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需要现有的汽车企业,或者披着互联网外壳,披着电动车外壳的电动车企业,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真正以用户为本,以消费者为本的,会造车的互联网企业。
看完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撰写的“打造一个电动车企业大概需要多少钱?”一文,当李想作为“互联网人”变成“互联网汽车人”,再变成所谓“汽车人”的时候,脑海里突然响起了变形金刚的音乐,浮现出了乔布斯、“雷布斯”(小米创始人雷军),还有“贾布斯”(乐视创始人贾跃亭)。
说实话,作为一名“键盘侠”和标准的汽车行业门外汉和草根消费者,对于这些大神一般的人物,是仰山而止,暴行行止,虽不能止,然心向之的。就像前一段时间爆红的电影《夏洛特烦恼》里,穿越的夏洛看到“那姐”的那种激动和期待。曾经看过蔚来汽车公开信的笔者,也曾认认真真地看完了“车和家”招聘公告,看看是否有适合自己的岗位,甚至幻想着有朝一日,哪篇文章能进入这些大佬的法眼,从而成为“晋身之资”……好像想远了……
还是谈谈对李想文中观点的看法吧。李想的文章从四个方面围绕“打造一个电动车企业大概需要多少钱”,从一个互联网走出的汽车人的角度,回答了汽车与互联网的关系;电动车能否代工生产;电动车生产成本三个核心问题,文字简练,既有扫盲贴的耐心,又有汽车从业人指点江山的气魄。看得出来,这是在经历了曾经沧海难为水的真正体悟,对于企图从互联网跨界到电动车领域的各类大咖们,有着很浓的说教意味,言下之意,仍然是传统汽车厂认为的“汽车行业水很深,不是互联网能够颠覆的,有思维不管用,没钱更不行,所谓系统UI是噱头,行业本质是造车,互联网不过锦上添花。”对于想一拥而上,靠着互联网的大旗从电动车行业分一杯羹的投机者来说,无疑值得细细品读,但文中所说的真的是盖棺定论吗?笔者想从一个不懂汽车的消费者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问题一:汽车真的本质上就是交通工具吗?
虽然笔者是个局外人,但是从李想的文章里,看是看到了浓浓的针对乐视超级汽车的影子,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看惯了阿里京东的撕逼,华为小米的互掐,苏宁国美的暗战,充分说明一点:互联网时代只有第一,没有第二。虽然两者都还没有拿出实车,但无疑两者都是最值得期待的互联网造车的最强竞争者。那么李想与贾跃亭的区别,或者说蔚来汽车与乐视超级汽车的区别是什么?笔者认为,不同点有很多,但最为核心的就是汽车的本质定位上。
从李想的文章可以看到,汽车比互联网更重要,汽车是基础,互联网是锦上添花和帮助提升效率的,先有高品质的车,其余的才有意义。一言以蔽之,先有好车,才有互联网的事,所以蔚来也好,车和家也罢,都是围绕造好车,吸引业内人士加盟,正向研发一辆纯正的电动车。而乐视却换了一套路数,乐视的核心竞争力是乐视生态系统,向来以苹果为参照物的乐视“开放闭环”,同样移植到了汽车领域,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汽车生态” ,包括“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完整生态系统。说实话,当化反、生态、闭环这些很有格调的词一股脑出现在眼前的时候,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我也无法窥见超级汽车的全豹,只是粗浅的认为,在乐视定义的汽车中,本质已经不再是汽车,不再是交通工具,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全新的互联网交通场景。汽车同手机、电视、自行车一样,都是这个场景中的道具,乐视的超级系统才是核心关键。我想,这大概就是对于汽车的核心定义导致了李想与贾跃亭的最大区别。
那么在笔者心中,哪一种模式才是未来的汽车呢?很简单,我支持贾跃亭。就像对手机、电视的定位一样,在智能手机出现之前,手机就是通讯工具,能接打电话就行,需要待机时间长、信号好,如果输入方便,就再好不过了。同样改变的事电视,智能电视以前,掌握命运的是各个电视台,电视只需要够大够清晰就行。而现在呢,我们怎么去定义手机,去定义智能电视?虽然不可能同样的移植,但是有了互联网之后,对思维的改变是巨大的。我们无法预测,只有去触碰尝试。从现实看,李想说的一点也没错,但这种生产运行模式还没有脱离现有汽车的运行模式,只是从汽油车向电动车过渡的一个阶段,并不是大家心目中的智能交通工具。只有当汽车变成由互联网主导的智能系统中的一环,或者是一种智能终端,才能真正意义上称之为颠覆。因此,不管贾跃亭说的究竟是什么,至少这是未来的一种方向。
问题二:电动汽车是否存在新的盈利模式?
李想的文章中,对于电动汽车的盈利模式认为很难做到乐视的模式,即硬件不赚钱,通过服务和增值来赚钱。甚至飚出了“至于那些还想在车内屏幕上推送广告的企业,我只想说:去你妈的!想钱想疯了?”。但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未免有些片面。汽车的主体并非只有驾驶员,乘车人员同样是交通场景中的一员,车内屏幕同样可以成为盈利的载体。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驾驶员和乘客是两个单独的客体。就好像乐视收购易道,提出的免费专车的概念。免费可能是噱头,但换一种思路看,低价专车为什么不可行呢?专车同样可以带来用户、流量和时间,有这些要素在,就有盈利的可能。仅从驾驶场景看,同样有大量的碎片时间,这些碎片时间,并不会致命。例如等待红绿灯时间、堵车时间、停车时间等等,而这些场景,现在或未来短期内的智能驾驶技术就完全可以胜任,将驾驶人员从这些场景中解救出来,给予他们空闲时间,为他们提供服务,同样也可以带来新的盈利模式。相信互联网大咖们可以想到更多的模式。或者说,一旦用低价有品质的硬件来占领市场,获得流量后,就会有无数的模式衍生出来,不通过汽车赚钱,还可以通过手机、电视、生态赚钱,这大可不必担心。
问题三:消费者眼中的未来汽车是什么样的?
作为一个消费者,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未来汽车?我想无数人有无数个答案,但最需要的恐怕就是一切以用户体验为本的设计理念。弄清楚用户需要什么,痛点在哪里,怎么样与用户互动,不断改进自己的产品,才是汽车行业最需要改变的。事实上,李想在招聘广告里也曾提及,提供未来智能交通工具研发和服务。“智能化”、“满足日常出行的需要”,这一初心正是他看到的目前汽车行业的痛点。
在谈智能交通工具之前,我想把两个汽车网站进行对比。拿李想创办的汽车之家来说,笔者从曾经的拥趸,到现在几乎不再登陆,大概也就过了一年的时间。相比电动车领域的新势力——第一电动网,我认为两者差距最大的就是用户体验方面。汽车之家的评测大多是所谓的专业人士,有一些固定的刻板印象,说教意味浓厚,总是要那传统汽车的观点来看新能源汽车,对于一些品牌和技术的评价难免有失公允,而主推的论坛方面,有太多的垃圾无用信息,消费者的观点很难走上前台,传统的门户网站格局也同移动互联时代格格不入,消费者很难带入产生共鸣。而第一电动网则有鲜明的用户分享特质,像笔者一样的草根消费者也可以登上头条,与专家院士、互联网大咖们一起发表观点,在新车评测板块,消费者、车主同样可以拿出自己的观点和体会,让大家产生共鸣,更加信服。这就是究竟把用户放在何处,是否与用户产生互动的差距所在。
对于未来的汽车,作为消费者,我们并不需要了解有哪些工艺,电机扭矩有多少,电池是什么品牌,供应链由哪些厂家组成,研发人员来自哪里,有多少从业经验。消费者只是希望能在各个环节得到更好的服务。例如,有设计精美地网站和高大上的城市展厅,准确地知道车辆的续航里程、充电时间、质保年限;在希望试驾时,可以预约提供免费的上门试驾服务;在购买后,有专业的工程师协助调试,确保每一辆售出的产品都是最好的,送车上门;驾驶时有良好的驾乘体验,有准确的导航,有便利的充电服务;通过app提醒保养时间和零部件磨损情况,不再为保养和维修发愁;有专业的售后部门,快速准确响应消费者的需求,一些不好地体验可以及时得到改进等等。
更为直白地说,我们不需要现有的汽车企业,或者披着互联网外壳,披着电动车外壳的电动车企业,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真正以用户为本,以消费者为本的,会造车的互联网企业。至于盈利,我们当好上帝就好了,那头会长羊毛的猪在哪?有人会想办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