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北京通卡发放工作又有新进展。记者近日从市经信委获悉,北京通卡技术标准已正式确定,将把信用管理、政府公共服务、社会公用事业服务等20多种服务集合在一张卡上,并承载发放养老助残补贴、助学金、低保、车改补贴等金融功能。本月起,平谷区的新农合参合农民将领到本市首批北京通健康卡。最快在明年初,本市首批二合一精简后的北京通基本卡(学生卡)将有望试点推出。
随着北京通发放工作的逐步推进,本市居民不仅能享受更加便捷的交通、就医、社保等政府服务,同时政府面向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的各项优惠和补贴也将通过一张卡实现精准便捷的落实,借助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和服务协同,让公众办理个人事务更为简单便捷,市民类似难于证明“你妈是你妈”的尴尬也将有望逐步绝迹。
关于学生卡
学籍卡和证件卡将二合一
据了解,目前本市中小学生的学生卡由证件卡和学籍卡两张卡片组成。其中的学生证件卡是在校学生身份证明的卡片。学籍IC卡是电子化的学生身份证明,截至2014年本市发放学籍卡已经达到314万张。
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北京通”卡发放工作的推进,学生群体也将使用上具有融合功能的北京通卡,将原有的学生证件卡和学籍卡合二为一成北京通基本卡(学生卡),除了融合原有的两张卡的功能,学生今后在出行、旅游、就业等方面,该卡都将实现数据信息的衔接。该负责人透露,最快在明年初,本市首批二合一的学生卡将有望试点推出。
据介绍,“北京通”学生卡正面为北京通社保卡标准,背面也依据北京通社保卡标准,不同在于卡片背面右上角标注“学生卡”字样。校名、学籍号(含条形码)等信息存储在后台,同时后台自动记录、识别、标记与学生身份相关的福利优惠期限,过期系统将主动屏蔽相关福利政策,既避免了学生频繁换卡(现行学生证件卡正面背景色为蓝、绿、黄色三种,分别对应高中、初中、小学三个学段),也避免持卡者超期享受福利。
避免违规刷卡实现精准补助
目前学生使用的学籍卡具有电子学籍卡功能以及多种教育应用功能,包括公交应用(享受公交2.5折优惠);学籍信息数据;校内一卡通应用数据(门禁、考勤、消费、图书借阅数据等);社会应用(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体检数据、社会大课堂数据等)。
拿到新版的北京通学生卡后,本市中小学生可直接使用北京通学生证交通功能,或者将北京通与已有的交通一卡通后台绑定,实现中小学生乘公交的后台实名制管理,同时有关单位通过检查卡面学生照片和姓名,避免了成年人通过不法手段获取学生卡违规享受公交2.5折优惠的问题。
二合一后的学生卡还可在实名制下实现政府的精确补助,将特困、特优、奖学金等补助精细化补贴到个人。同时可将公交票制改革后政府发给个人的票价补贴直接存入北京通合作银行的储蓄账户,实现服务的精细化和差别化管理。
据介绍,本市将把市属学校、部署院校、技工学校等各级各类学校统筹考虑,分步实施并最终实现全市小学、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工读学校、特教学校的全覆盖。
大学校园卡将获大量校外应用
另一方面,大学生普遍使用的校园卡也有望走出各自为政的圈子,并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获得更多的校外应用。
据介绍,目前大学生普遍使用的校园卡大多是各学校自己发行的。学校大的其校园卡普遍功能多,可使用范围广;而学校较小的其校园卡也通常功能少,可使用范围狭窄。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市经信委正与北工大等部分高校开展试点,通过发行北京通标准的校园卡,使其能够在校外也获得购物、看电影、借阅图书等方面的优惠。不仅如此,由于标准逐步统一,校园卡在各学校内的功能也将趋于统一,使大学生们能享受到更加公平的服务。
据介绍,同样最快在明年初,本市即有望在北工大等部分高校正式推出这一试点。
解读北京通
问题:卡太多增加隐私泄露渠道
身份证、社保卡、水电卡、公交卡、银行卡……在一座城市里生活,一个人手中能数出多少张卡?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市民平均人手5张卡,最多者超过20张卡。
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市主要公共服务卡包括已发行了近亿张的实名就诊卡,约7000万张的市政交通卡,约2000万张的身份证,约1500万张的社保卡,约400万张牡丹交通卡等。
一方面,各种市民卡的存在提高了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方便了市民生活和个人社会事务办理。另一方面,卡片携带、保管非常不便,市民要求整合卡片的意见相对集中。
随着市民卡种类的持续增加,出现了一人多卡、多卡并存的现象,造成市民个人持卡数量只增不减。同时各单位的卡片不能通用,一人多卡也给市民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众多卡片也引发了公民办事时信息重复填报、个人隐私泄露渠道增加、公共数据分散不一致、数据整合和信息共享使用困难等诸多问题。多卡并存也造成社会资源浪费。各单位发行的每种卡都需要一套独立的制卡、读卡、换卡和系统建设运维支撑体系,存在重复投入和资源配置欠佳等情况,潜在的社会资源浪费很大。
功能:融合20多种政府公共服务
今年6月,北京市卫计委宣布启动“三卡合一”融合工作,居民手中的社保卡、京医通卡和居民健康卡将统一更换为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北京通卡。在北京通卡发放后,包括各大医院的就诊卡和京医通卡等将会逐步退出。
事实上,北京通卡的应用功能远不止于此。市经信委方面介绍,“北京通”是北京市市民社会服务一卡通的简称,它并不是一张实体卡片,而是为市民提供政府公共服务和个人信用管理的集合应用,属于卡证同存、虚实结合。在现有格局下,将各种功能统一到一张市民卡上难度非常大,因此“北京通”改变思路,“以号代卡”,为整合进“北京通”的市民服务卡生成一个唯一号码。最终,“北京通”有望一号兼具20多种政府公共服务功能。
对政府部门来说,依据“北京通”标准,可逐步对本市现有社保卡、交通卡、就诊卡等卡类应用进行融合,解决多卡并存、公共服务分散的问题。同时这又能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减少财政经费投入,提高投资效益。以“北京通”编号为载体,能够整合身份证件、社保、健康、教育、交通等各类信息,建立“公民电子档案”,还能支撑并辅助政府部门的决策和信用体系建设,提速信用社会的建设进程,实现“记录一生、服务一生、管理一生”的市民精准化服务管理目标。
对市民而言,“北京通”将可以使大家告别一事一卡、一人多卡、携带多卡的烦恼,充分享受到北京城市综合服务和信息化带来的便利,改进百姓的生活品质,逐步提升生活的幸福感。
目前,市经信委已经制定了《“北京通”卡片技术标准》,规范了卡片种类、号码规范、卡片样式、应用构成、密钥管理、数据规则和安全机制。
“北京通”号码是每位市民的唯一服务性编号,由身份证号码通过密码算法生成12位编号,安全性能更高。编码的保密安全性在于编码数字排列毫无规律可言,编码不会泄露持码人籍贯、生日、性别等隐私信息,最大限度地对持码人进行敏感信息保护。
北京通功能之金融
相当于全功能银行借记卡
金融功能是北京通的重要服务功能,北京通既有金融借记卡主账户,也可开通电子现金账户,同时支持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电子钱包。换言之,北京通卡是一张可加载电子现金的全功能银行借记卡。
北京通卡可提供存款、取款、消费、转账、密码修改、挂失、投资理财等所有银行服务,可开通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开通电子现金账户后还可以进行小额快速支付,包括支持水、电、燃气、供暖等费用的支付,持卡者可通过银行代理缴费或者网上银行缴费;而商业应用则包括便利店、洗车等费用的支付。
据悉,北京通社保卡、北京通基本卡均为全功能银行借记卡。其中北京通社保卡金融功能由北京银行支持,北京通基本卡由发卡单位合作银行支持。北京通临时卡没有银行账户,只有第三方公司的电子钱包。
低保和车改补贴直接入卡
依托北京通的金融功能,可实现政府补贴直接发到个人账户。实现方式为在银行主账户下开立补贴专用子账户,政府各部门发放的养老助残补贴、特困助学金补助、低保发放、公交补贴、车改补贴等资金即可以定向发放的模式,直接进入持卡人相应子账户,在规定的场合使用与消费,专款专用、专户专用,实现政府服务的精细化和差别化管理。
对于补贴人群,可涉及北京市常住人口,特殊人群,如残疾人、老人、学生、军人,在京纳税者等。
以不增加市民负担为原则,借助人民银行统一清算平台,资金后台清算,即使享受多项交叉补贴的人员,也无需多次办卡。即享受交叉补贴的人员只办理一张具有金融功能的北京通卡即可。
不仅如此,持卡人将已持有的现金补贴从北京通卡转移至自己习惯用的银行卡账户过程中产生的流转费用,银行也不得收取,即持卡人的政府补贴“搬家”没有额外费用。
北京通功能之无卡应用
刷手机可消费乘车
未来市民只要记住自己的北京通号码,即使不带实体卡片,也能在各个部门享受“无卡服务”,最终解决多卡并存的问题。不过,让市民凭号无卡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还只是北京通发展的远景。但是在现阶段,市民已经可通过具有NFC功能的各品牌手机来实现无卡应用。
据介绍,无卡应用是指市民无需通过实体卡而完成相关的业务应用。对此可借助技术手段将“北京通”实体卡信息加载到手机USIM卡中,再通过OTA(空中技术)方式下载到NFC手机的安全芯片(SE)中,将实体卡转换为虚拟卡,并完成与实体卡相同的功能。
届时只要将NFC手机靠近相关终端,便可快速完成刷卡乘车或者消费等交易和各种应用。无卡应用是实体卡应用的延伸,是利用新的技术向市民提供方便快捷服务的一种新方式。无卡应用不是完全取代现有的实体卡,而是实体卡应用的一个必要补充,向市民提供简单、安全的发卡、挂失、用卡流程和用卡体验。
市经信委方面介绍,在推广实体卡的同时发展无卡应用,主要是缘于包含社保功能的“北京通”属于市民生活的重要卡片,市民日常携带易增加丢失风险。而手机作为市民出行时普遍携带的必需物品,正具有未来发展北京通无卡方案的先天优势。不仅如此,发展NFC技术的无卡应用,“北京通”还有利于逐步实现从“一卡多用”到“多卡融合”的转变。
北京通之延伸服务
信息共享提升办事效率
在北京通卡大规模推行后,市民类似难于证明“你妈是你妈”的问题也有望逐步绝迹。市经信委方面介绍,“北京通”将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在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重大作用。
“北京通”信息系统管理平台初期将与市人社局、市卫计委、市交通委、市民政局等主发卡单位关联,后期还考虑与公安部门联网,将市民的个人教育背景、计生信息、民政信息、社保基础数据等静态数据,以及个人公共交通过程数据、水电缴费数据、金融消费数据等动态信用数据共享至北京通信息系统管理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集身份证号、学籍号、社保号、税号、信用卡号、证件等为一体的社会服务“虚拟档案”,采用有卡、无卡多种使用模式,最终实现市民凭号无卡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届时市民在办理各种有关证明时,可充分发挥联网数据的价值,实现持卡人多维度、全方位的信息共享,从而让“信息跑”不让“居民跑”,寓管理于服务,将以往以事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本,面向百姓提供“一站式”服务。
此外,今后市民办事或者办理证明时只要提供自己的北京通个人号码,办事单位即可通过系统后台的数据查询,从而在少填单子少跑腿的情况下完成办事或者办理证明的过程。
对市民而言,最终将告别一事一卡、一人多卡、携带多卡的烦恼,充分享受到北京城市综合服务和信息化带来的便利,改进百姓的生活品质,逐步提升市民生活的幸福感。
类型
“北京通”分为三大类
北京通社保卡
面向所有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的个人(包含本市户籍人口和非本市户籍人口)发放,支持持卡人出行、消费、就业、就医、公积金查询、婚姻登记查询、养老金领取、低保优抚金发放等各项活动。
北京通基本卡
主要面向未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的个人(包含本市户籍人口和非本市户籍人口)发放,支持持卡人的出行、消费、就业、就医、公积金查询、婚姻登记查询、低保优抚金发放等各项活动。
北京通临时卡
面向所有临时(半年以内)到京人员发放,一人一卡,实名办理,卡片融合了交通一卡通、实名就诊卡、京医通的功能,满足持卡人公交出行、医疗救治等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