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9月三星Galaxy Gear发布之初,福布斯杂志曾直言2013年将是“可穿戴技术年”。然而,可穿戴技术的使用率在随后的三个月却增长缓慢,这使得所谓的“可穿戴技术年”并未如期而至,美国《连线》杂志则预言2014年将见证可穿戴技术发展的重大飞跃。
虽然2014年确实涌现了一批新型智能手表,包括谷歌眼镜项目也发布了重要更新,但可穿戴技术的使用率仍未突破必要水平从而融入主流生活。因此,行业专家再次无奈地调整其对可穿戴技术的预测,声称2015年将迎来期待已久的“可穿戴技术年”。
这一次,可穿戴市场看起来更是突破在望。苹果全新智能手表推动主流市场应用,谷歌眼镜快速攻坚初期测试最后阶段,几乎每个手机制造商也都尝试生产各自的可穿戴设备。这一切似乎都显示行业预测终于成为现实。不久之后,我们便会在街道上看到有人通过智能手表打电话,或者通过头戴式显示器进行网络视频通话。
然而直到2015年6月,可穿戴技术在主流市场的应用增长仍然比较缓慢。谷歌眼镜已退出市场,智能手表仍普遍被看作是移动电话的附属品。或许2015年已见证可穿戴技术发力,然而这场角逐中的参与者仍然在为推动可穿戴技术跻身主流产品而努力。随着我们缓步迈入2015年下半年,多位分析师均改口宣称2016年将是“可穿戴技术年”。
多年来,可穿戴技术一直徘徊在成功边缘,它似乎将永远沦为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早在1975年,当汉米尔顿钟表公司生产出全球首款计算器手表时,许多人就预言可穿戴技术将成为下一个大流行风潮。然而,经过这些年的不断尝试,始终无人能将可穿戴技术有效地应用到更广阔的市场。无论是微软的MSN Direct服务智能手表,还是Oakley的Thump音乐眼镜,都无一不证明可穿戴技术对于科技与时尚品牌来说都是一项难以克服的挑战。
随着300多款可穿戴设备陆续投入消费市场,可穿戴技术获得突破性发展并几乎要跻身主流市场。然而,其使用率同比增速仍然较预期缓慢。为了更准确地理解这个现象,e络盟已经发现了阻碍可穿戴技术发展的四大挑战。只有克服这些挑战,业界期盼已久的“可穿戴技术年”才会真正来临,其中包括:
1. 缺乏具体标准
谈及可穿戴技术时,人们总是忘记,可穿戴设备本身对于用户来说几乎从来不是最重要的,它们仅仅是连接更广泛的通信网络的前端设备。借用科技记者Ben Hamersley的话来说,“可穿戴设备仅仅是更大型服务的缩小的物理表现形式…它只有通过互联网连接才能充分发挥潜能”。
为了实现其潜能,可穿戴设备必须部署于更广泛的物联网生态系统当中,以便与外部互联网服务及局域网内的其它设备进行交互。这个任务极其复杂,要求可穿戴设备准确掌握哪些时候需要,哪些时候不需要与其它设备通信。
每当可穿戴市场增加一款全新设备,意味着连接点必须增加,最终导致网络整体密度变高。截止到2019年,全球市场可穿戴设备预计增长至1.26亿件,这将使得设备之间的干扰变得更加难以控制。
另外就是既有的UHF标准,如Wireless HD和 WiGig无法支持大量连接,因此,为了使可穿戴设备成功跻身主流市场,需要采用如ECMA 387这种更先进的标准。
2. 充电及电池续航力
可穿戴技术面临的最普遍挑战之一是寻求尺寸更小且功能更强大的电池及充电解决方案。电池续航力一直是便携式技术面临的一个难题。由于可穿戴设备追求轻巧、美观,大多数传统电池解决方案并不适用。智能手表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尤为明显,大多数智能手表必须每天充电。
这个问题随着消费者的期望值提升会变得更加难以克服。早期的智能手表可提供的功能不外乎短信提醒及音量控制,然而现在,消费者则期望其设备能够如手机般可执行多个应用程序,并可连接LTE网络。最大的一个难题是,用户期望其智能手表能够呈现高清画质,这使得高达60%的电池电量仅为维持设备屏幕清晰度而被瞬间消耗。
鉴于电池续航力不足被普遍认为是可穿戴技术面临的最紧迫难题,业界许多公司已着手寻找全新方案,例如针对小型便携式物联网设备的超低功耗解决方案Bluetooth Smart。通过Bluetooth Smart连接,可穿戴设备可将一些功能分配至用户的智能手机,从而减少功耗,延长设备电池寿命。
除了优化功率分配,业界还不断研发出大量技术以延长电池本身的使用寿命。就在几个月前,投资人JamesDyson注资近1500万美元用于研发固态电解质电池,可望双倍延长多数可穿戴设备的电池续航力。尽管这些方案终有一天会彻底解决可穿戴技术面临的功耗问题,但仍需较长时日才能广泛应用。
3. 过于依赖智能手机
就当前既有的可穿戴设备来看,它们并没有像其他大多数技术一样取代旧产品,例如笔记本电脑取代PC、手机取代固定电话等,大多数可穿戴设备仍被看作是手机的“附属品”,而不是替代产品。
造成这个结果的部分原因是因为模拟智能手机功能的元器件过大,无法应用于可穿戴设备,这使得大多数智能手表、耳机及健身追踪器仍需“捆绑”连接到智能手机或相关的平板电脑应用才能运行。这种对于其他设备的依赖性让消费者大大质疑它的价值,许多人开始质问:为什么要另外再购买一个设备去获得既有的智能手机可以提供的相同功能?
随着市场上的可穿戴设备数量日益增多,技术提供商需花费更多精力向消费者证明其产品的附加值。然而事实上,许多智能手机制造商却通过“高大上”的产品定位来展示其价值。
4. 社会接受度问题
除了技术上的限制,各种社会疑虑也阻碍了可穿戴技术的广泛应用,最典型的例子是谷歌眼镜计划。该计划遭遇大量投诉及法律问责,最终被禁止在银行、赌场、办公场所及餐厅等场合使用。
除此之外,该计划还面临多项政治挑战。美国当局严令禁止用户在驾车时佩戴耳机, 进一步阻碍了可穿戴设备跻身主流应用。
谷歌眼镜还受到卫道人士的广泛批评,指责其侵犯个人隐私权。在谷歌眼镜的公测阶段,一些用户甚至未经允许拍摄路人而遭到攻击。鉴于多方负面反响,谷歌眼镜最终在2015年初被迫返厂重新研发。
经过广泛探讨可穿戴技术造成的社会影响,业界认为消除这些疑虑的唯一途径是推广产品应用并逐渐扩大社会接受度。然而不幸的是,社会准则的确立总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这进一步延迟了可穿戴技术的发展。
本文提及的四个方面是可穿戴技术成功跻身主流市场所需克服的核心技术挑战,除此之外,可穿戴技术发展还面临其它诸多难题,包括美观、设备重量、应用兼容性等。尽管业界已积极采取多项改进措施以克服这些挑战,尤其是电池寿命及行业标准方面,但像社会接受度这类抽象概念却需更长时间才能真正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长期挑战本质上并不是技术难题。也就是说,不是技术提供商,而是广大公众使得可穿戴技术的发展滞后。消费者抵制智能眼镜及类似的潜在入侵性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并针对可穿戴技术制定可用/禁用标准。因此,“可穿戴技术年”的最终来临并不取决于苹果、三星或者谷歌,而是消费者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