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7日至8日,2016(第九届)RFID世界大会在上海博雅酒店隆重举行,会上,OID注册中心、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技术总监王立建给与会观众带来了一场以《基于OID的物联网标识体系研究》为主题的精彩演讲。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技术总监王立建
为什么需要建立物联网标识体系
王总监指出,物联网是基于互联网延伸和扩展的网络,是依托GPS/北斗、移动通信、短距离通信、自动识读、智能感知等技术,而构建的全球任意“物与物”之间信息交换和通信的融合网络,是全球化、网络化、数字化的网络。其关键技术包括二维码/RFID识别技术、传感器智能感知技术、GPS/北斗定位技术、短距离无线网络。
为什么需要建立物联网标识体系?王总监表示,随着物联网产业的深入发展,任何追溯平台都无法覆盖所有对象的生产、加工、检测、监管、运输、销售,应用等全部环节信息追溯,都需要与其他专业化的平台系统进行信息共享和交互,共同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应用服务。
而物联网标识体系正是其中的关键,它通过为现有各类追溯服务平台分配唯一的标识符,将已有的追溯编码机制纳入到整个体系中来,实现物联网环境下各类对象的唯一标识和精准追溯。
对于整个物联网来说,物联网标识体系能够保证任何一个平台中的任意追溯对象都具有“唯一的身份证”。该追溯对象的“唯一身份证”,对于连接到整个物联网的所有系统平台都同样有效,因此有助于实现该对象在其他物联网服务平台的精准信息处理,实现物联网各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融合、共享和交互。
物联网标识体系的3大要素
物联网标识体系建设意义重大,那么其关键点是什么呢?王总监表示,物联网标识体系需具备3个要素:首先,物联网标识体系应具备为各类互联网的信息处理对象(包括实体对象和虚拟对象)进行全球唯一标识管理的能力;其次,物联网标识体系应能够提供各类规范的API接口和应用服务,兼容现有的云服务平台,支持各类平台之间的融合互通;最后,物联网标识体系应由我国自主研发、自主维护管理,这不仅仅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量,同时也是国际战略的一部分。
物联网标识体系的现状及趋势
在谈及物联网标识体系的现状时,王总监指出,目前,国际标识体系包括GS1、Handle及OID,其中,GS1由美国EPCglobal商业公司推动,服务对象为国际大型零售商和物流企业(如沃尔玛、麦德隆等)以及技术提供商(如微软、IBM、思科等),技术为国外企业掌控,存在信息安全隐患;Handle由美国研究创新协会创建的命名服务系统,主要标识期刊、文献、书籍等出版物/数字内容对象,应用于图书馆、大学、实验室等,技术为国外企业掌控,同样存在信息安全隐患,OID则是ISO/IEC和ITU国际机构联合推动的全球化标识体系,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计算机、移动通信、短距离无线通信等技术领域;以及全球地理设施、人、物品、物流交通、金融等应用领域。
国内标识体系则主要包括Ecode及OID,前者是国内封闭标识体系,无国际机构承认,无自主技术;而后者是我国自主技术研发,自主管理,应用成熟,安全可靠。
王总监指出,ISO/IEC和ITU国际机构联合研制并发布30余项国际标准,针对OID标识的命名规则、分配方案、传输编码、解析管理体系等内容进行规范,实现正式、无歧义和精确的唯一标识机制来标识不同对象。但OID并不封闭,是开放的,在遵从国际标准的前提下,允许各国自主研制开发相关的技术。比如韩国的Mcode、日本的UID、国际GS1组织等在保持相应技术独立性的同时,均纳入到了OID标识体系中。
目前,全球有超过95万个顶级应用OID节点被注册,全球202个国家的政府主管机构代表本国成员体注册了OID,覆盖全球众多新兴的技术领域和应用领域,包括计算机通信设备、云计算、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物联网、智能交通、医疗卫生及金融等。
王总监在言及物联网标识体系的发展趋势时表示,基于各种智能软硬件的研发和应用推广,物联网产业将逐步涌现出各类云服务平台,一方面,云服务平台需要对其平台内的各类产品及信息进行统一标识、追溯解析和信息管理,并在此基础上,研发各种应用服务;另一方面,不同云服务平台之间也需要进行数据交互和共享,因此必须保证该平台在整个物联网环境中的标识唯一性。为此,物联网标识体系建设将会为物联网产业营造一个规范有序的发展环境。
最后,王总监指出,OID的应用价值在于确保物联网各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实现全球互联网信息系统的互通融合。OID的发展事关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事关我国国家信息安全,OID是我国物联网信息资源自主可管、可控的关键!
(rfid世界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