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部门发的是社保卡,卫生部门发的是医通卡,教育部门发学籍卡,民政部门发放老年优惠卡,残联发的是助残的残疾人一卡通,市政部门还要发购电卡、宽带卡,园林局发放公园卡……”全国两会期间,政协委员邓小虹在小组讨论中的发言,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正研究用身份证整合多种服务卡。”公安部副部长李伟在讨论时给出的回应,让公众看到了解决这一乱象的希望。
卡片整合已经不是什么新话题。令人遗憾的是,“山头林立”的“卡片江湖”中谁也整合不了谁。在漫长的讨论中,总是有人打着“一卡通”的旗号,拉起一座新的“山头”。到现在,人们手中的卡片越来越多,使用起来也越来越麻烦。
用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做“一卡通”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公众普遍持有,技术条件允许,所以只需整合功能,不用发行新卡片;具有验证公民身份的法定效力,权威性、认可度、辨识度都相当高。
那么,身份证为何成不了“一卡通”呢?邓小虹的调查道出了其中一个原因:公安部门垄断了读卡机具,造成设备采购成本过高。而在场的公安部长又道出了另一个原因:实现“一卡通”涉及部门众多,公安部协调不下来。于是,各发卡单位为了“图省事”,就自立门户,各发各的。卡越发越多,整合的难度就越来越大。
原来,这些小卡片之间,相隔的是错综复杂的部门利益和行政壁垒。种类繁多的各类卡片,正是各“有关部门”、各地方之间缺乏协调,各自为战的缩影。更有甚者,可能是各部门之间,为了部门利益,打着便民的旗号,搞着“抢山头”的名堂。
政协委员说得对,应当开放市场,引入竞争,降低使用身份证的公共服务器材成本。公安部副部长说得也对,国务院应当出面协调各部委,彻底解决问题。毕竟,谁能成为真正的“一卡通”,靠的不应该是江湖混战的丛林法则。
再多想一步,以往,各类卡片作为公众享受公共服务的唯一凭证,已被广泛接受。但现在,公民基本身份信息、社会保障信息的互联互通早已没有技术障碍,公民只需提供唯一的身份号码,就完全可以实现信息比对。如此,“验明正身”还一定要看实物凭证吗?“以号代卡”、“无卡认人”,将是一种更方便、更高效、也更廉价的验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