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交通一卡通的推进步伐已经加快,但武汉城市圈尚未实现互联互通。
在咸宁读书的张同学和几个朋友想在双休日到武汉玩两天,查询好公交路线后,几个人不得不“有意识”地攒下一些零钱;而工作原因需在鄂州、黄石、黄冈频繁往返的白领小赵,包里放着多张公交卡。
“要是能实现武汉城市圈的一卡通刷,那该多好啊!”小赵充满期盼。
圈内城市,尚未全覆盖
拿着大冶公交卡,却无法在黄石市区刷卡乘坐公交,这样的一幕每天都在发生。“大冶用的是武汉一卡通,黄石市区用的是黄石一卡通,两套系统,无法通用。”黄石市交通局工作人员解释。
早在2008年,在省政府出台的《武汉城市圈综合改革试验三年行动计划(2008-2010年)》中,就明确要求开展“一卡通”工程建设。 2013年10月,省政府《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提出,大力推进该省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的互联互通,到2020年实现一卡通使用率在 80%以上。
武汉城市一卡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斌回忆,2011年武汉与孝感实现互联互通时,人们乐观地估计,也就是三五年,武汉城市圈使用一张公交卡的梦想就会成真。然而5年过去,一卡通刷仍然还是一个梦。
目前,武汉一卡通的数量已超过2000万张,并已实现武汉、仙桃、大冶、孝感城区、汉川、安陆、应城和鄂州城郊的互联互通,但城市圈内其余城市都有各自的公交公司,也都发行了当地的一卡通。肖斌介绍,此前武汉城市一卡通公司和城市圈内8个城市都有衔接和沟通,但推行速度慢,对方的合作意愿不大。
即便是武汉一卡通覆盖的区域,也只限于普通卡,像老年卡、残盲卡等特殊卡种,由于地方政府对公交企业的财政补贴标准不一,导致无法使用。
湖北省运管局局长陶维号表示,推进公交一卡通互联互通工作涉及各方面利益,非常复杂,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要把好事做好、难事做成,就要抓住关键节点,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按照市场化原则,广纳行业资源。
标准不一,卡住一卡通
一卡通究竟“卡”在哪里?答案是标准不一。
近年来,各地发展推广公交卡力度不断增大,但由于业务主管部门不同,技术环节上也存在不同,有些城市使用住建部的公共密钥,而有些城市使用交通部的公共密钥,要想实现互联互通,就必须要互相加装密钥解码,实现统一运营。
统一运营就意味着,利益划分将由武汉一卡通公司统一管理和分配,这让很多地方一卡通公司心存疑虑。
咸宁枫丹一卡通管理有限公司经理周晓婷表示,咸宁一卡通发行量仅15万张,不足武汉一卡通的1/100。她说,在咸宁地区,他们可以统一管理、统一运营,但如果与武汉一卡通对接,公司如何保障就成问题。
另外,公共交通享受地方财政补贴,但各地对于一卡通的补贴标准、重视程度、发展水平以及公交企业规模等均存在差异,这也导致难以实现互联互通。比如,武汉公交是公车公营模式,而有的地方还存在私车挂靠现象,无法统一财政补贴标准
有专家提出,在现有城市间公交卡无法相互识别的情况下,最可行的方案就是由各城市约定统一发行一张能够在武汉城市圈互通的城际互通卡,这样既保护了各个城市的既有投资和使用习惯,又扩大了新发行卡的地域使用范围。
省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表示,公交化运营能降低市民出行成本,希望借助此次发行全国交通一卡通的东风,推动各地政府共同努力解决城市圈公交一体化运营的问题,先实现城市圈全覆盖,再实现全国一卡通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