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5日,第一届中国智慧交通管理产业联盟年会在无锡召开。天津中兴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金涛发表了《汽车电子标识技术与现有智能交通技术的融合》主题演讲。
杨金涛首先介绍了常见的4种交通信息采集技术:包括卫星定位技术、视频识别技术、雷达微波技术和地磁感应技术。他认为汽车电子标识在未来相当于车辆的二代身份证,目前主要应用在交管部门、城市交通管理、环保监管、涉车行业监控、涉车综合服务等5个领域。最后分析了汽车电子标识技术与智能交通主流技术是如何融合使用的。
天津中兴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金涛
以下为杨金涛演讲实录,编辑整理:
我的汇报分为三个部分。
1、交通信息采集技术
由于汽车保有量近几年的爆发式增长,到2016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85亿辆。而且,交通智能化管理不够,基于视频、线圈的交通流量采集,单一、低效、无法为信号控制、信息发布、交通诱导提供准确信息支撑,交通执法管理难。
我们常见的交通信息采集技术主要有4种:
卫星定位技术即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使用卫星对物体进行准确定位,具有全天候覆盖、范围广、精度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导航、定位等领域。但存在特定环境下(如桥隧、高大建筑物等)搜索不到卫星的问题;另外,车载终端需供电,人为断电,无法定位,其成本高,不利于大面积推广,同时,该技术无法实现车辆身份唯一识别认证。
视频识别技术利用高清摄像设备,捕获车辆号牌信息,可视、直观,图像数据可作为法律依据,广泛应用于电子警察、卡口监控等交通执法系统中。但其识别精度受环境(恶劣天气、能见度、光线等)影响大,识别精度低,同时,其对于号牌真伪无法辨识,假套牌无法分辨。
雷达微波技术是利用电磁波探测到目标,主要用于定位、测距、测速等领域。
地磁感应技术通过将线圈埋于地下进行车辆检测及交通信息的采集,是较为传统的交通信息采集手段,广泛应用于交通流量采集、信号控制触发等领域,但其仅是对车辆数量进行感应对于车辆身份无法辨识,同时,其准确性有待提高。
在智能交通1.0时代,用单一的采集技术,采集车辆位置等信息进行交通管控。在智能交通升级到2.0时代,开启了从单一到集成,从区域到全国,综合性交通管控及服务的序幕,一批具备综合调控指挥及交通分析的系统被建成。目前正在过渡到新一代智慧交通时代,在智慧交通时代,交通信息数据采集更加精准,能够充分融合共享。
2、汽车电子标识技术
汽车电子标识技术最基本的技术就是RFID技术,也称电子车牌,嵌有超高频无线射频识别芯片并存储汽车身份数据的电子信息识别载体。
汽车电子标识这张标签涵盖的内容非常多,非常广泛,它的信息也可以被用在各种各样的场景使用。简单讲,汽车电子标识在未来就相当于车辆的二代身份证,如果没有带身份证出门,无论是出行、住宿,都会寸步难行。未来,汽车电子标识对车辆的重要性相当于身份证对于人们的重要作用。并且有3大特点:
第一,汽车电子标识与车辆信息是一一绑定的,一车一卡,是可以唯一代表车辆身份的标识及认证。
第二,可以实现交通信息高效采集,这种采集无需人工干预,自动识别,远距离实时快速的信息采集,识别准确性高,环境影响小。因为我们传统的视频识别采集套牌信息,在雨天、雪天或者雾天会受到影响,导致采集效率降低。
第三,内存空间大,可以将交通数据融合应用,实现车辆信息的海量采集,融合多源感知技术,打造共享交通数据平台,开启交通大数据应用新模式。
3、汽车电子标识技术与智能交通技术融合
汽车电子标识应用领域有5点:
第一,交管部门。涉车治安管理方面,比如假套牌车、稽查、电子围栏、违法车辆轨迹跟踪、区域动态管制、数字化路查路肩等。
第二,城市交通管理。比如交通流量监测、交通诱导、区域拥堵收费、限行区域车辆监控。
第三,环保监管。比如环保信息电子化监管、低碳环保区限行。
第四,涉车行业监控。比如特种车辆管理、公交信号优先、车辆出入管理、智能停车管理。
第五,涉车综合服务。比如公众出行服务、受保撤理赔协查、涉车小额支付、综合交通信息服务。
那么,汽车电子标识技术与智能交通主流技术是怎么融合的?简单举例说明。
第一,汽车电子标识+定位技术。这里说一个关于涉车治安管理的案例,这种应用会经常出现,尤其交管系统的领导比较熟悉,有的肇事车辆逃逸要进行轨迹跟踪,让肇事车辆没有藏身之地。
第二,汽车电子标识+视频识别技术。也可以把汽车电子标识与传统视频技术结合起来,对区域动态管制包括限行区域,如果您的车进入我们限行区域的话,通过布置在路面上的阅读器可以很快准确的找到,如果是违法进入的,可能会通过包括APP或者短信通知进行相应的处罚,这种方式会比传统视频方式更加准确。
第三,汽车电子标识+交通控制技术。主要是融合当前一些比较主流的交通信息采集技术,包括GPS通车+视频+汽车电子标识,通过多元化、精细化信息采集,可以做出更准确的交通大数据分析,后面可以做信息发布和诱导,便于交管部门进行调控指挥。
未来智能交通管理应该更加精细化、精准化。再举个例子,关于特定车辆的优先通行,目前在无锡、深圳已经做了一些尝试,实现公交车辆的优先通行,不光是公交车辆,未来一些特种车辆,危化品车辆都可以通过汽车电子标识对它的身份进行准确的识别,通过控制器和传统交通信号机做一些对接,进行相位延长、相位压缩、提前激活相位等措草,来确保我们特定车辆能够实现优先通行。
还有一个应用是特殊车辆的管理。特殊车辆,比如危险品、危化品,这些车辆管理部门对他们装载区、停靠区,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但是当前采集技术和管理手段很难做到真正的查清楚,这些危化品有没有按照规定路线行驶,如果将北斗技术+汽车电子标识技术,北斗可以提供车辆实时位置信息,汽车电子标识技术可以实现车辆唯一身份信息,上传到后台,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通知危化品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