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智能硬件遇寒冬:伪需求正在褪去
作者:物联网世界采编
时间:2015-09-14 09:15:18
智能硬件正在趋冷。在tech二人转接触的投资机构中,几乎没有哪家再像以往那样,对这个领域充满孩童般的好奇。至于机构口袋里的钱,自然也不必细说,尤其在当前资本境况整体不佳的状况下。
关键词: 物联网 智能硬件

  近期在一些被寄予厚望的出行类产品面世后,整个智能硬件产业似乎都在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

  一位从业者告诉笔者,可穿戴产品的火爆期过后,真正的爆品却未曾变多;到今年,以智能出行为代表的产品被视作产业的未来,“但结果都看到了,在有所谓刚需的情况下,无论哪位大佬来背书,似乎都免不了在打造爆品的路上折戟沉沙”。

  智能硬件正在趋冷。在tech二人转接触的投资机构中,几乎没有哪家再像以往那样,对这个领域充满孩童般的好奇。至于机构口袋里的钱,自然也不必细说,尤其在当前资本境况整体不佳的状况下。

  “这一波寒流,可能会持续半年到一年,用观察期来解释可能更好一些”,孵化机构太火鸟创始人雷海波告诉网易科技,在他眼中这并非坏事,在资本寒流的助推下,智能硬件也将回归硬件的本质。也许一开始将智能硬件独立于一般硬件领域外进行考量就值得商榷,”硬件本来就是个高门槛的东西,现在的智能硬件多少显得有些草率“,他说。

  掏钱的人在沉默

  智能硬件的当前情况,和整个资本市场的日益趋冷有着直接联系。事实上,受股灾影响,人民币基金正在观望,美元基金也在放缓,即便谈不上真正的进入寒冬,但投资界已经显得十分谨慎。

  没有了以往那些疯狂的投资人和他们手中的热钱,智能硬件的整体融资规模相应得在下滑。似乎这是智能硬件虚火降下去的罪魁祸首。

  据不完全统计,虽然在2014年全国有近70家智能硬件企业拿到融资,融资总规模约为5亿美元,但这其中能拿到B轮及B轮以上的企业却几乎没有几家;一位不愿署名的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去年相对火爆的投融资情况比较躁,A轮之后一些机构自己都发现了;今年的情况就比较糟了,天使轮和A轮都比想象中困难许多。”

  甚至在投资人之中似乎也已经出现了悲观情绪。在被网易科技记者问及智能硬件时,一些投资经理多少显得有些颓然。一位曾关注智能硬件的投资经理向网易科技坦言,自己已经半年多没看智能硬件项目了,其所属机构这半年也没怎么去碰这个领域。

  而在年初的那次会面中,这位投资经理还侃侃而谈,对包括智能出行、垂直健康等领域充满信心。

  “投资机构还是比较看重何时退出、产生收益的问题,智能硬件当下的形势让人很难有一个好的预期。”在他看来,目前的伪需求太多,这是因为此前资本市场对智能硬件期待过度,使得这个还比较早期的领域变得过于浮躁。

  在小米生态链的一位负责人眼中,智能硬件的爆品难度也在加大,其扩展生态链企业的速度也比去年慢了一些,“细究起来,好企业很少,真正解决问题的硬件企业不多”。

  即便在相对成熟的可穿戴领域,随着Apple Watch遇冷,一些原本看重该市场的投资人也开始重新审视这些产品的未来:这些连苹果都没办法做好的东西,国内的创业企业是否有可能做好。

  热钱已经不再是智能硬件的驱动力。当掏钱的人保持沉默,从业者们也开始真正慎重的去思考智能硬件自身的问题,而这可能比资本因素占据更大的比重。

  靠idea就拿到融资?不再可能了

  据一些业内人士分析,网易科技将智能硬件存在的问题分为以下两类:

  1、伪需求盛行。雷海波告诉网易科技,现在很多智能硬件团队的产品都是出自于团队自身的意向,缺乏严谨的市场调研和行业认识。一位投资人曾表示,诸如智能奶瓶,如果做这个的团队连一位带过孩子的爸爸都没有,我们不可能相信这款产品有可能解决用户的某些问题。

  基于此考虑,随着这波寒流来临,手环手表、防丢设备、智能插座等伪需求盛行的领域会有大量死掉的企业。

  2、缺乏综合实力。在此前只要一个团队在技术、设计、模式的某个方面还算可以,就有可能拿到融资;一些孵化机构甚至打出了帮助创业团队补缺技术、设计等链条的口号。这也直接导致一些仅仅依靠一个demo甚至idea就顺利拿到融资的情况出现。

  令人震惊的是,一位供应链人士透露,在市场最混乱的时候,在深圳逛一圈就能拿出一款“崭新”的智能硬件产品,“这种产品无非是面向投资人的2VC项目,钱来的太容易了”。

  然而,由于这些团队缺乏核心实力,在拿到融资后产品也趋于同质化,无法将资金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即便此类产品火热,也很容易被新进入市场的巨头冲击,无法形成行业壁垒。

  缺乏综合实力的状况,即便在一些具有一定技术门槛的行业也无法避免。极飞科技CEO彭斌向网易科技解释,由于先期技术的积累,大疆等厂商已经在无人机领域占据较大优势;后期进入的厂商如果和大疆走一样的路线,几乎很难成功,毕竟,这时候已经落后了对手数年。

  而硬件不同于软件,往往需要数年的打磨,缺乏这一过程的一些“2VC”项目竞争力很难保障,到头来,只是白白让市场陷入同质化的境地。

  雷海波甚至向网易科技坦言,事实上,即便是资本冷却的现在,市场本质上还是不缺钱,只是因为有需求、有综合实力的厂商不多,投资机构增强了对项目的筛选力度。

  “拿到钱的公司会变少,但这些公司拿钱的平均数额很有可能会比以往高”,联想旗下一位投资经理向网易科技预测,VC并非不再投资,而是会冷静一点,整体收缩一点,但遇到有积淀的好项目,依旧会疯狂追逐。

  智能硬件还有未来吗?

  经历在这一轮调整后,行业乱象将会迎来一个阶段性的终结。这在很多投资人眼中几乎是一个共识。但智能硬件的爆款之路,可能比冷却期更漫长。

  虽然很多投资人对于技术导向的产品钟爱有加,但其对产品的最终定位肯定不可能仅限于技术上。技术直接影响的是“极客”群体,同时这一群体也是当前智能硬件的主要使用人群;但投资人眼中的好产品,目标人群会大得多,甚至就是需要变为大众消费品。

  这也是当前越来越多的智能硬件开始走向线下渠道的原因。如若不将定位回归电子消费品,而是作为一个单独的领域加以发展,智能硬件成为爆品的可能性将会更加渺茫。

  “有些人将智能硬件理解为硬件+联网就能变身的新领域,事实上,这种想法也是此前智能硬件频频出现虚火的重要原因”,一位行业人士评论称,智能硬件被包装的太有突破性,反而忽略了传统电子消费品行业的最基本要求,沦为鸡肋也是理所应当。

  所谓的最基本要求,即较深的技术、供应链、设计等方面的积淀,这在数十年的电子产品发展历程中,一直都尤为重要。而智能硬件大多都是既有硬件产品基础上的改良版,如果一个团队连不智能的既有产品都做不好,也很难想象会将其改良版做的超出想象。

  意识到这一点的投资机构,也会在评判标准上越来越融入相对“传统”的一些观念。

  而这在评判标准势必会打击一些智能硬件创业者的积极性。但在上述的一位投资经理看来,被筛掉的多是一些抱着试试看、玩玩看的这部分人,“尤其是很多垂直细分市场,没有积累很难成功,希望调整期过后,能留下真正做这些的人”。

  不过,即便智能硬件可能不再被当做一个单独品类对待,但最终,没有人会怀疑现有的这些“智能硬件”领域的未来。物联网的大趋势下,智能硬件会迎来更好的发展,但在物联网时代到来前,能脱颖而出的或许更有可能是那些能把硬件做好的人。

  重回正确思路的智能硬件,不会随着资本冷却而凋零。

上一篇:SPY预测:2017年全球移动支付规模将达7210亿美元 下一篇:智能家居让生活更舒适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