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般人而言,斑马技术公司是陌生的。原因在于一般人体会到的只是智能管理带来的用户体验,而斑马技术公司却拥有智能管理的基石,所以一般人是用而不知。但是,在接下来的中国制造2025落地过程中,这却注定是一家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公司。正因为如此,我们和首席执行官Anders Gustafsson的访谈是从斑马技术的故事开始的。
1,3,4的故事
在过去40年里,斑马技术公司凭借其在全球自动识别和数据捕捉市场上的领先优势,在包括传感器、条形码、RFID、无线网络等技术领域占得了领导地位。在一系列复杂的数据和介绍之外,Anders Gustafsson认为完全可以用3和4来概括Anders Gustafsson在今天的发展。
斑马技术公司首席执行官Anders Gustafsson
具体来说,Anders Gustafsson详细介绍说:“我们的使命是帮助顾客将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就联系起来,为客户带来业务的可视性。为此我们开发了许多不同的技术,这其中我们有效利用了三大技术趋势,也就是这个3。它们分别是物联网、云计算和移动技术。物联网的发展使得很多设备都开始互联互通,从而生成物理世界的大量数据;云计算使我们可以对这些物理世界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产生具有可操作性的洞察结果;由于具备了移动性,就可以把这些洞察结果在正确的时间传递给正确的人,从而使他们采取正确的行动。”
而说起这个4,实际上代表了斑马技术公司深耕的四个行业,Anders Gustafsson解释说:“它们分别是零售行业、交通和物流、制造业和医疗保健行业。当我们的技术在这四个行业发挥作用时,传统企业就可以在他们的业务里实现创新,最终用户也很快就能体验到这种创新带来的新体验。”
的确,对于行业应用来说,也确实是“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避开斑马技术公司底层的复杂支撑技术,我们就会看到有趣的业务创新。
谈到此处,Anders Gustafsson饶有兴趣地介绍说:“比如在零售行业,用户在网上下单后,往往一小时后就想收到他们想要的商品。”但没人想到,这对供应商的存货管理要求极高。而通过我们为商店配备相应设备,通过被动式/无源射频识别 (PASSIVE RFID)、视频、音频等来追踪商品的实时动态,这样店员及销售人员就能掌握存货情况。实践证明通过传统的方式,商家可能只对存货掌握的准确度达到60%,而在我们的帮助之下,却可能将这一数字提高到90%。”
再说起交通和物流、制造行业的创新,Anders Gustafsson接着说:“我们通过蓝牙近距离感知技术可以确保把正确的包裹放在正确的卡车上。如果工作人员把包裹放错了卡车,那么可以通过智能化移动手持终端给他发个提醒通知。我们还有一套装载分析方案,通过装载分析可以知道卡车上包裹的装载程度,是否最高效的利用了车上的空间。而仓储领域,我们有一些设备是免持的,通过可穿戴技术,让仓储人员解放出双手去搬运货物。”
在医疗保健行业,Anders Gustafsson表示:“你们能想象病人吃错药的后果吗?是不是非常可怕。我们通过扫描仪,条形码扫描或者是RFID技术,扫描患者用药情况以及他们的身份,确保在正确的时间对他进行正确的用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减少用错药的风险,使整个治疗的过程更好。”
如果我们逐个分析斑马技术公司的行业解决方案,我们一定会惊异于其中的技术复杂性。但这些技术复杂性带来的,却是一个又一个如魔术一般的业务创新。
这些业务创新本质,就是我们前文中提到的1——智能管理。由此我们甚至可以说,对于中国制造2025来说,也许最重要的并不能炫目的机器人,而是实现智能管理的这些底层技术和解决方案,因为它们会创造真正的奇迹。
行业化的秘密
当我们领略了一个又一个如魔术一般的业务创新奇迹之后,我们的话题也自然转到了如何把这些技术方案迁移到更多行业中去。事实上,这也正是国内同类企业的一大弱项,原因在于国内同类企业还只能把同样的事情当做项目来做,而做为行业领导厂商,斑马技术公司原来只是扎根于制造行业,但却在很短的时间内攻陷了零售行业、交通和物流,以及医疗保健行业。
对这么复杂的问题,Anders Gustafsson认为问题的答案实际上就隐藏在刚讲过的案例之中。他详细介绍说:“我们关注的不仅是技术本身,我们还关注谁用了我们的产品,是在什么样的工作流程当中用的。在这个过程中,又解决了什么样的业务问题。比如我们在交通和物流行业,就派人去追踪物流司机;在医疗行业,就找人去和医护人员进行交流。我们要观察他们是怎么工作的。斑马技术解决方案的设计就是基于这种观察,能更好地帮助一线操作人员提升工作的效率。”
Anders Gustafsson特别强调说:“对智能管理提供支撑作用的厂商,千万不要只是把自己当成设备供应商,还要考虑设备之外的很多其他的因素。我想举一些例子,比如移动智能终端,通常大家只是把它看作是一种移动应用平台。我们和谷歌、安卓进行密切的合作,来看如何优化这些应用的平台,来提升企业级用户以及消费者的使用体验,来提升终端用户对于这个平台的掌控能力。我们和安卓进行合作来开发了专门针对企业级客户的扩展应用,增强斑马技术产品的安卓操作系统。很多的应用都已经加入到了安卓的应用下载当中了。另外,这些应用软件可以自动地进行升级,而不需要让企业的工作人员进行额外的操作,这是一种很好的服务体验。”
Anders Gustafsson讲述的貌似只是一些细节问题。但我们可以就这个细节做一些设想:如果我们住在距离北京一百公里远的地方手上的移动智能终端下载了一些应用,但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如果这些应用不能够自动更新和修复,我们就需要跑到北京去处理这些问题。这样一来,不仅员工会觉得不方便,而且对于企业来说这无疑也增加了成本。而斑马技术的应用软件可自动升级这一点恰好可以帮助企业减少这方面的风险和成本。除此之外,斑马技术也可以帮助企业客户建立起软件应用的黑名单或者白名单,比如说这个企业的员工在工作中需要指定的六个应用,斑马技术就可以把这六个应用列入该客户软件应用下载的白名单,而其他类似于游戏等这类企业不希望员工下载的应用就会被列入下载黑名单,这样员工手上的移动智能终端就无法下载了,从而在无形中帮助企业提高了生产效率。
所以,行业化说穿了还是一些与行业相关的细节性问题,从Anders Gustafsson的谈话中我们不能想见:行业化问题是细节决定成败,而越了解行业,在这些细节上处理得就越为美完。这也是斑马技术公司的致胜之道。
用架构解决个性化难题
目前,提升我国制造业水平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次,但国内制造业在向智能制造迈进的过程中,智能管理已经成为了一个必须要迈过去的坎。而这其中,制造企业对智能管理基础支撑解决方案个性化要求过强,成为了一大拦路虎。
对于这个问题,Anders Gustafsson介绍说:“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需要从长远考虑的问题,因为基础设施的建设,往往回收周期比较长。其次从技术提供商的角度考虑,重要的一点是不能等问题来了,再通过打补丁的方式给出解决办法。”
Anders Gustafsson结合斑马技术公司的做法谈了自己的感受:“我们在进行产品或者是技术创新的时候,先要跟我们的重要客户来进行讨论合作,了解客户的具体需求是什么,他们的这些需求能够指导我们下一步的开发和创新,这样我们开发的东西也才能够满足他们特定的需要,解决他们的问题。实际上它不是一种纯粹的定制,我们尽量多地邀请我们的客户,请他们的把一些观点、具体的需求在产品的研发阶段就告诉我们,然后我们在整个设计的过程当中,把这些想法考虑进去,这样产品产生出来之后,不仅能满足某个客户的特定需求,而且也能满足广泛的市场需求。”
实际上,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就会发现斑马技术公司和国内同类企业的不同之处。斑马技术公司实际上在产品创新之前,在架构层面就已经做到了面向客户需求。这使得他们有能力把直接面向用户需求的个性化开发的工作量,降至最低。这一方面会令他们的产品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使得他们的产品能面向更广泛的目标市场。
与在制造业信息化耕几十年的老专家接触,我们会发现在他们眼中,智能制造的实现过程,更像是守门员的比赛过程,需要的绝不是惊心动魄的扑救,而更多的是有惊无险地体系化防守。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扎扎实实地做好基础支撑层面的系统建设。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会发现Anders Gustafsson一如他领导的斑马技术公司一样,从稳健出发给了我们太多建设性的建议。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制造业智能管理的改造过程中,斑马技术公司实际上拥有更多的市场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