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今年的互联网大会现场,记者发现,与去年火爆异常的场面相比,今年的智能硬件和可穿戴设备似乎显得异常冷清。去年的互联网大会,不仅单独设立了智能硬件展区,还有演讲者众多的可穿戴设备暨智能硬件发展论坛,而且各种智能设备更是让人目不暇接;相比之下,在今年的互联网大会上,这些单独的论坛、展区都不见了踪影,而且展出的智能硬件似乎也寥寥无几。这样的情况似乎也是与智能硬件和可穿戴设备的现状相适应——在经历了前两年的井喷式发展后,今年开始有所降温,智能硬件创业者在实践中开始向更为理性的方向迈进。
前两年智能设备放量增长,国内大小厂商都将其视为全年布局的重中之重。可穿戴设备和智能硬件概念搅动了资本市场,吸引了众多网络巨头的关注,百度、微软、京东等纷纷布局,试图占据新的市场高地。而经过了一年时间的洗礼,热得发烫的智能硬件潮开始出现“降温”之势。记者在互联网大会现场的众多展位中,只发现了联想、中国移动、萤石展出了旗下的相关智能产品,还有一个小展台展出了智能吉他。这样的情况,与去年展商扎堆、产品众多、人气爆棚相比,无疑是天壤之别。
业内人士表示,智能硬件市场在经历了大浪淘沙之后,如今无论是创业者和投资者较去年、前年都有所减少。目前的智能硬件产品面临最大的问题在于无法有效解决用户的“痛点”,因此用户黏性比较差。同时,同质化竞争也严重阻碍了国产智能硬件的发展。从目前的品类来看,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插座、智能摄像头几乎占据了90%以上的智能硬件产品份额。虽然有一些智能硬件产品本身的理念和产品设计非常吸引眼球,一旦面对市场与渠道环节时都显得有些门庭冷清,有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市场上基本没有几家智能硬件单品能做到月销量10万以上。
虽然场面冷清,但是大家对于智能硬件和可穿戴设备的关注并没有减少,除了现场观众对于为数不多的几款智能硬件产品的高度关注,在各大论坛和高层年会上,仍有不少专家和嘉宾频频提及智能硬件。在21日下午举行的移动互联网论坛圆桌论坛上,TD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720健康科技联合创始人于华、硬蛋副总裁刘宏蛟以及阿里研究院高级专家田丰就一同探讨了“移动互联网+”的前世今生,对于智能硬件行业的发展更是提出了不少精彩观点。他们认为“移动互联网+”是接下来最大的风口。跟传统的“互联网+”不同,“移动互联网+”是新一代智能互联网,它有几个关键的支撑:智能感应加上移动互联,加上大数据,再加上人工智能,最后形成新的生态体系。智能硬件或将在其中找到新的机会。
田丰表示,“移动互联网+”不同于互联网,它更像是物联网的延伸。因为移动互联网的主体以手机为核心,移动互联网是1.5的概念,而未来物联网更像是2.0。对此,于华认为智能硬件就是一个典型的“移动互联网+”的形态,首先它本身是一个数据入口,智能感应的入口,把数据传到平台上以后就形成大数据,通过大数据形成服务,形成了全新的生态体系。而对于智能硬件本身的开发,刘宏蛟强调,互联网人讲速度,但做硬件讲的是慢工出细活。她表示,智能硬件这个生态系统特别庞大,从硬件本身制造到软件的服务再到后端内容的提供商,需要大家一起来打造一个生态。这两年,智能硬件尤其疯狂,互联网人做硬件拼速度,认为做一个硬件两三周就OK,实际上做硬件本身没有半年是不行的。硬件远比一个App复杂得多。
此外,随着应用的增多,智能硬件的安全如今也引起了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重视。360公司总裁齐向东就提出,以前的互联网安全,企业面临的只是操作系统的安全问题,用软件就能够解决。但是进入万物互联的时代以后,包括智能摄像机、路由器、汽车,甚至随身穿戴、智能医疗设备等,都趋于智能化、网络化,而这些智能硬件的安全问题,是无法用传统网络安全的解决方案完成的。解决汽车、摄像机等硬件设备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