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国产机器人发展重在打破“核心技术不由我掌握”
作者:王鹏
时间:2015-08-11 10:06:19
如今,机器人产业似乎也遇到了一些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核心技术仍不由自我把持。8月10日,60多位记者,走访了顺德两家在业内已经有相当知名度的机器人企业。企业负责人在与媒体座谈时,几乎都谈到了“核心技术不由我掌握”的情况。

  如今,机器人产业似乎也遇到了一些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核心技术仍不由自我把持。8月10日,60多位记者,走访了顺德两家在业内已经有相当知名度的机器人企业。企业负责人在与媒体座谈时,几乎都谈到了“核心技术不由我掌握”的情况。

  在国内移动搬运机器人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副总裁陈洪波坦言,作为他们生产的AVG(无人搬运车)机器人的核心部件——传感器,说起来是“永久的痛”。国内虽然也有传感器的生产,但性能仍难以媲美进口产品,价格上当然也就差得远,“德国思科的要3万元,日本的产品要1万元,国产的只要几千元”。

  与嘉腾机器人主要生产机器人本体不同,此次走访的第二站——佛山市利迅达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是一家机器人系统集成企业。在国内用于打磨抛光生产的工业机器人领域,利迅达也是领先者。但公司的总经理助理谢其峰也并不讳言,在该企业出售的整个台(套)的机器人系统中,类似于汽车发动机地位的机械臂仍是依赖进口,主要是来自机器人“四大家族”的产品。

  两家相关领域均较为领先的机器人企业谈到的核心部件问题,其实也存在于国内一些机器人企业当中。

  当然,“核心技术不由我掌握”的情况,不能简单归结于企业对于技术研发的不重视。按照陈洪波所说,日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了机器人的研发与应用,而在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兴起时间尚不久。实际上,从政府到企业,如今对机器人的研发与应用,也都投注了众多的政策与资源,作为将打造目前省内唯一“广东省机器人产业发展示范区”的顺德,更是“不惜血本”在培育自身的机器人产业和智能制造。

  事实上,机器人产业的核心技术门槛,也并非不可攻破。像嘉腾研发的“大黄蜂”机器人,其具备自有知识产权的惯性无人制导技术,就打破了国外激光制导技术的壁垒,让搬运机器人能够实现户外无人驾驶。

  那么,破解之道究竟在哪?一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和政策扶持引导。顺德对首台(套)机器人的奖励及对采购本区企业生产的机器人进行补贴,投20亿建设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以提供技术、项目、人才和服务支撑,均属此道。另外一方面,用市场换技术,比如,最近美的宣布与日本安川合作进军机器人产业,即为市场换技术的范例。

  除了政府和企业,不得不提的是人才。在走访时,记者也不只一次听机器人企业人士提到,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并无机器人专业,而少数高校设立了机器人专业,大学生们还得等三年才能毕业,“虽然高校有自动化专业,但对机器人而言只是相关专业。”因此,高等教育需要加快创新,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上一篇:前途无量 智能手环/手表需解决的问题 下一篇:智能电视洋品牌败退 国产厂商展开军备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