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中国制造2025》“1+X”规划体系已全部发布。“X”是指11个配套的实施指南、行动指南和发展规划指南,在5大工程实施指南中,“智能制造”成为主攻方向和核心内容,成为解决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根本路径。
制造业“新三极”格局加速形成 智能制造成突破口
有关专家表示,从目前来看,“实体经济”再次进入地方两会热词榜,“智能制造”广受多地热捧。目前我国制造业东部转向高端装备制造、中部产业升级、西部优势产业突破的“新三极”格局有望加速形成,而智能制造则成为制造业的新突破口。
据悉,《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以下简称《实施指南》)要求“十三五”期间同步实施数字化制造普及、智能化制造示范,重点聚焦“五三五十”重点任务,即:攻克五类关键技术装备,夯实智能制造三大基础,培育推广五种智能制造新模式,推进十大重点领域智能制造成套装备集成应用,持续推动传统制造业智能转型,为构建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建设制造强国奠定扎实的基础。
浙江财经大学经济系主任文雁兵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着三类瓶颈和短板:一是劳动生产率有待提升;二是技术创新瓶颈;三是发展不平衡瓶颈。智能制造工程的实施将有助于解决制造业上述三类发展瓶颈,尤其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主要途径是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智能化。
在金融支持方面,为更好助力智能制造相关产业发展,《实施指南》提出将充分利用现有渠道,加大中央财政资金对智能制造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发起设立按市场化方式运作的各类智能制造发展基金。加强政府、企业信息与金融机构的共享,研究建立产融对接新模式,引导和推动金融机构创新符合企业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方式。对涉及科技研发相关内容,如确需中央财政支持的,可通过优化整合后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统筹考虑予以支持。
文雁兵表示,智能制造强调大规模、小批量,比传统生产方式更加注重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系统性,相关企业对现有人、财、物等方面的要素保障具有更高的要求,尤其需要加大资本支持。目前,沪深两市智能制造概念股深受资金青睐,资金通过资本市场投向智能制造企业,将促进智能制造企业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