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百度、阿里高调涉足互联网医疗领域时,三大互联网(BAT)巨头之一的腾讯也不甘寂寞。过去的一个月,腾讯在医疗领域的动作频频,颇有与百度、阿里瓜分10万亿元互联网医疗市场蛋糕的意味。
3月25日,腾讯副总裁丁珂在贵州宣布启动“腾爱医疗”战略,即利用自身强大的社交基因和大数据能力,搭建“互联网+医疗”开放平台,为医疗产业提供互联网化的后端服务,发力打造医疗产业与互联网的连接器。
腾讯在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动作,与马化腾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的医疗战略高度契合。其时,马化腾曾重点提及了“互联网+医疗”。
今年3月6日下午,广东代表团开放日,马化腾在会议开始前即早早地来到会场,在面对主席台的左侧位置坐下,记者现场观察发现,马化腾在会上不时用手托腮沉思。谁也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什么,或许就是在思考如何推进腾讯互联网医疗战略。
试水地方平台模式
3月25日,在“互联网+慢病管理贵州模式”发布会上,腾讯副总裁丁珂正式对外发布腾爱医疗战略及业务构成。
丁珂表示,腾爱医疗主要由三项核心业务构成:智能终端、医生平台、定位于“健康基金+医保”的互联网金融业务,通过与医院、医疗机构及地方政府的合作,共同建立包括电子病历、健康档案等在内的大数据开放平台。
这与腾讯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今年全国两会中关于互联网医疗的建议方向一致,即希望充分利用移动互联技术解决医院信息孤岛、医生多点执业和个人健康档案电子化等问题。
丁珂指出,信息孤岛是目前国内医疗产业要实现互联网化的最大障碍,“腾爱医疗”战略的目的是要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医疗信息共享,以开放合作的姿态帮助医疗产业实现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腾讯在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多轮战略,都是选择在贵州试点。早在2015年,腾讯推出了医疗智能终端―糖大夫血糖仪,并与贵州省卫计委、全国最大苗药研制生产经营企业贵州百灵,达成了“贵州慢性病防控计划”战略合作,开启互联网+医疗“贵州模式”的尝试。
此次腾讯发布“腾爱医疗”战略,也是选择在贵州,分析人士认为,这与地方政府的支持密不可分,贵州省此前积极拥抱互联网,宣称要建设国家级大数据中心。
腾讯的“贵州模式”也体现出其在医疗领域的核心思路:连接医院、医生和患者,通过大数据技术打造健康管理平台,实施疾病预防和分级诊疗计划。
丁珂表示,“腾爱医疗”战略的启动,正是基于对“贵州模式”的经验总结与战略升级,腾讯希望与贵州省卫生计生委、贵州百灵一起,在互联网+医疗的探索上进一步往纵深迈进。
在腾讯的“贵州模式”之前,阿里曾在河北省进行医院电子处方的“河北模式”探索。今年1月,阿里健康将目标选择了武汉,其与武汉中心医院合作共建网络医院。
据了解,目前网络医院已有13个专科,每天有8名医生直接跟老百姓进行面对面交流。4月2日,阿里健康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合作的网络医院目前正在扩展到更多的乡村,颇受村民欢迎,就诊量也在稳步上升。
过去两年里,阿里一直在布局医疗行业,已经布下了包括未来医院、云医院、天猫医药馆、阿里健康APP等“棋子”,而其构筑闭环生态链的终极目标在于药品销售。
“我们要打造一个B2C+O2O的医药健康产品销售平台,联动医药健康产品生产企业、批发企业、零售企业,为用户带来更多元化的医药健康产品购买体验。”阿里健康副总裁倪剑文称。
BAT中的另一位也不甘寂寞。3月16日,百度公司旗下重要的医疗健康服务平台百度医生将合作对象也选中为武汉市,其与武汉汉口区政府、华科大同济医院举行战略合作。
百度医生致力于打造国内专业的医患双选平台,利用百度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有效降低预约就诊的时间成本,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将百度“连接人与服务”的战略在医疗领域全面落实。
百度医疗事业部总经理李政表示:“百度主要的优势集中在流量、入口,我们非常希望能够把优质的服务提供给搜索这些信息的人,这是我们重要的使命和战略。”
与腾讯和阿里一样,百度公司试图改变未来的医疗行业生态,“希望和政府、医院以及第三方服务供应商一起合作,共同建立医疗服务的生态系统。”
大数据连接是关键
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全国各家医院似乎是一座座信息“孤岛”。
在今年3月举行的中外媒体见面会上,马化腾向时代周报在内的媒体记者感慨,中国医疗行业的“水很深”,医院、病人、医生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非常复杂,“我们投的很多互联网医疗公司,都看到他们在这三者关系当中的某一个角度切入,还没有办法完全串起来。”
此次腾讯在互联网医疗领域的探索,是基于对大数据的抓取。在与贵州的合作中,腾讯的智能“糖大夫”血糖仪作为数据终端,一方面对接患者采集血糖数据,并搭载远程医疗服务;另一方面也对接政府、贵州百灵与腾讯三方共建的糖尿病防控信息中心,通过大数据分析系统,为医务团队提供糖尿病管理的解决方案。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防控计划所覆盖的贵州省糖尿病患者,血糖检测次数、血糖达标率均有可观的提升,同时防空信息中心的数据也在助力贵州省内分泌医院、贵州百灵做医学研究,跟进后续对糖尿病患者的服务。
这种由当地政府牵头监督、地方医疗资源开展诊疗服务,腾讯提供产品和技术支持的联动模式,并证明行之有效,腾讯的社交基因与大数据技术能力也得以善用。
腾讯糖大夫负责人邱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腾讯做互联网医疗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是:“我们对医疗很敬畏,从自身角度出发,做一些很踏实的探索,一个闭环一个闭环地做。”
邱凯表示,与别人最大的不同是,腾讯做的是数据,让数据来打通,而不是简单地将患者与医生攥在一起。因此,在“贵州模式”经验和基础上,腾讯把大数据作为腾讯自营互联网医疗业务的支点,在慢病管理、医生平台、金融医保这三个方向作探索。
邱凯举例说,从智能终端到医生,需要数据的连接才能完成更有效的诊疗,另外金融的介入一定要以数据为基础,不然简单的叠加没有丝毫意义。
比如腾讯投资的微医集团,先于竞争对手阿里成立了乌镇互联网医院,布局以医疗保险为终端的专业医疗服务集团。然而,乌镇互联网医院受微医集团实际控制,相当于一块自我闭环的私立医院试验田。
和阿里网络医院欲做平台、破传统医疗格局“理想”大相径庭的是,腾讯在于做医疗闭环。“我们选择糖尿病作为首个(慢性病试点),是因为从统计数据来看,这是在中国患病人群非常多的一个疾病,所以我们才尝试去做。”丁珂指出,在做的过程中,越来越发现要把一切事情扎扎实实做闭环。
谈及未来,丁珂似乎胸有成竹,2016年重心还是特别踏实地把具体问题解决好,如果有机会,未来模式探索清楚的时候,可能会更多地做平台合作,“我们的产品理念和定位是探索出新的模式,通过关键的闭环效应去验证,如果合理我们会去瞬间加大投入,开放平台,引入更多的合作”。
在大数据方面,阿里与百度各有特点。基于支付宝和交易平台的优势,阿里在大数据平台建设上,动作不断,舍得砸钱。
最近一次是在3月28日,阿里健康发布公告,以2.25亿元人民币增资华润万东旗下万里云公司,以获得万里云25%的股份。
阿里健康副总裁马立告诉记者:“现在存在着患者集中在少数三甲医院,基层医院难以发挥沉淀患者作用、医疗资源分布失衡的问题,双方共建的医学影像平台恰好解决了这一痛点。”
自去年以来,阿里健康在医药电商、分级诊疗服务体系等领域频频有所动作,已有不少优质的三甲医院、社区医院入驻阿里健康搭建的“云上医院”。
业内人士认为,阿里健康的优势在于其互联网技术和数据技术层面的能力,因此,和提供专业医疗医药服务的传统行业伙伴进行资源互补的合作,是其深入医疗医药行业的最佳路径。
阿里健康在年报中提及了未来的业务战略,包括整合线上与线下交易平台、继续投资软件平台以及应用数据分析执行云计算及大数据战略。
与阿里不断完善并建立大数据系统不同,在大数据领域话语权强大的百度,仍在不断地完善自身的大数据。2013年,百度即成立了duLIFE品牌,通过智能设备和数据分析平台为用户量身打造健康解决方案;2014年与北京市卫计委开展合作,通过大数据挖掘分析的关键技术,在公共事件、流行疾病爆发、健康服务业发展等领域提供分析预警,提供科学的管理决策。
释放医生资源
马化腾此前向记者在内的媒体人士构思了腾讯医疗的战略构想,即帮助客户“互联网化”。
“我们投资的卓健科技,针对的是大中型医院,它有牌子(品牌),它的医生很好。大家(看病)是奔着这个医院的牌子去,但是它希望‘互联网化’,我帮它互联网化,什么系统都是医院的,我帮你运维、帮你开发APP,你的云端、远程候诊这些技术我帮你提供,反正(很多)都是你的,我只是帮你做服务提供商,做着做着,我的云端数据越来越全,我又可以诞生新的商业模式,这种打法又不一样了。”马化腾表示。
马化腾的这种模式,试图要改变以往的医疗生态,而在关键节点上,腾讯正在迈出第一步。
在此次贵州的发布会上,腾讯副总裁丁珂还重点介绍了“腾爱医疗”战略中服务于医生群体的平台型产品“腾爱医生”。
“腾爱医生”是腾讯内部孵化的移动端互联网产品,定位于为医生群体提供专业的互联网服务。在医生端,主要实现帮助医生打造品牌、管理患者两大功能;在患者端,通过打造医生公众号,使患者找到相匹配的医生。同时腾爱医生APP也为医患双方提供了跨终端的即时通讯工具。
据腾讯内部人士介绍,腾爱医生APP打造了有严格安全和隐私保障的即时通讯功能,让患者与医生随时随地直接对话,“就诊前,患者可向医生反馈病情、咨询建议,医患双方进行初步沟通与了解;在就诊后,医生也可第一时间跟踪患者病情变化,并在APP上安排复查、预约加号、安排手术等,有效提升诊疗效率”。
其实在此之前,“腾爱医生”已于上海首次亮相,并与国内9大医生集团举行签约仪式。9大医生集团是体制外的医生,涵盖脑科、血管外科、心血管、妇产科等各个专业领域。
在医疗领域,医生永远是最宝贵的资源,在业内人士看来,“腾爱医生”是腾讯重要的医生平台,通过这个端口,医生可以快速聚集,并形成规模效应。
其实BAT巨头中,阿里早在2015年年初即通过阿里健康联手新浪“爱问医生”打造“问医生”平台,在家中就可以图文形式直接向医生描述病情,获得医生的进一步指导。
有业内人士认为,相比阿里,腾讯的优势在于社交资源,其微信和QQ两大平台,数以亿计的活跃用户,或可为“腾爱医生”带来意想不到的规模化集聚效应。
据丁珂介绍,“腾爱医生”发布后,受欢迎的程度比预期要高,“我们现在正在思考后续做医生准入,时间点有可能会是6月份左右上准入政策”。
腾讯在回复记者的邮件中表示,通过“腾爱医生”APP,患者可在微信公众号上和医生直接对话,医患双方在就诊前就会有一个高效的沟通,建立初步了解,在这个阶段,患者实际上掌握了对医生的“评估权“与“选择权”。
此外,“腾爱医生”对于医生或医疗团队的公众号,也有一套严谨的管理规范,最大程度上去确保医生对患者所展示的信息是真实、可靠的,“对于受好评和认可的优秀医生或团队,患者也能够通过微信这个社交平台,去转发扩散口碑”。
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看来,腾讯的医生平台多是“医生集团+医院”的模式,医生集团发展仍受制于当前的体制。
有医药业内人士认为,受制于体制的牵绊,目前国内还不具备医生独立执业的环境,很多医生集团沦为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中介”,特别是“平台型”的医生集团,帮患者找到想要看的医生,医生找到合适的患者。
但现在体制内的待遇如编制、评职称等,仍是医生职业发展热衷的环节,因此很多医生集团的医生,往往更愿意将自身的平台,当作过渡的跳板。
而这正在马化腾的考虑当中,“我听到一些医生有时候说,(他们)不愿意离开大医院,医院给了一些特殊机会,比如说升教授、出国考察等,一出去体制外就没有这些好处了”。
马化腾表示,国外其实并没有这样的制约,“你怎么让这些专家能够大胆地走向市场,又能够没有顾虑,把他的能力在体系外释放出来呢?我觉得很值得大家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