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我国的制造行业热闹非凡,“工业4.0”掀起了一股智能制造的风潮,所有的制造企业仿佛找到了一个出口来宣泄自身积压已久的抑郁,一时间对“4.0”的各种解读和评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部分人无视于经济的下行压力和行业发展的参差不齐,陷入一种莫名其妙的狂热中,好像只要踏上“工业4.0”之路,就一定能通向“罗马”。实际上这不符合国内的境况,要知道中国智造,首先是“中国”,然后是“智”,再然后才是“造”。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走过了高速发展的30年,充足而廉价的劳动力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大量的生产力,在那个时代,商品供不应求,不仅仅是国内市场,低成本带来的廉价商品在国际上也竞争力十足,国内外市场仿佛一个黑洞,无止尽的吸收掉所有供给。这种情况不可能永久存在,经济新常态逐渐显现,深刻改变着我们的市场环境和产业格局:
1、我们的市场和消费需求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过去市场的消费热点比较集中,消费者的从众心理强,产品同质化严重,而现在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产品由同质化向差异化转变,这对制造企业而言是极大的挑战。
2、经过30年的高强度的开发建设,传统产业趋于饱和,但不同行业间的跨界融合正焕发新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都充满了机会。
3、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发生了极大变革,现在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
4、生产要素优势发生转变,过去人口红利的优势使得从别国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能迅速转变成产能,现在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人口红利不再,人力成本节节攀升。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技术进步,要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
5、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规也在逐渐完善,企业必须转变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生产模式。对于企业而言,这些变化说明,我们的行业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墨守陈规只有死路一条,那么新的出路又在何处?
智能制造为完美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一种思路,它强调制造业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利用信息化软件管理和链接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全流程,打造透明工厂,实现智慧制造;同时它们要求企业不仅链接内部,消除信息孤岛,还要求不同企业加强沟通实现资源的互通,更希望不同的行业间能实现跨界融合,以产生新的需求点和创新点来推动行业和经济的发展;它们鼓励企业建立物联网,直接与客户对接,及时了解需求的变化,加快反应速度和效率,更好的为客户服务。
易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就是国内这个领域的范例。易往的产品是为了让制造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上,通过创新供给满足个性化需求而存在,在市场和消费需求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的当下,这一点显得弥足珍贵。例如易往信息的一体化平台系统可以解决企业内部的海量信息并架构企业沟通通道,显著降低企业进入新领域时因信息和沟通障碍而产生的成本。MES,APS和WMS可以为企业构建智能工厂、智能排产、智能仓储,助力产业优化升级。EMS能源管理系统能提高企业的能源使用效率,从结构和源头上减少浪费能源和低效使用能源的情况。这些产品和解决方案在自动化的基础上,显著提高工厂的智能化水平,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便捷、“傻瓜式”的操作将大大降低人力成本。
总结来说,智能制造正是企业应对经济新常态的绝佳策略,但是一定要注重对我国实际情况的分析,毕竟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中国制造2025”也仅仅是一个开始,我们还有2035、2050……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在智能制造的旌旗下共同奋斗,合力推动中国经济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