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提议设一卡通行的市民卡
相关部门回应由于发行部门不同 各卡难以实现信息共享
今年中山市“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提出将市民手中各种各样的卡合成一张“市民卡”,实现所谓的“一卡通”方便市民使用,这个建议是否可行?记者昨天从多个部门了解到,由于社保卡、居民健康卡、中山人常用的中山通卡等发行部门不同,其功能合并的权限并不在中山市层面,故目前尚无法将其简单地合并。
国内有城市已设“市民卡”
市政协委员王世勋在提案中称,电话卡、银行卡、医保卡、校园卡、就诊卡、中山通IC卡、停车IC卡等层出不穷,“各自独立的刷卡系统给市民生活带来不便,也造成了极大的行政资源和自然资源浪费。”据其调查,目前外地已经有部分城市开始发行“市民卡”,将各种卡的功能集合于一身,如广州、南京、杭州、福州、重庆、武汉、宁波等城市均已发行“市民卡”。
王世勋认为,理想的“市民卡”不仅让卡“瘦身”,将很多卡的功能“一网打尽”,还能承担起政府服务功能,包括社会保险、卫生医疗、公用事业缴费,公共交通、体育健身、小额支付等,都可通过市民卡方便完成,真正实现了“一卡多用、多卡合一”。
不过,目前的“市民卡”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方便。记者昨天采访了拥有外地城市市民卡的张先生,他介绍说,这张“市民卡”的全称是社会保障(市民)卡,由光大银行发行,平时应用较多的功能只是社保卡功能,金融功能则相当于光大银行发行的银行卡,但目前还无法实现在当地乘车刷卡、小额支付等。
可让“中山通”承载更多功能
王世勋建议由市政府成立项目推进小组,他提出,中山的“市民卡”可在“中山通”的基础上进行扩展,扩展其卫生医疗、体育健身、公用事业和金融支付等方面的功能,使其具有信息记录、身份识别、电子凭证、信息查询和电子支付等基本功能的智能卡,让“市民卡”成市民的第二身份证。市民卡项目扩展可先从医疗、健身等百姓需求最迫切的环节入手,以服务市民为理念,以政府服务、公用事业和便利支付三大功能为主体,实现社保卡、就诊卡、公交卡、公共自行车卡、校园卡、会员卡等多卡的整合兼容,然后再进行多元整合和升级,让“市民卡”成为真正的“一卡通”。
另外,可在“中山通”原有功能的基础上,把“中山通”作为居民健康卡,实现就诊一卡通和诊疗信息共享,为市民带来实惠和便利。
统一“市民卡”决定权在高层
记者了解到,中山市人社局、卫计局、城建集团等部门和单位对上述建议答复时,明确了目前还不能实行“一卡通”:现阶段由于上级政策指引、技术等条件限制,中山市未能对提案提及的各类卡的功能作统一整合,但正因如此,表明在上级政策、技术等方面的限制有待突破,还有整合的可能性。
记者从答复中看到,社保卡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规划、全国统一数据结构的接触式芯片卡;计划发行的居民健康卡由卫计系统统筹,并不具备支付功能;中山市民广泛使用的中山通卡,其性质属于企业发行、市场化运作的集多种消费功能的卡,由民营企业控股,不宜与社保卡等政府部门发行的具有社会公共管理和服务功能的卡合并。
王世勋昨天对记者表示,“一卡通”实施的难点在于社保卡、居民健康卡等发行的部门不一致,目前无法实现信息共享,“这个不是中山市层面能够解决的问题。”他总结说。
中山三大卡
社保卡:截至2015年6月,中山市累计制发卡437万张,累计持卡人数达404万人,实现户籍人口全覆盖。目前社会保障卡已具备凭卡诊疗、凭卡医保结算、凭卡自助查询、凭卡网上办理门诊基本医疗就医点变更、异地就医备案、灵活就业人员缴费业务变更等功能。
居民健康卡:中山市正在建设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计划推广发行居民健康卡,用于记载居民健康信息,使市民在不同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能够共享使用,但该卡没有金融功能。
“中山通”:由中山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中山市中山通智能卡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中山通电子收费系统所发行的一种集多种消费功能的卡,具有信息记录、身份识别、电子凭证、信息查询和电子支付等基本功能,广泛应用于全市2300多辆公交车、10000多辆公共自行车、路边咪表停车、停车场等公共交通领域,且已实现了中珠、中澳公交的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