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报到当天,学校就要求每名学生先交300元买一部新手机,大三之前不允许销号,每月最低消费40元,其中还包括19元月租,明明我们自己都有手机,学校还强制再买一部,这是不是太不合理了?”3月18日,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的大二学生小李(化名)给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打来投诉电话。(据3月19日,人民网)
说起“校园一卡通”对于现在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了,以前被曝光的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管理学院、辽宁工业务大学北校区、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和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曝光的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因学校实施“校园一卡通”来“约束”学生的衣食住行的行为在网络上“风光”一时。
手机对于每个人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了,不过学校强制让每名学生统一再购买“专用”手机及手机卡,可以算是有些“霸道”了一些。为了让手机发挥作用,让手机成为在学校中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上课点名,食堂吃饭、洗澡、图书馆借书,包括学校大门、宿舍都与“校园一卡通”挂钩,也就是说不办理“校园一卡通”就在学校寸步难行,有食难进。辽宁师范大学万人的庞大队伍,统一使用学校“必选”的手机。从重点大学到普通职业学校,全国众多高校学子遭遇了强制消费命运,可见这种“强制”背后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巨大的利益在推动。
据现在的电信运营模式来看,运营商一般会将学生消费的30%分成给学校,辽宁师范大学“学校一卡通”的月最低消费是40元,也就是说每个月学校可以在每个学生身上自少可以“提”到12元,这仅仅是每个月的最低“收入”,学生这个庞大的团体一年下来可以说是给学校“创收”客观,学校与运营商之间,确实村在着巨大的利益纠葛。
对学校而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高校向在校学生收取服务性收费时,必须坚持学生自愿和非营利原则,严禁高校强制服务。但事实却是,无论是此前高校和银行卡的合作,还是现在高校和运营商的合作,无不彰显学生已成高校牟取利益的最大也是最好工具。
高校吸引社会运营模式和资金来良好办学是好事,但要用机制来规范运行,保障公开、透明。要想解决“校园一卡通”问题还需要教育、公安、工商等多部门形成统一协作机制,合力排解通讯不正当竞争困局,确保校园安全稳定,不要让学子“躺着”也“中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