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物联网、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及智能农业装备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正在悄然改变着农业生产方式,智慧农业正渐行渐近。
智慧农业: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智慧农业通过生产领域的智能化、经营领域的差异性以及服务领域的全方位信息服务,推动农业产业链改造升级;实现农业精细化、高效化与绿色化,保障农产品安全、农业竞争力提升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智慧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从培育社会共识、突破关键技术和做好规划引领等方面入手,促进智慧农业发展。
云计算、农业大数据让农业经营者便捷灵活地掌握天气变化数据、市场供需数据、农作物生长数据等等,准确判断农作物是否该施肥、浇水或打药,避免了因自然因素造成的产量下降,提高了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风险的应对能力;通过智能设施合理安排用工用时用地,减少劳动和土地使用成本,促进农业生产组织化,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互联网与农业的深度融合,使得诸如农产品电商、土地流转平台、农业大数据、农业物联网等农业市场创新商业模式持续涌现,大大降低信息搜索、经营管理的成本。引导和支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和联合,促进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储运、销售、服务等农业相关产业紧密链接,农业土地、劳动、资本、技术等要素资源得到有效组织和配置,使产业、要素集聚从量的集合到质的激变,从而再造整个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渗透、融合发展,提升农业竞争力。
新理念新模式新业态智慧农业前景可期
目前我国智慧农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但整体上还属于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业态,处于概念导入期和产业链逐步形成阶段,在关键技术环节方面和制度机制建设层面面临支撑不足问题,且缺乏统一、明确的顶层规划,资源共享困难和重复建设现象突出,一定程度上滞后于信息化整体发展水平。因此,促进智慧农业大发展,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作为新理念,需要培育共识,抢抓机遇。社会各界要达成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共识,牢牢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农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强劲驱动力和“互联网+”现代农业战略机遇期,加快农业技术创新和深入推动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的融合。
作为新模式,需要政府支持,重点突破。与传统农业相比,智慧农业对人才有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将职业农民培育纳入国家教育培训发展规划,形成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另外,要重视相关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农业资金投入和技术知识产权保驾护航,维护智慧农业参与主体的权益。
作为新业态,需要规划引领,资源聚合。智慧农业发展必然经过一个培育、发展和成熟的过程,因此,当前要科学谋划,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智慧农业发展规划及地方配套推进办法,形成区域智慧农业乃至全国智慧农业发展一盘棋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