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戏称Facebook 20亿美元收购虚拟现实公司Oculus VR是一场“看不懂的交易”的时候,虚拟现实技术却正扑面而来,甚至在科技界和投资界近乎达成了一项共识,那就是虚拟现实技术将取代智能手机成为“下一个入口”。
事实上,就在扎克伯格“为下一代社交网络做好准备”的话音未落,各大科技巨头就已经蜂拥而上,包括谷歌、微软、三星、索尼在内的跨国公司都相继发布了在虚拟现实方面的技术或产品,而与该技术相关的投资、并购以及知识产权的买入则成为这些巨头们角逐未来战场的重要支点。
从谷歌的CardBoard,到三星GearVR,从微软发布的HoloLens,到谷歌牵头并投下5.42亿美元的Magic Leap,再到国内的后起之秀蚁视科技,虚拟现实变得越来越炙手可热。国内企业也不甘落后,BAT,小米、360、魅族和锤子科技,甚至乐视,都开始在这一领域招兵买马;深圳高交会上中国电信展出的头戴VR虚拟现实机受到热捧,也传递出更多企业在虚拟现实领域的布局。
“现在手机有取代电脑屏幕的趋势,而下一个可能取代手机转移人们注意力的就是虚拟现实技术(VR/AR)。人们的眼球在哪里,投资就会去哪里。”小村资本早期孵化器stories创始人梅晨斐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这也是VR/AR在全球受到追捧的原因。
巨头角逐
到底什么是虚拟现实呢?比较浅显一点儿的解释是:目前的虚拟现实技术的呈现,主要是体验者依靠全封闭的头戴型显示器观看电脑模拟产生的虚构世界的影像,并配有耳机、运动传感器或其他设备等,为其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的感官体验,虚拟现实系统的整套设备可以根据体验者的反应做出反馈,使体验者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
专注虚拟现实技术研究的清华大学精仪系光学工程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欧攀告诉记者,“简单来看这一技术的发展过程,最早的功能就是把手机做到眼镜上,后来把眼镜结合在头盔上,就是头戴式显式器,它的处理器一般连接在电脑上,这也就是Oculus的原理,也是索尼在虚拟现实技术上的主要突破,包括谷歌、三星等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显示头戴产品,大部分已投放到市场中。”
Magic Leap则实现了进一步的突破,就是把影像直接投到视网膜上,以实现更加真实的全息。这也是Magic Leap备受科技巨头与资本追捧的重要原因。谷歌在遇到Magic Leap时果断地调整了其谷歌GLASS的项目,将技术投资的重点转移到Magic Leap身上。
最新消息显示,“Magic Leap即将完成新一轮10亿美元融资,使该公司估值一跃达到45亿美元。”
与此同时,虚拟现实的巨大机会也让辅助产业蠢蠢欲动。因为虚拟现实系统还可以配备位置跟踪器、数据手套和其他辅助设备、设施等,为体验者提供更真实的沉浸感现实体验。
欧攀就告诉记者,“目前,在虚拟现实技术的产业领域,手势识别和体感识别开始受到关注,比如微软的CONNECT、Leap Motion做的就是这方面的技术,5DT、Cyber Glove、DGTech等公司则推出了虚拟现实数据手套,Cyberith公司、Virtuix公司则分别推出了虚拟现实的跑步机Virtualizer和Omni等产品。”
“需要注意的是,VR/AR其实是有很大区别的。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虚拟’,以及人们对现实世界的‘增强’,在技术层面和业务层面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们看到的巨头们,除了微软的Hololens涉及AR(增强现实)之外,其余做的基本都是VR(虚拟现实)设备。”梅晨斐表示。
以此来看Facebook对于Oculus Rift的收购,逻辑就很简单了。
“早期Facebook的推广预算都是花在Web端的,对于Mobile投入很少。直到看到苹果手机出货量的徒增,以及Android低价手机开始快速发货以后,警觉移动端市场起来了,加大了对于移动广告的投入。而去年对于Oculus Rift的收购也是同样逻辑,Facebook做的是社交,简单来说就是一群人在一起做点事情。之前人们在网页上社交,之后在手机上,未来可能通过VR/AR设备。”梅晨斐表示。
也正是同样的理由,谷歌发布了Cardboard,三星发布了GearVR,HTC发布了Valve,索尼发布了Morpheus,微软发布了Hololens,不过在熙熙攘攘的大佬阵营中,苹果却貌似缺席了。
梅晨斐告诉记者,“按照Apple的习惯,一是它肯定会自己做,二是除非等到它完全准备好了,否则是不会对外泄露任何声音的。谷歌和Facebook某种意义上都是广告公司,广告是贩卖人们注意力的一个生意。所以他们会在前端垄断人们搜索和社交的注意力,然后通过广告将这些注意力变现。”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厂商现在发布的基本都是工程机或者测试机,或者针对企业版本的设备。针对消费者版本的设备,基本都要到明年年中左右供货。”或许,这也是苹果并不急于在虚拟现实技术领域浮出水面的一个重要原因。
产业爆发点正在逼近
这是一个不可低估的市场,数据显示,预计到2020年,全球头戴VR设备年销量将达4000万台左右,市场规模约400亿元,加上内容服务和企业级应用,市场容量超过千亿元;长期来看,则万亿可期。
早在一年前,记者在苏宁易购未来实验室看到了虚拟现实与电商的结合式应用,用户可以利用屏幕真实地进入到店铺里,看到360度的商品影像,与真实场景无异。
而除了电商之外,全景现实需求的满足,将使游戏产业成为虚拟现实技术的又一个爆发点,接下来的旅游、娱乐同样前景可期。在华侨城就有这样的展示,比如最简单的“过山车”的真实场景。
不仅如此,全息显示的虚拟现实技术将为医疗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而3D打印的虚拟出样则与其密切相关,由此,所有的制造产业都将被这一全新技术所颠覆。
安信证券就预判,“虚拟现实产业市场空间巨大,其将颠覆游戏产业并扩大产业规模,进而渗入其他产业。产业在三年内爆发为大概率事件;产业发展的顺序为首先硬件性能实现突破,接着软件百花齐放并从中产生一些杀手级应用,为虚拟现实产业吸引到巨大的用户群,软件的发展反过来促进硬件性能提高和成本下降,产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目前,除了跨国巨头之外,国内的大厂,类似BAT、小米等肯定也都在关注,并且自己有团队在内部研发。除此之外,一些小型创业企业也在积极参与其中。”梅晨斐告诉记者。
这恰恰是产业爆发的一个信号。安信证券的分析也显示,“Oculus HMD DK2已售超过20万套,DK作为开发者版本卖出20万套,意味着现在围绕着Oculus HMD在开发几万个游戏、应用,这是虚拟现实生态完善和成熟的重要信号。”
另一个重要信号则是愈加“亲民”的价格,比如Oculus HMD DK2的价格在美国约为3000元人民币,而国内类似头盔的价格低于2000元,已降到消费者可接爱的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