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医保卡健身,是不是要指定健身场所和种类呀?以后健身房岂不是要打招牌‘社保定点健身房’?”“给家庭成员支付门诊费用,需要证明我妈是我妈么?”“我的医保卡现在每个月30多元,连看病买药都不够,哪还有钱健身啊?”……《意见》备受市民关注的一个亮点是,在医保基金结余比较多的地区,开展医保卡用于大众化、基础性健身消费试点。业内人士称,省体育中心等场馆有望成为医保卡健身首批试点。但记者调查发现,一些省市虽然医保卡健身起步早,但实施现状并不乐观。
记者调查发现,在已经实施“刷医保卡健身”的江苏省9地市以及四川省成都市,他们遇到的问题值得参考借鉴。以南京为例,要求市民医保卡个人账户结余要保留3000元,其余才可用于健身,这一“门槛”让实施效果不太理想。目前江苏9市市民能用医保卡在健身场所刷卡健身,但刷医保卡健身的人并不多。
根据统计,苏州出台医保卡健身政策8年,累计不到1.1万人开通医保阳光健身卡;常州12万参保职工符合条件,其中仅2000人参与健身消费;徐州实施近一年,才有819人申请将医保金额划入健身卡;深圳市民的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上一年度余额要达到5000元以上的,才可以将余额的百分之十用于个人健身消费;扬州的医保卡健身仅限三大场馆,必须保证医保个人账户余额超过3000元,超出部分才可以购买健身服务,在一个医保年度内参保人健身消费累计金额不得超过2000元,每个参保人员凭卡每天只能刷卡2次,累计金额不超过200元;盐城涵盖4家健身场所,结余金额超过3000元部分才可用于购买健身服务,每人每天2个项次,年度医疗保险运动健身消费目前限额为2000元……
“从全国已经实行的几个城市来看,对产业的引导效果并不理想。”济南市体育局体育产业处处长石德峰说:“像南京个人账户要保留3000元的政策限制,就限制了很多人。还有的地方仅限于指定场馆消费,还有的地方要个人账户年度余额达到一定数目……总之手续繁杂,不是卡里有钱就能刷。”
刷医保卡,细则还需落实
“医保卡主要用于医疗费用的结算和报销,可以说是救命钱”,有市民提出疑问,未来如何分配就医用钱和健身用钱,健身时如何使用?济南人社部门工作人员就表示,这些还需要政策进一步细化和明确,目前还未接到相关通知。也有市民指出,一共有多少医保用户、多少余额、平均余额多少钱、够不够办卡,这些都是需要调研的内容。比如说,济南市的平均余额是1000元,而办健身卡平均需要2000元,这显然有冲突,也是需要协调的。
根据江苏的经验,纳入医保定点的健身场馆数量少、规模小,也影响参保人群健身的积极性。扬州只有3家定点场馆,常州有4家,且全是公办;泰州虽有8家定点健身场所,但规模偏小,其中没有一座多功能健身场所。另外,办理手续并不简便,除常州等个别城市可直接用医保卡划转费用,苏州、南通、徐州等地要求另办健身卡;苏州要求参保人员另办银行的阳光健身卡,还规定每年只有三个月可申请医保费划转。
目前济南市属体育场馆有奥体中心、全民健身中心以及皇亭体育馆,“与南京、沈阳等城市相比,济南市全运场馆的赛后利用很充分,像济南市奥体中心,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如何和场地健身结合的问题,全运会后第二年就实现了收支平衡,既减轻了政府负担也为市民提供了健身服务,全民健身中心等场馆的免费开放也为市民提供了健身便利。”石德峰表示:“目前济南各大健身场馆还没有接到医保卡健身试点的通知,下一步如何落实还需要政策的细化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