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全球经济的代表性国家,几乎都是在苟延残喘。各国应对危机的办法基本都是“宽松的货币政策”,最典型的就是美联储的降息、日本的安倍经济学、欧洲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等,政府试图通过刺激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但收效甚微。与此同时全球还在不断出现黑天鹅,可以预测:2017年新闻的关键词将是这些:总统辞职、流氓当选、股市暴跌、失业率再次高企,实业萧条、房价下跌,产能过剩、钢铁、煤炭价格横遭腰斩,大宗商品低迷……
世界经济原本一直靠两条腿走路:一是“自由市场经济”,以美国、欧洲、日本、香港等为代表;二是“传统计划经济”,以原来的苏联、改革开放前的中国为代表。但现在似乎这两条路都走不通了。
首先来看一下,计划经济为什么行不通。它的本质是国家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各方面做好统一规划和部署,然后再分头去行动。关键问题是:我们的社会并不存在一个“无所不知、全心全能”的决策主体,再优秀的决策机构也都是人组成的,只要是人就脱离不了人性的弱点。中国早就摒弃了传统的计划经济,苏联也已经分裂,这充分说明传统计划经济是走不长的。
再来看一下自由市场经济,由于没有协调机制,它的供给和需求永远都是错配的,社会生产的物质总是会多于实际的需求,这就产生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垃圾如山、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产能过剩等等现实情况,很大程度都归结于这个原因。而且杂乱无章的自由市场总是产生太多的抵消作用,比如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再加上马太效应和贫富分化等等,最后的结果就是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积压严重、利润超薄……
实际上,在自由市场经济走过的这数十年来,上述问题正变得越来越突出,不仅严重影响了全球经济发展,更对社会稳定带来了诸多隐患。在这种背景下,近年来,很多国家开始探索如何解决自由市场经济所存在的弊端。以中国为例,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到,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实际上,深化供给侧改革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它的本质就在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从而提升经济运行的效率,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2、 互联工厂
不过,要真正深化供给侧改革,除了国家要推行相关的方针政策之外,作为我国经济重要支柱的制造型企业也必须与时俱进,用更先进的模式来武装自己,以实现对供给侧改革的有力支持,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中国制造2025”。具体来说,中国制造2025和供给侧改革存在哪些关联呢?如上面所述,“供给侧改革”的本质是从生产端解决问题,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运行效率的提升;而“中国制造2025”的本质是从生产过程的角度去解决问题,通过工业4.0、互联网等新兴的模式和工具来推动制造业完成科技创新,实现技术变革。
在这种背景下,未来的生产模式将发生巨变,简单来说,每件产品在生产之前都应该确定它的消费群体和消费需求,能否符合消费者的需求也将成为衡量产品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对生产商而言,他们未来比拼的将不再是价格,而是谁能最先对接到消费者的需求。
实际上,国内已经有优秀的企业意识到了这种趋势,并进行了未雨绸缪的布局。我们来看一下海尔的互联工厂。从2011年开始,海尔便谋划建设数字化互联工厂,目前海尔已建成了8大互联工厂,以满足用户全流程最佳体验为中心,打造按需设计、按需制造、按需配送的互联工厂体系,使整个制造过程实现高度的柔性,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定制需求,实现从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的转变。同时,海尔还将互联工厂软化、简化、云化成为COSMO智能制造云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实现海尔互联工厂模式的快速复制。
那么互联工厂究竟是如何实现用户定制产品的需求的?举个例子,用户"朵哥是个哥"是一名新生爸爸,它在众创汇社区提出希望能有一款保护孕婴健康的空调。于是海尔在网上发起了大规模的用户调研,经过设计师和工程师的不断讨论、修正,以及网友们大量交互,达成一致意见: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增加几项对孕婴人群更有针对性的功能,并根据用户喜好设计出蓝色的王子款和粉色的公主款,增加童趣元素。最终这一产品赢得了市场的广泛青睐。
相比之下,传统工厂却很少深入了解、统计、整合消费者的需求,所以消费者需求和产品设计、生产、贸易、销售都是分离的。由于消费者只有选择权、缺乏发言权,久而久之,厂商的产品就会偏离用户需求,造成供需错位。
如果说,过去十年属于互联网企业,未来十年一定属于彻底转型的传统企业。传统企业会因为互联网而发生裂变、重构,带来创新。未来的工厂必须具有扁平化、定制化、柔性化三大特点,海尔的互联工厂无疑走在了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