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车牌越来越近了。它将怎样改变我们的汽车生活呢?
近日,在贵阳结束的“汽标委基础分标委标准审查会”上,公安部无锡交通科学管理研究所介绍了《机动车电子标识通用技术条件》这一法规起草情况,这样就是俗称的“RFID电子车牌”。
不夸张的说,这张小小的电子车牌,会给我们的汽车生活带来很大变化。当它贴在档风玻璃上时,你就相当于有一位“电子警察”坐在了车里。好处是,万一你的爱车丢失,电子车牌将会有帮助警方很快定位车辆,更大可能的帮你找回爱车。这样,你每年可以节省一笔盗抢险的花费。
即使日常使用,它也可以帮到你。在未来几年,当每一部汽车都装有一个电子车牌时,你可以通过APP方便的查看到即时路况,节约出行时间。这比百度地图的路况信息更精准。令车主头痛的停车位问题,说不定也可以大大缓解--在你开回小区之前,就可以查看还有没有车位,以及哪个旮旯还能停车。
但有两个“副作用”,可能会让有些车主皱眉头。一是,由于电子车牌不受物理接触、光线传导的限制,你万一高速飙车了、黑灯瞎火的闯红灯了,都会被明察秋毫的记录下来。
二是,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不是巨堵无比吗?收“拥堵费”的呼声早喊了好几年了,但一直卡在如何计费的难题上。如今好了,电子车牌可以方便的记录你何时驶入、何时驶离了拥堵区,拥堵费账单可能会像水电煤账单一样,月月寄到你信箱里。
今年1月,小编曾撰文探讨过这个话题(详情可点左下角的阅读原文),半年后我们一起来看看进展如何。
根据孙副所长的介绍,目前该法规已经进入了标准送审讨论阶段,初步的计划是2016年开始扩大试点范围,从无锡、深圳这些试点城市扩展到京津冀区域,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各项技术细节的完善,最终实现在全国的推广。
本次的进展有一些新的变化和新问题,浅谈如下:
一、谁来贴付电子车牌?
这个电子车牌类似一张带有背胶的卡片,使用者需要将背面离型纸移除后,将标签贴到前挡风玻璃指定的位置。
此前讨论的方向是由车管所来做这个贴付,不过这种流程不符合公安部目前正在推行的“互联网+”的便民服务方向,那样的话,会强制车主将车辆开到指定的地点来增加电子标签,因此会增加额外的人力物力成本。
因此,未来的贴付手段可能是双管齐下,即新车由整车厂贴好后出厂;旧车由车管所协助贴付,最晚也是在车辆年检时强制贴付。
二、成本如何分摊?
推动“电子车牌”是公安部从城市管理、车辆管理的高度做的统筹规划,这样的要求产生的额外费用,例如“电子车牌”的成本,不应由车主来承担。这就意味着政府将可能给旧车免费赠送“电子车牌“,而汽车厂家将承担新车上的“电子车牌”成本。
粗略估算,假设一套“电子车牌”成本20元。按照公安部7月23日发布的截止今年6月的机动车保有量2.71亿来计算,完成所有旧机动车的新增“电子车牌”工作,至少需要50亿元人民币的材料成本。而按照每年新车销量2500万来计算,车企总计每年要多支出5亿元。
50亿元的财政支出到底由那个部门承担?挡风玻璃上增加“电子车牌”而带来的额外设计费用会由多少?这些都还是一个未知数。
三、将如何推广?
从最新的消息可以看到,推动“电子车牌”不但有助于征收拥堵费来协助解决大中型城市“交通拥堵”,还与“京津冀一体化”联系了起来,从交通管理的角度来支持国家的战略的实施。一旦“电子车牌”在京津冀推广成功,全国铺开将指日可待。
四、是否取代ETC?
在“电子车牌”开展进一步路试的同时,专门用于收取高速通行费的ETC也在紧锣密鼓的加速布局。
据报道,交通运输部7月28日召开全国ETC联网第二批入网视频会商会议,吉林、重庆、四川、云南正式并入全国电子不停车收费(ETC)联网区域。至此,共有22个省份高速公路ETC联网开通,覆盖高速公路总里程近80%,为全国近2000万用户带来更多便利,预计今年底将基本实现全国ETC联网。
一边是公安部在推动一卡多用的“电子车牌”,一边是交通运输部加速ETC全国联网。三年后,一旦“电子车牌”普及,谁还需要只能完成高速通行缴费的ETC?届时ETC的所有硬件投入将可能几无价值,这样的局面如何去协调?
五、如何保证数据安全?
最近,黑客利用车联网漏洞攻击克莱斯勒的车辆,导致140万辆车召回。类似的,电子标签的数据读取,是由阅读器发射无线射频来触发,也就是说,只要阅读器的发射频率相同,应答器即标签就会做出相同反应,并传输相同数据,这就会给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机。
未来如果黑客们盯上了“电子车牌”,并通过黑客手段拦截或盗取车辆信息,那将带来多大的数据安全问题?假想一下,不法分子使用无人机搭载克隆的阅读器对高速公路上每一台车进行数据读取,再将这些数据卖给分析“大数据”的商家,那带来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将如何防范与解决?
小结:
话又说回来,办法总比问题多,以上问题我们相信随着法规和技术的逐步完善,是可以一一被解决的。而且,电子车牌的初衷,也是令用车环境更加透明、规范、公平。这也是成熟汽车社会的一个体现之一。一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