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底,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政策的指导意见》,指出了现在传统停车场发展中的诸多问题,提出要推行停车场智能化发展,积极解决停车难问题。
然而,即便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大部分停车场依然保留着车辆进出场“手工写条”“手动抬杆”的落后方式,车主也早就习惯了慢慢地排队、耐心等待前车交费。
不过,近日在北京丽都饭店的停车场,记者却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进进出出的车辆既不刷卡,也不停车,车辆一接近道闸,离着还有四五米远,杆就自动抬起,让汽车通行。停车岗亭的人似乎对此熟视无睹,也不追着收停车费。这是怎么回事?
聪明的停车支付系统
“那是因为停车场安装了ETCP系统,可以通过摄像头识别绑定了账户的车牌号,并计算出停车时间。车辆出停车场后自动扣费,同时车主会收到一条扣款成功信息,无需任何其他操作。”北京悦畅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推广中心高级经理钟若时揭开了“秘密”,“这些车主都是我们的客户。”
记者询问了车主李先生。他表示用ETCP已经几个月了,觉得比每次掏零钱缴费方便多了。他是听了停车场的推荐才安装了ETCPAPP,一开始每次交完停车费就用信用卡还款,现在他干脆为账户充值,由系统自动扣款。“一个手机可以绑定3个车牌号,我已经把我们家的车都注册上了。”李先生说,“如果大家都用这个软件,停车场进出可能排队就少多了”。
类似的智慧停车软件还有很多。例如在深圳,普及率最高的是一款叫“宜停车”的软件。依托这款软件,深圳市内大街小巷的路边停车位实现了智能化。停车5分钟内如果没有完成停车费的支付,就会被自动检测出来,然后等待车主的将是罚款。据说深圳车主对这款新玩意是既爱又恨,但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深圳存量停车位严重不足的短板。来自深圳市交委的数据显示,这套系统实行大半年来,深圳路边临时停车累计注册人数78万多人,累计充值6719万元,累计缴费3409万元。
已在创业板上市的安居宝公司则以“公众号+微信支付”为基础,打通车位查询、停车缴费、周边服务等功能应用,从而提升停车场的运行效率及服务体验。
互联网带来的不仅是支付的便捷,而且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的加入,使得“云”端的停车场能够共享车位数据,车主查询附近即可发现空闲车位,省得在街上来回兜圈子,进而提升整个车场的车位周转率。
缺口大、痛点多的广阔市场
过去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呈几何式增长,汽车从最初的运输工具逐渐进入家庭,变成了日常出行工具。以北京为例,截至2015年11月,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561万辆。
由于经济发展迅猛与城市早期规划出现了“碰撞”,停车难在每个城市或多或少存在。数据机构艾瑞发布的首个《中国城市智慧停车指数报告》显示,北上广深四城市停车位平均缺口率达76.3%,北京只有三成多车辆有固定正规车位,深圳则不到两成。而与此同时,停车场泊位平均空置率却高达44.6%、可有效重组车位资源的智慧停车场覆盖率不足一成。
车位紧张带来的停车难题不仅是车主的烦恼,更成为困扰全社会的问题。对于车主来说,经常由找车位、抢车位引发矛盾。对于车场管理方来说,停车设备和管理方法落后,车位空置、停车效率低,直接影响经营收入。对于城市管理方来说,停车难更是变相对城市动态交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解决停车难,2015年8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七部委下发《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加快推进停车设施建设,缓解停车供给不足。当年12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政策的指导意见》又再次强调,要促进停车设施建设,提高停车资源配置效率。
各地也是想尽了办法。2012年至2014年,北京市见缝插针,投入巨资,在老旧居住区增加基本停车位6万多个,并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针对居住区提供错时停车位近2万个。北京市相关负责人表示,2016年有望出台的《北京市机动车停车条例》将按照“有位购车、停车入位、停车付费、违停受罚”的思路制定相关内容,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停车也是上海的“老大难”。2015年3月,上海市取消住宅小区内建设单位所有的机动车以及未成立业主委员会的住宅小区全体公用部分停车收费的政府定价,一时停车价格飞涨,甚至有车位卖到上百万元,激起轩然大波。
这些难题说到底,还是车位数量不足导致的供需矛盾。不过,这也意味着能缓解停车拥堵、提高车场利用率的智慧停车潜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市场渐渐向行业巨头集中
今天,没有人再怀疑停车已经是一个产业。《关于进一步完善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政策的指导意见》提出,“提升停车信息化管理和停车装备制造水平,加强停车综合治理,促进停车产业健康发展”。
然而,智慧停车领域掘金者众多,但是要真正赢得市场却不容易。ETCP是目前业内最有分量、规模最大的公司,已经在北、上、广、深、渝等城市建成了2000多家智慧停车场,业务规模首屈一指;公司拿到的5000万美元融资是业内最大的有效融资,经过风投的几轮追加,ETCP累计融资已超过了10亿元。
公司CEO谭龙告诉记者,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首先是因为技术含量高。公司从2008年起便开始踏入智慧停车领域,上百人的研发团队用将近1年的时间,投资7000多万元研发了整套智慧停车管理系统,其中的不停车电子支付系统是核心。“公司自主研发的ETCP牌识高清摄像机配合ETCP高速道闸机,无论长杆、短杆、直杆、栅栏杆,都能够实现2秒抬杆,真正让车主进出不停车。”谭龙自豪地说,根据实测统计,ETCP能让场内车辆流动率提高8至10倍。
在中国做互联网产业,BAT是绕不过去的大山,各种智慧停车也通过支付宝、微信支付与腾讯、阿里巴巴绑在了一起,难免会有再现滴滴、快的合并的疑虑。
与互联网打车不同的是,“停车”是一项公认的硬工程,必须占有足够大的停车场资源。只有掌握了大量的线下停车场资源,建成庞大的停车场网络,车主才能方便地找到周边的停车场,获得更好的停车体验。而且,根据调查,智慧停车产品能够打动大多车主的最大原因是停车是否便捷,而不是价格高低。所以,在技术门槛之外,能否快速建立规模门槛也是智慧停车发展的关键。
其实,旧式停车场的弊端显而易见:车主不方便,财务管理上也容易出现漏洞。
只是碍于设备更换费用较高,目前许多停车场还在“换”与“不换”间徘徊。为了尽快做大市场规模,ETCP采取免费策略,全套系统的安装、使用、维护、升级均不收取费用。系统自带的停车收费管理系统,不仅可以代替人工收费,降低人员成本,还可以防止收费资金流失,提升结算效率。
跟财大气粗的ETCP不同,业内的其他公司大多选择与甲方合作,例如“宜停车”依靠深圳市政府,安居宝则与广州正佳广场合作建立了国内首个微信智慧停车场。
这种线下的大规模圈地已经把入门门槛抬得很高,新来者几乎不可能撼动几个巨头的地位,即便是BAT想入手,付出的成本也会更高,并不是划算的买卖。可以预测,未来的智慧停车市场将会更加集中。
有意思的是,可能因为眼下正是智慧停车跑马圈地的时候,各个公司的盈利模式并不明晰。安居宝副总经理黄小金表示,公司暂时不考虑短期盈利,而要考虑得更长远,日后也可以让停车场对设备采购作出分期付款,甚至是赠送设备,减轻一次性采购压力。现在就白送设备的谭龙则表示,现阶段还没有过多考虑盈利,但是广阔的汽车后市场,如停车场广告和周边生活信息推送等增值服务将带来盈利,通过后台积累的用户出行习惯等大数据也将是“金矿”。也许,这就是“羊毛出在猪身上”的互联网思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