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史上最深度曝光POS收单“36计”违规作弊手段
作者:RFID世界网收录
时间:2015-01-29 10:42:50
在餐馆付款,账单却显示在服装店消费;在济南购物,账单却显示在北京刷卡——小小的POS机背后,究竟是怎样一个庞杂的江湖?
关键词: POS 收单 智能卡

  史上最深度曝光POS收单“36计”违规作弊手段——中国一卡通网

  在餐馆付款,账单却显示在服装店消费;在济南购物,账单却显示在北京刷卡——小小的POS机背后,究竟是怎样一个庞杂的江湖?

  修改程序蒙骗消费者

  “商户类型不一样,费率差距较大,这就让一些人有机可乘。”一名业内人士透露,POS机乱象中最常见的一种就是“大套小”,以费率最低的超市名义申请入网,拿到0.38%的费率,然后在饭店或者KTV等地方使用。

  “正规的大型超市不会这么做,内部财务制度就不允许。一些人往往都是伪造一套超市的材料,其实未必有这么个超市。”该人士称,这种情况属于初级阶段,一般顾客都能看出来。

  这种违规避费形式很容易被发现,一旦被银联查证将被追偿。业内人士介绍,为了避免被查,市场上已经出现了新的办法,属于“大套小”的高级阶段,就是在安装POS机程序时在软件中修改商户名称,“伪装”成餐饮,打印出来的商户号、终端号全是假的。这种方式外行很难看出来。

  省手续费埋下大隐患

  “大套小”虽然能够避费,但由此带来的风险很大。据了解,使用正规POS机的一般流程是:顾客刷卡之后,银联通知发卡行扣款,发卡行验证卡号、密码等信息后同意,银联再将此信息返回POS机,完成消费交易;晚上10点之后,银联统一清算,发卡行将款拨付给收单行,收单行将当天的营业收入集中打到商户的账号内;资金闭环流转,安全而且次日准时到账。

  “大套小”商户则需要等待“上家”比如超市来中转,这在业内被称为“二次清分”,这种POS机被称为“二清机”,营业收入或货款需经他人之手,有时甚至要等三四天才能到账。因此,一旦“上家”跑路将血本无归。

  “关键是很多上家根本不是正规超市,材料都可能是虚假的。”专业人士介绍,一些“职业套现者”的钱打水漂儿,极有可能就是“二次清分”时被上家给黑了。

  资料造假骗取低费率

  搞明白了“二清机”的风险之后,很多商户不再使用这种POS机,市场上很快又出来了新的应对之策,就是给商户真实入网,使用“一清机”,但在商户的营业执照上做手脚。

  “营业执照上写的营业范围是餐饮,PS成快餐,一字之差,费率就从1.25%降到0.78%了,降低近四成。”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审核入网材料,提供法人代表身份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材料的复印件就可以。用软件修改一下经营范围并不难,完全能够以假乱真,很难发现。”某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业务员表示,这是常用的避费新招。

  业内人士称,如果从银行等正规渠道申请POS机,想拿到26元封顶的费率,注册资金必须在100万元以上,且工商部门核准的经营范围内有“批发”字样,或者是银联指定的专业批发市场,比如济南的泺口服装城、山大路科技市场、张庄路茶叶市场、堤口路水果批发市场、建设路海鲜大市场等。

  最新伎俩 免费升级POS机“偷”客户

  随着第三方支付市场竞争的加剧,“切机”成了抢客户的新手段。据业内人士介绍,以往竞争基本上都是硬件上的,“切机”则是从软件下手,成本更低、效果更好。

  所谓“切机”,类似手机的“刷机”,一般以免费降低扣率为诱饵,劝说商户升级POS机程序,然后偷偷卸载或者破坏竞争对手的原有程序,换上自家的软件,分分钟之内就使之变成自己的客户。从外观上看,POS机没有任何变化,但其实已经换了资金清分路径,收取手续费的东家也换了,商户对这种特洛伊木马式的“升级”往往蒙在鼓里,一无所知。

  “这很容易引起恶性竞争,今天你改我的,明天我就改你的,互相切机,这个行业逐渐成了一个江湖。”一家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资深人士称。

  POS玩家“36计”

  移花接木

  属于“大套小”的初级阶段,即以费率低的行业申请入网,然后将POS机拿到费率高的商户使用。

  偷梁换柱

  安装POS机程序时在软件中修改商户名称,打印出来的商户号、终端号全是假的。

  瞒天过海

  递交入网申请材料时,将营业执照复印件上“经营范围”的PS成费率低的行业,因为第三方支付公司只看复印件,所以完全可以以假乱真。

  浑水摸鱼

  利用央行、银联扶持鼓励县乡商户的政策钻空子,以乡镇商户的名义申请一批POS机卖给城区商户用。

  暗度陈仓

  网购限定行业限定地域使用的移动POS机,扩大使用范围,享受较低费率。

  反客为主

  以免费降低扣率为诱饵,劝说商户升级POS机程序,然后偷偷卸载或者破坏竞争对手的原有程序,换上自家的软件,使之变成自己的客户。

上一篇:物联网迅速升温,原因何在? 下一篇:物联网热浪 企业蜂拥推出其物联网 (IoT)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