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分析】“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水务建设
作者:吴英豪
时间:2017-05-25 09:46:24
目前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不断融入传统行业的各个环节,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逐步加深。水务企业必须积极抢抓“互联网+”时代新机遇,促进企业的智慧化转型。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水务是将“水务管理、服务”与“互联网”相结合,利用互联网平台智慧化、精细化、可视化的特色,实现供水管网安全分析、水质水量信息的识别、监控、模拟和预测,以线上管理指挥及时主动服务,以线下主动运维调控在线信息整合,推动实现智慧水务发展新阶段。

  目前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不断融入传统行业的各个环节,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逐步加深。水务企业必须积极抢抓“互联网+”时代新机遇,促进企业的智慧化转型。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水务是将“水务管理、服务”与“互联网”相结合,利用互联网平台智慧化、精细化、可视化的特色,实现供水管网安全分析、水质水量信息的识别、监控、模拟和预测,以线上管理指挥及时主动服务,以线下主动运维调控在线信息整合,推动实现智慧水务发展新阶段。

  智慧水务涉及的水务运营企业涵盖原水、供水、排水、污水、流域水环境等业务环节,智慧水务的意义在于从生产、管理、服务等方面让每个运营企业能提高效率,节省成本,提升服务质量,提高产业链条的协同效率,开发更大的价值。本文着重对水务运营企业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水务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1、实施总体规划,适应新的发展环境

  水务运营企业的战略发展以及智慧化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全面的智慧水务总体规划设计。在企业内部应成立专门的智慧水务建设领导机构,组织技术部门、各业务部门,特别是邀请有经验的专业咨询机构,针对智慧水务建设的基本业务需求、业务流程、关键技术需求、系统框架结构、应遵循的各种标准、业务数据的采集体系、内部信息的管理,以及管理信息化过程中所涉及的规章、制度、资金等重大问题进行系统、科学的规划,成立相应的需求组、应用组、网络组、数据组、技术组、制度组、保障组,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以保证未来各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有机集成和管理信息的有效共享。

  同时,在制定总体规划时,应充分考虑“互联网+”时代的水务行业发展趋势对未来管理所带来的冲击与影响,让水务企业的智慧水务建设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适应性、开放性和兼容性。

  2、创新建设模式,循序渐进提升能力

  智慧水务运营企业应充分发挥市场化机制作用,积极引入运营商、集成商以及金融机构力量,设计风险共担、营运利润共享的创新商业模式。在建设路径上,要以业务需求为导向,以提升服务水平和经营效益为宗旨,从试点开始,积累经验,循序渐进推动智慧水务的建设工作。

  首先要集中力量完善网络系统和监测系统建设,开发直接面向客户、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利用率高的业务管理系统,建成智能水服务;第二步,要以统一的信息应用平台建设为核心,建立打通水源监控调度与供水、排水、污水等管理与应用、联通水土保持、防汛抗旱管理、数据信息可共享、业务流程可协同的智慧水运营体系;第三步,明确外部信息共享的交换机制,统一设定合理的水务信息数据标准,通过智慧水务综合信息平台,使各业务管理主体与信息可以交换和共享,逐步建成可联通城市水资源规划与管控、生产规划与管控、现场应急指挥等各种业务主体,并可支撑管理决策需求的智慧水资源。

  3、加强技术研发,做好相关人才储备

  高素质的队伍是智慧水务建设的重要保障。一方面水务管理业务与用户的需求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要求相关信息化系统不断改善、升级,以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水司自身的信息化人员配备和技术能力总体上相对较弱,对IT厂商及其售后服务有较强依赖性。未来一段时间内,水司信息化建设的共同特点是规模较大、项目内容较复杂,跨平台整合成为重点。智慧水务的建设和持续、健康的运行不仅迫切需要水司自身技术团队、业务团队具备充足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与专业的第三方科技服务机构开展全面合作,包括咨询机构、监测部门、评测部门、标准研究组织等。

  因此要进一步扩大智慧水务人才队伍的培训,改善人才结构。通过人才培养、引进和储备,建设一支觉悟高、服务意识好、业务能力强、技术过硬、相对稳定的技术队伍。

  4、打通数据壁垒,发挥信息资源价值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公众、政府对水行业服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作为水务服务主体企业,提升经济效益、加强管理手段的需求迫切;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让数据采集、传输、管理手段更加多样化、便利化,数据信息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可利用的生产力资源。智慧水务运营企业也应该紧抓客户、政府的需求,创新的业务模式、运营模式,提高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

  特别是,通过智慧水务建设和应用,获取更全面、充分的信息,进行水力模型、污染扩散模型、环境承载能力分析等服务于经济建设和水务管理决策;通过实时监测污染排放和生产工况,辅助企业进行生产工艺优化、节能减排决策;最后通过智慧水务和其他领域物联网关联,扩大数据的服务范围,除服务水务领域的政府部门、各类企业和社会公众外,还可以为城市综合管廊、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等提供服务,更充分的发挥数据的价值。

  5、强化部门参与,驱动建设有力开展

  智慧水务建设不仅仅是IT技术在水务行业中的应用,更是一次业务模式创新与管理模式变革。因此在智慧水务项目开展过程中,水务运营企业各业务管理部门与信息化部门共同组成项目组,业务管理部门人员从未来业务开展与部门运营管理角度提出建议,协助实施团队开展业务需求分析,系统功能测试等工作,信息化部门应发挥技术所长,将业务需求转化成系统功能需求并配备IT设备性能要求。

  智慧水务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水务企业由于基础不同、所处发展阶段不同、管理水平、资金实力、工作重点、目前所需等的不同,各自所需的智慧化发展内容也不相同。因此,不能要求水务企业按照同样的方案、统一的步调、一致的进程来进行智慧水务建设。这样不仅不能加快水务企业智慧化的发展,反而可能会挫伤水务企业的积极性。水务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坚持效益与务实的发展思路,分析建设智慧水务的“瓶颈”,找准发展突破点。

上一篇:苹果计划测试5G网络技术 或弃用高通调制解调器 下一篇:NB-IoT这块热豆腐公认可口 但勿太心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