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可穿戴技术的发展势头颇为强劲,经典腕表品牌同时“满血复活”,这让一块独特的“地产”成了各公司的必争之地,这块“地产”就是你的手腕。
苹果公司的Apple Watch甫一上市,我同事斯蒂芬(Stephen)就买了一块,和他不同的是,我还是这场“地产”之争各方争相瞄准的潜在消费者。当有人送我一个时髦的黑色Jawbone智能手环时,我的左腕已经被一块玫瑰金色的手表占领。最初几周,我想把手环和手表戴在一起,可结果是,它们总是打架,搞得我很不舒服。
选择很多,但空间又如此有限,一个问题随之而来:当形形色色的产品对你手腕上的方寸之地展开争夺战时,一个产品怎么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呢?
随着Apple Watch的发布,这场竞争已变得更为激烈。Apple Watch似乎无穷无尽的功能和风格的多样性,会遏止多家企业的发展势头。从349美元的Watch Sport,到17,000美元的Watch Edition,强势的苹果品牌系列产品可满足各色人等、各种品味和各种预算的需求。
另外,曾经为人们提供智能手环和传统腕表的企业发现,他们那些产品的独特功能现在已被界面友好的苹果Watch系列产品整合到了一起。
可穿戴行业正在被不断涌现的新技术重新定义,那么,一个品牌怎么通过有效利用这些技术成为赢家呢?后续进入这一领域的企业如何最终胜出呢?
准确定位
改变行业景观的创新正在不断重塑这一领域的技术前沿,消费者一定会认真考虑,这些新产品是否实用,是否值得购买。不过生活品味品牌可以缩小新奇和功能性之间的差距,那就是让自己的产品拥有消费者看重的必要功能,同时又能契合消费者对生活品味的追求。
而对那些试图蚕食苹果公司产品市场份额的品牌而言,至关重要的是,进入可穿戴产品市场时,一定要有清晰的价值定位——迎合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品牌必须清楚了解哪些优点和必要功能对消费者及其生活来说是重要的,否则,他们的产品就只能永远躺在消费者阴暗的抽屉里了。
投放产品
无论你是否出售可穿戴技术产品,利用这一不断增长的可穿戴技术生态系统为你现有的消费者提供服务,都能大大拓展成功空间。是否能将可穿戴技术的体验与自己的产品整合起来,决定了为这一技术开发软件、App和硬件的企业能否取得成功。
到了考虑怎么让自己的品牌利用可穿戴技术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用户体验的时候了。Prophet的会员公司Altimeter的行业分析师杰西卡·格鲁曼(Jessica Groopman)谈到了“平台无关”(platform-agnostic)的重要性,平台无关意味着你提供的产品并不仅仅用于可穿戴产品。举例来说,最成功的App(诸如谷歌地图(Google Maps)、Uber和Spotify等就可在多个操作系统和多种设备上无缝运行,所以,无论消费者偏爱哪些平台,这些App都能使用户采纳最大化。
未雨绸缪
可穿戴技术领域内外的企业都应该“号准这一行业的脉搏”,以便洞悉初露端倪的动态给该市场造成的影响。这个不断演化的行业很可能会波及那些看似与可穿戴产品没什么关联的品牌。
正如智能手机的发展给那些自己的产品与电话的核心功能相去甚远的企业造成的强烈冲击一样——不妨想想传统相机和GPS设备的悲惨命运——可穿戴行业的破坏性潜在影响将会同样深远。Apple Watch的无缝支付系统和即时分享心率的监测功能,就有可能威胁到信用卡的未来,以及医疗保健服务提供商的未来产品线。
不过最切近的还是手腕上的产品受到的影响,比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以及传统腕表。据报道,全国传统腕表品牌的销量已经开始降低,Apple Watch可谓“功不可没”。
到了各个品牌先于竞争对手推出定位明确的产品,认真思考可穿戴技术生态系统中的潜在机会的时候了。争夺手腕这块“地产”的战争还远没有尘埃落定,我的手腕就在待价而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