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当华为第一次提出进军企业业务的想法时,业内的很多同行与客户都投以质疑与观望的目光。如今经过4年的埋头苦干和潜心挖潜,就在2015年7月30日,华为再次将行业客户、业界同行和合作伙伴齐聚一堂,正式发布其面向中国市场的企业云服务战略,并首次对外整体性发布面向金融、媒资、城市及公共服务、园区、软件开发等多个垂直行业的企业云服务解决方案时,回馈的却是数次的掌声雷动。
掌声背后的“超百亿”目标
这掌声的背后不仅是对华为企业业务部门过去4年辛苦努力的肯定,更是对华为企业业务未来发展所寄予的期望。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在演讲中也将“期望”赋予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华为IT产业预计在2015年,将实现20亿美元的业务收入,明年有望实现盈亏平衡,我们的目标是在2020年,实现IT产业收入超百亿美元,成为世界IT领域的主力军。”
作为华为未来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企业业务,如今正在成为华为未来的主攻方向和快速增长单元,数据显示,在2011年,华为企业业务收入仅为91.6亿元人民币;而在2014年,其收入已达到194亿元人民币。而此次发布企业云服务,也被看作是华为企业业务又一重大的战略举措。
与行业内众多IT企业一样,几年前华为就已经敏锐地洞察到,“云”将改写传统IT的交付方式和商业模式,由于其具备动态、灵活、弹性等一系列的服务特性,客户不需要遵循自己采购、搭建、部署、运维的传统模式,完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随时、随地从公有云上获取所需的IT资源,如此极大地降低了IT采购成本,也加快了相关业务的上线周期和使用效率。
如今,企业客户对于云服务模式的接受度更是有增无减,越来越多的政府机关、社会组织以及行业企业都在探索云服务的发展之道,应该说云服务已经成为企业IT的新模式,而华为也在这场关于“云”的IT变革中,成功挺进了前景无限的企业级ICT市场。
优势三点论:我们更“懂”客户
在徐直军看来,云服务模式目前已经成为产业界的共识,为了满足企业市场客户与合作伙伴在网络时代的新需要,同时也为了提供更贴近用户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华为决定推出公有云,发布正式业务名称为企业云服务,是华为ICT产品和解决方案的自然延伸,这与华为聚焦企业市场的战略一脉相承,更是实现华为在ICT领域投资回报的新商业模式。
而谈及华为作为企业业务市场中的“后进者”对于企业云服务有何优势时,徐直军的“三点论”也回答得很坦诚。
首先,华为在国内具备深厚的客户基础和合作伙伴资源,长期的客户服务让华为更“懂”客户的需求,而遍布全国的合作伙伴也为华为成功拓展企业业务起到了奠基作用,华为深知企业级市场的推广不能沿用通信行业的“直销”模式,坚定不移地走“被集成”路线,才能让更多的合作伙伴愿意与华为共舟共济。
其次,华为是一家O2O公司,具备线上线下的服务能力,在过去,合作伙伴和经销商尽管是直接面对客户的,但其主要作用仅仅是“交付”而已,华为希望合作伙伴能够基于自身搭建开放式公有云平台,创造和延伸出更多有利于最终客户的增值服务,进而增加客户服务黏性,开启华为与合作伙伴的共赢模式。
最后,数据永远是客户的,华为并不是一家依靠数据盈利的公司,在推广企业云服务的过程中,无论是搭建私有云还是无缝连接至公有云,华为都将高度聚焦基础设施层(IaaS),通过不断提升底层硬件和平台软件的安全能力,帮助客户储存并保护好“数据”。
“不唱高调,不效仿别家路线”
正是对企业市场有着深刻的认知,对自身有着明确的定位,4年来华为在企业业务市场中顺风顺水:2011年全球最大规模(10万)的华为桌面云投入使用,2012年华为与克拉玛依政府签署云服务战略合作,2013年华为在华东/华南的公有云节点上线,2014年华为云托管/VDC/BGP带宽等服务上线,首批获得可信云认证。
“不唱高调,不效仿别家的云路线,华为希望携手合作伙伴走出一条具有华为特色的企业云服务发展路线,我们认为,IT不仅是企业的支撑系统,而是能够盈利和创造价值的生产系统;对于普遍看好的公有云服务模式,企业客户的脚步无法一蹴而就,因此中国的云服务市场将长期处于‘混合云’的阶段。”徐直军如是说。
如何帮助企业成功“入云”并从私有云无缝迁移至公有云,成为了华为企业业务当下的首要任务。
据悉,华为企业云服务采用的是“同一个架构支持私有云和公有云”,具备开放的混合云架构,便于客户无缝地跨云部署业务;经过长期的产品研发,积累了大规模软件集成开发的理念和管理工具,华为将这些经验和工具融入华为企业云服务之中,提高合作伙伴软件开发创新效率,从而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华为企业云坚持“以客户为中心”
在业务定位上,华为企业云服务聚焦在IT基础设施领域,打造了华为特有的“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专注于服务品质,为客户提供7x24小时不间断的云服务。
目前,华为在全球已经部署了5个专注于云计算的研发中心,涉及研发人员超10000人,并且通过技术创新,打造高弹性、低时延、高可靠性等特性在内的企业级IaaS能力。在全国范围内构建了一张具有十余个节点,覆盖全国的云服务网络,机房面积超过15万平米,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网络覆盖最广的公有云服务商之一。
通过在IT核心技术上的持续投入,目前华为已经具有领先的FusionSphere云操作系统、OceanStor企业级存储、FusionServer服务器、软件定义网络、安全等技术和解决方案,具备构建企业级云服务所需的端到端能力。通过独有的三级节点布局、覆盖全国七大区域,整合海量、高可用的云资源,华为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可信赖的云服务。此外,华为企业云也是国内首家通过CSTAR云安全认证以及首批通过国家可信云认证的云服务提供商。
据悉,本次发布的华为企业云服务分为计算和云存储两大类,共包括7项子产品,分别为云托管、弹性计算云、虚拟数据中心、集群计算平台服务、桌面云、对象存储服务以及线下数据传输服务。目前,这些云服务已经在华为官网正式上线,并分别以月、天或者小时为单位标注了服务价格,看来此番华为面向企业级市场推公有云服务早有布局且志在必得。
华为企业云服务总裁杨瑞凯表示:“华为拥有端到端企业级IT基础设施产品与解决方案,通过长期的技术积累,期望提供更符合企业客户需求的云服务,保证其业务的平滑演进。华为企业云坚持‘被集成’的商业模式,开放合作,与伙伴一起为企业客户提供完整的垂直行业解决方案。”
行业客户经典案例分享
据悉,在过去3年中,华为企业云已经在多个行业市场取得重大进展,提供了金融云、城市云、媒资云、园区云、软件开发云等多个解决方案。
湖南卫视:高速成长下爆发的存储传输难题
就在不久前,国内知名电视台湖南卫视就通过华为公有云构建的存储资源池,解决了媒资资源近线存储及历史归档的“老大难”问题。
据介绍,湖南卫视是湖南广播电视台旗下的主力频道,通过十几年的开拓发展,目前已从一个地方区域性电视媒体成长为一家在海内外都具有广泛影响和传播价值的强势媒体。但高速的企业成长和海量的节目上线也让其后台的IT系统倍感压力。
比如湖南卫视每天都有大量综艺外场拍摄任务,迫于节目压力和后期复杂的剪辑工作,外拍工作组总是希望能够尽快将素材回传,但传统的盘塔回传模式,不仅回传周期较长,而且还需要多次导出导入,耗时又耗力。更为严峻的是,随着回传内容越来越多,所需要存储空间出现了爆发式增长,由此导致高价值素材占比逐渐走低,TCO居高不下。
在充分了解湖南卫视的“痛点”之后,华为联手合作伙伴通过构建湖南卫视专有网络,大幅度提升了外拍素材的回传效率;同时又基于公有云构建了存储资源池,解决了媒资资源近线存储及历史归档问题。如今,湖南卫视后台的IT系统经过华为企业云的项目改造之后,台内高价值素材占比已经提升到50%,不仅降低了所占存储空间,而且也减少了存储成本的投入。
克拉玛依:从“石油城市”到“数字化城市”的转身
华为企业云服务对于构建“数字化城市”的功绩也是可圈可点。位于新疆的“克拉玛依智慧城市”就是一个“以瓦特换比特”,从“石油城市”到“数字化城市”的典型案例。
克拉玛依市因石油而诞生,又以石油工业为依托不断发展壮大。但单一的产业结构也对克拉玛依市的长远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为摆脱对石油工业过度依赖的单一化经济结构,克拉玛依市积极探索城市的多元发展,把信息产业作为转型发展战略的重点,并依托在数据中心建设上的优势,将发展重点聚焦在云计算产业方面。
经过华为和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克拉玛依市实现了智慧城市的集中化建设,同期也搭建了四地五师分布式云数据中心,实现了教育资源、医疗系统、公共安全数据的集中化建设。IT资源的集中化以及分布式数据中心的搭建让克拉玛依市的信息化建设有了质的飞跃,如今的克拉玛依市基于云端的集中化建设模式,已经实现了资源充分共享,数据统一存储调配,业务互联互通。
而且伴随该市IT基础平台的搭建和逐步完善,克拉玛依市也陆续承接了全疆教育云、医疗云、公安云建设项目,承接了周边地市的信息化建设业务,目前已经成为了区域和全疆信息化支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