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智慧城市总体发展规划(2014-2020年)》以“古都洛阳,智慧新城”为主题,提出通过5年到7年的努力,把洛阳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极具特色的大数据战略引领中心、智慧政务示范中心、智慧管理创新中心、智慧服务感知中心、智慧经济集聚中心,使洛阳信息社会发展水平走在中部地区前列,成为我国智慧城市的典范。
根据以上五大目标,我市将实施云数据中心、智慧城市运营平台、智慧洛阳“一张图”、智慧交通系统等32项工程,从医疗、教育、交通等方面全方位打造智慧城市。今日起,本报《深读周刊》将与您一起持续关注智慧城市建设,认识智慧洛阳。
“要想富,先修路”,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这句标语刷遍了田间地头。这个由山区农民率先喊出的口号,朴素地反映出交通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而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人口、车辆高速增长,城市土地寸土寸金,现有路网已无法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智慧交通作为智慧城市整体构造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已成为智慧城市建设最为迫切的需求之一。
《洛阳智慧城市总体发展规划(2014-2020年)》指出,智慧交通系统建设工程是智慧城市的基础性项目,也是建设智慧洛阳的基础。日前,记者从《规划》的牵头编制方——河南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获悉,洛阳市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对道路情况的勘测,初步规划了37条道路的智能化改造。那么,什么是智能交通系统?智能改造的内容有哪些?对我们出行又有何影响?记者带您一探究竟。
试点+论证:智能交通系统可行
智能交通系统(简称ITS),通俗地说就是让道路更加通畅。作为智慧交通系统建设工程的解决方案,它通过先进的信息、数据传输,电子传感等技术,建立实时、准确、高效的电子交通管理系统,对整个城市路网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管理,增强道路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
九都路就是智能交通系统应用的一个缩影。2013年10月,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与洛阳市人民政府签署打造智慧洛阳的战略合作协议。不久后,作为智慧洛阳重要组成部分的洛阳九都路智能交通工程开始启动。
工程竣工后,本报以《问“行”九都路,25分钟驾车走完全程》为题,梳理九都路的新亮点——建设了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电警卡口系统、交通诱导系统、道路视频监控系统、流量采集系统等。该项目实施后,九都路路边的电子诱导屏可实时显示路况,信号灯会自动调配时间,电子警察可对公交专用车道实时抓拍,这些措施极大地缓解了九都路的拥堵状况,使其摘掉了“久堵路”这顶尴尬已久的帽子。
市公交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九都路公交车专用道真正实现了“专道专行”,“公交优先”效果明显,大大缩短了公交车行车时间。据统计,自公交车专用道开通后,路经此道的公交车单趟运营时间缩短了四五分钟。
“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将会广泛应用于今后洛阳大智能交通体系建设,成为洛阳治堵的首选途径。”河南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智慧交通方案总监韩小龙表示。
据了解,目前国内外治理交通拥堵措施大致可以分3大类:引导需求、增加供给和加强管理。引导需求的重点是实施交通需求管理,通过交通政策的导向作用,利用收费、限牌等手段抑制交通产生;增加供给的重点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降低单位人数占用交通的面积,扩大服务能力;加强管理则是应用智能交通系统,综合考虑道路、驾驶员和车辆等因素,系统地解决交通问题,疏导交通流量。
“就目前条件来看,引导需求这项措施在洛阳还不适用。至于增加交通供给,它虽然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但其似乎永远赶不上交通需求的增长,短期内无法改变供不应求的现状,是一种长远发展规划。因此,智能交通系统就成为洛阳最有效的交通拥堵治理措施。 ”韩小龙说。
规划+改造:初步规划37条道路,分批次改造
洛阳市智能交通系统初步规划改造的道路共计37条(全长211.9公里)、路口309个,分为骨架道路、主干道和重要次干道三个层次。
根据规划,目前洛阳市的骨架路网由“三纵四横两连接”构成,“三纵”分别是华山路-青岛路-瀛洲路、王城大道、定鼎路-龙门大道;“四横”分别是310国道、中州路、九都路和开元大道;“两连接”为南昌路和解放路。骨架路网中,九都路已经建设了较为完善的智能交通系统,其他道路全部纳入本次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范围。
骨架路网之外的主干道有关林路、孙辛路、联盟路-辽宁路-凯旋路、唐宫路、芳华路-纱厂西东路、景华路和西苑路-延安路和纱厂南北路。骨架道路和主干道构成了目前我市的主干道网络系统,智能交通系统实现了对现有主干道网络的全覆盖。
在主干道路网之外,还有部分次干道,区位重要、高峰时段交通压力较大,如丽新路、学府街、太康路等,这些路段同样被纳入本次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范围之内,通过智能交通系统缓解这些道路的交通拥堵现象。
“智能交通系统改造将充分利用九都路试点经验,主要包括智能化设备及系统介入、道路渠化设计、交通设施建设。只有这3项举措相互配合效果才能更好。”韩小龙补充说,所谓道路渠化,就是对路口现状的改造,可以通过增设右转弯道、增加车道数等手段提高路口车辆的通行能力;交通设施是道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通过对道路的标志、标牌、标线和护栏进行完善,配合道路渠化的改造,减少造成拥堵的因素。
由于城市交通随城市的发展而产生,随社会的进步而演化,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因此,纳入本次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范围的道路、路口将分批次进行改造,优先选择那些易改造且易出效果的路段进行改造。
云平台+大数据:助力未来顺畅出行
智慧交通的核心是人,让公众便利获得全面、准确的出行信息服务是智慧交通建设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数据就没有高价值的出行信息服务。
未来,我市智能交通综合服务系统将建立基于智慧城市云平台的综合交通协同指挥中心、交警综合应用管理系统、交通信号联网控制系统、智能公交管理系统、绿色出行服务系统。这五大系统依托于各自的硬件设备,相互协作。
综合交通指挥中心建成后,有助于形成长效交通运行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存储和发布机制,通过交通大数据资源的挖掘处理,为政府、企业提供决策支持,为公众出行提供便利。
通过交警综合应用管理系统和交通信号联网控制系统,交管部门管理道路交通效率大幅提升,多数时间是在后台运筹帷幄。交通诱导屏的覆盖面将更广,无缝发挥指路牌的作用,通过不同颜色发光形象标识这些路段的实际路况信息,给市民的出行作出参考和路线规划,市民出行根据诱导屏发布路况信息,提前获知前方路况的车流量。
对于智能公交管理系统和绿色出行服务系统带来的便利,市公交集团公司司机于先生将其浓缩进了自己的畅想之中:班组调度从此告别手写与吆喝的时代,临时调线也不必费尽周折,用纸板遮住喷在前挡风玻璃右下角的数字,下一站的乘客将会在电子站牌上看到我离他们有多远,从而优化自己的公交路线。他们可以打开手机在智慧云平台上选择其他出行方式,比如在网上寻找附近的公共自行车存放点,实现自助取车,为低碳环保做出贡献。朋友前来,还能提前在平台上为朋友预约附近的停车位。
于先生的“智慧交通梦”很可能在明年内实现。2014年到2016年是智慧洛阳投资建设的重要阶段,逾七成工程项目将在此间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