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25-26日,为期两天的“2017中国(上海)国际物联网大会”在上海嘉定举办。本次大会是在中国科学院、工业与信息化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学会联合主办,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专家委员会、上海嘉定工业开发区管委会和上海物联网有限公司承办。大会吸引了超过1500名行业精英和业界领袖。
本次物联网大会包括25日举办的大会主论坛和26日举办的8个分论坛。在25日的大会主论坛上,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协副主席王曦院士出席了大会仪式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院士出席,并做了名为“物联网的产业机遇与安全挑战”的开场主题报告。26日的大会包括雾计算、智能制造及工业4.0、人工智能与智能硬件、物联网操作系统技术与应用、低功耗广域网络、一物一码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智能汽车与车联网、传感技术与应用等8个分论坛。
“2017中国(上海)国际物联网大会”的一大亮点是将于26日举办的由国际雾计算产学研联盟大中华区、中国科学院无线传感网与通信重点实验室、上海雾计算实验室、共同承办的 “雾计算分论坛”。该活动是我国第一个专门研讨雾计算技术的行业盛会。
雾计算技术是国际上物联网领域当前最新的技术。有别于云计算,雾计算所采取的架构更分散、更接近网络边缘,可利用靠近终端的设备进行数据处理,从而对于物联网庞大的信息量传送至云计算中心时引发的占用带宽过多或负载过重的情况进行有效的改善。通过将计算、通信、控制和存储资源与服务,分配给离用户或数据源最近的设备和系统,雾计算可以帮助实现云能力的延伸和拓展,从而提供统一的端到端云+雾平台、服务和应用。
基于对雾计算广阔前景的敏锐洞察,ARM、思科、戴尔、英特尔、微软和普林斯顿大学于2015年11月率先在北美建立了国际雾计算产学研联盟。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是大陆地区第一个加入国际雾计算产学研联盟的单位机构。2017年1月,该所杨旸研究员以上海科技大学客座教授身份成功当选为国际雾计算产学研联盟大中华区主席,上海科技大学也由此成为国际雾计算联盟大中华区主席单位。4月24日,国际雾计算产学研联盟大中华区在上海正式宣布成立,将有力加速实现国际主流物联网技术与国内产业需求的深度融合,全面开启与国际接轨的物联网产业新生态。同日(24日),中国科学院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与上海科技大学正式宣告联合成立“上海雾计算实验室”,为世界首个专门从事雾计算技术研究的机构,旨在打造具有独特优势的雾计算研究基地,服务于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此高水平的研究机构成立也标志着我国的雾计算技术研究和产业布局将与国际同行同步开展,并驾齐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