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网上挂号服务已经初显了互联网在医疗领域的一定效用,但是更多的医疗信息还是不够通畅,导致很多医疗信息包括异地就医的医保信息、患者信息、就诊医疗信息都不能共享,对于国家正在推的分级诊疗更是一个致命弱点。
7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其中规定了未来医疗的“互联网+”模式。《指导意见》称将推广在 线医疗卫生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支持第三方机构构建医学影像、健康档案、检验报告、电子病历等医疗信息共享服务平台,逐步建立跨医院的 医疗数据共享交换标准体系;利用移动互联网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等便捷服务;引导医疗机构面向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开展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等远程医疗服务;鼓励互联网企业与医疗机构合作建立医疗网络信息平台,加强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整合,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 手段,提高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能力等健康服务模式。
在“互联网+”的大潮中,医疗也是一个重地。在去年的8月21日, 国家卫计委发布了《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宋树立在例行新闻发布上表示,在这个意见中把远程医疗分为两类,一类是医 疗机构之间的远程医疗,条件比较差、医疗水平比较低的机构向一些专科或者综合力量比较强的医院专家寻求帮助,这是医疗机构之间给患者提供远程医疗服务。第二类是医疗机构利用信息化技术向患者直接提供医疗服务,称指为“远程医疗”。
今年1月,远程医疗政策试点工作已经在宁夏、云南等五 省区开展。在医改的大背景下,很多的医改政策都需要这样的途径,多点执业、医保、医疗、医药电商以及整个大健康领域的“触网”探索,也是为医改探索新路。 作为可以互联医生、患者、医院的一个平台,每个环节的痛点都在疾呼着互联网。互联网+无疑是未来分级诊疗的一个强有力手段。
虽然互联网技术在医改领域已经对医疗模式起到了一点改变,但是目前来看仍然没有起到应尽的作用。
“信息化是一个医疗改革的助力,现在大家都在强调技术,重要的是通过技术都能解决什么问题。” 中华医学会党委书记、原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主任饶克勤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
“互联网+”医疗,无疑是医疗发展的一个方向,把传统的医疗卫生管理模式和信息充分融合利用,来保持医疗卫生的连续性和协调性,使得患者诊疗信息即使在不同医 院也能够调阅查看,让医疗与医疗机构之间、医疗与预防机构之间、医疗与保健机构之间的信息互通互联。在原卫生部从事信息化建设的饶克勤认为,这些功能完全 没有问题,但是当前并不是国家搭建一个平台就可以实现,最好的办法是每个省、地市去搭建这样的一个平台。
“我们现在急需的实际上是 一个省、一个地市建一个平台,比如一个省它是超过万人的,全国有76亿人次在看病,有2个亿在住院,如果这些信息在一个平台上,是比较困难的。实际上患者 的信息局限在某一个省,或者是某一个地市,那么转院的患者实际上是千分之一或者万分之一,这是最省钱的一个办法。”饶克勤表示。
但是饶克勤也表示,当前这些数据,如电子病历、健康档案或者看病的信息要实现互联,最关键是底层医疗信息要标准化。
“现在很多医院不愿意把他的数据共享给别人,这对数据的标准化和推广是一个比较大的阻力。当前‘互联网+’医疗的关键点,需要卫计委强有力的推广标准化和规范化,如果各自为政,每个医院都不把自己的数据转换为标准化数据,它就是抵触了,这是无法达到共享的。”饶克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