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长沙银行承担的金融安全IC卡与移动支付应用试点项目通过国家专家组验收,标志着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密码算法金融IC卡技术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目前,该试点项目已经发行支持国产密码算法的金融IC卡近2万张。
国产密码是指国家密码局认定的国产商用密码算法。长久以来,我国金融IC卡中95%使用的是国外密码技术。而在金融领域应用国产密码算法,有利于提升金融信息安全领域的自主可控能力。目前,包括长沙银行在内的全国8家金融机构进行项目试点,长沙银行的试点项目得到了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密码管理局等国家相关部门专家的认可。
从刚刚过去的“双11”网购节的火爆,到手机钱包线下支付应用场景的涌现,移动支付、近场支付等新技术的需求呈快速增长趋势,一张小小的金融IC卡承载的功能越来越丰富,与之对应的,是消费者对金融信息安全的重视。
长沙市民刘先生是“手机控”,更乐意使用网络支付或手机支付进行消费。今年6月,刘先生开始使用长沙银行的金融IC卡移动支付功能。只需将一张和手机卡一样大小的金融IC芯片装入手机,打开NFC近场功能,即可将手机变成钱包。使用时,只要将手机直接与ATM机感应区域相接触,即可完成查询、取现等金融服务。同样,在地铁站自动售货机、签约商铺POS机上,只需手机轻轻一扫,“哔”的一声即完成付款。而所有消费记录,刘先生都可以在手机上的“长沙银行移动支付”app中查看。这一切的奥秘都来自于那张与sim卡相似的金融IC芯片,该芯片采取的安全措施正是长沙银行正在使用的国产密码算法技术。
从2015年2月国产密码金融IC卡湖南首发以来,长沙银行截至目前已发行搭载有国产密码算法技术的金融IC卡近2万张,部署支持国产密码算法的POS机501台、ATM机100台,支持国产密码算法金融IC卡业务的营业网点13个,发放支持国产密码算法的移动智能终端200部。
据了解,从2014年长沙银行正式启动金融领域安全IC卡和密码应用试点项目(即“国密”算法试点项目)起,在近两年的研发中,完成了信息系统和环境的改造,实现了与中国银联跨行转接系统的联网互通;通过应用支持SM2/SM3/SM4等密码算法的金融IC卡、POS机和ATM机,实现了在生产环境中采用国产密码算法进行金融IC卡发卡、借贷记交易、小额支付、电子现金圈存、移动支付等业务应用,在密码技术和产品应用方面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与规范要求。
同时,长沙银行对发卡系统、大前置系统、交换中心系统、加密平台、终端密钥管理系统、ATM渠道、POS渠道、柜面渠道、智能IC卡系统、移动支付系统等业务系统进行“国密”算法改造。
通过此次项目试点,长沙银行丰富了安全算法体系,在信息安全的自主可控水平上得到了有效提升;拓展了长沙银行金融IC卡在高铁、公交、地铁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提升移动支付产品在传统受理环境中交易的安全保障,并将移动支付与业务紧密贴合形成了整体的移动支付战略;引入互联网终端并建设了互联网圈存平台,在湖南省内形成线上线下金融IC卡受理平台,促进了金融IC卡增发。
专家介绍,目前我国金融IC卡在安全水平上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国际水准和等级,不光承担着国家信息安全的责任,在贴近老百姓方面,还能够接地气地实现一卡多应用的无障碍化,在安全性、便捷性等方面都有飞速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