谓的智能目前还是被戕害了的智能。
后台大数据服务的挖掘。大数据服务事实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数据,二是服务。比如,一台心脏监控仪的心电图每秒钟就能产生1000个读数。但是目前只有部分数据是被保存使用的,大部分都束之高阁了。而各种形态的可穿戴设备最大的意义则是不断增加采集数据的可能性,正如网络经济的法则告诉我们的:网络节点越多,价值就越大。当卸载到云端的数据不断累积,经过维克托 迈尔 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一书中强调的“黑匣子”的处理,问题经过计算机工程一番“提纯”、“钻取”后,答案从另一个端口出去。
行业标准“合”的问题。当用户使用不同的可穿戴设备,意味着要将手机装满各种APP,因此,科技巨头生态平台系统的建立俨然是个好主意。比如在健康领域,苹果有Health Kit,谷歌有Health Fit……国内BAT的平台之争也正酣。但分散的、各自为战的格局很可怕,谁都清楚统一平台和规整的游戏规则对于智能硬件领域尤其是用户有多重要。但关键问题其实在于一个观念的扭转:处于平台之争的各方究竟是希望兼容还是被兼容呢?
事实上,与国外创新力爆棚的科技公司相比,国内创业团队显然还处于类似“作坊式”的起步阶段,参与力量的不同背景首先就注入了各自在“人工智能梦”上面看起来并不一致的理念及产品,同时也暴露出各自的软肋,如创客模式缺乏资金和团队配置,小米模式搏取极客眼球的持久力有待验证,海尔模式在张瑞敏一再强调互联网思维后的执行力究竟如何,等等。
因此,一个大开放平台的建立及一套游戏规则的制定将显得尤为重要。
未来,路在何方?
黎万强在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参与感》一书中已向我们描述了消费需求的时代跃迁,而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已不再囿于物化属性,如今已扩展至社会属性。这意味着,消费者购买产品不只是为了简单地做什么,而是它还能带领消费者进入怎样的体验流程中。笔者认为可穿戴设备发展的未来宗旨是对人文社会予以身心反哺——向内是慰藉人心,向外是解放四肢。未来,其将呈现两大进阶发展态势:
第一,24小时随时在线。这也是康康随身动态血压计坚持的核心功能。人体数据其实呈现两方面的特征:一是多元结构化。人体同时能呈现体脂、心率、血压、血糖等数据。二是动态化。人体每时每刻均在生产数据,站着、坐着、吃饭、睡觉……满足第一个要求可能需要同时配合各形态的硬件,而很多硬件均可以满足第二个要求。康康血压计的24小时监测血压功能,正是基于只有连续监测动态血压才能产生真正医学价值的考虑。
未来最理想的可穿戴设备将是植入式的,为了保证续航能力,其可以依靠生物电提供能源以保持与人体同步的续航能力,保证人与机器24小时联网。
第二,从同步“我”向成为“我”进化。当可穿戴设备随时在线与用户同步后,一大波数据、波形趋势图的单纯呈现意义又在哪里?之前业界人士提出的智能硬件1.5时代,强调通过文字和画面,机器同步呈现“人文性”的建议和意见,做到了解个体“我”。之后经过深度学习的可穿戴设备将在人工智能的路上进一步升华,最终通过硬件入口重新强化互联网世界,通过云端大数据的爆发与预测,达到人机合一的最高境界,并让“我”连接正确的人、流程、数据和事物。
最后补充一点,不同于西方国家人们对运动、保健方面的注重,国人本身就在“量化自我”方面意识淡薄,这意味着,对于国内市场,暂时作为科技小众极客圈的可穿戴设备从资本市场的虚火到大众热捧,仅在培养用户习惯一项上就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