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新闻,把快死透了的Apple Pay又拉回了行业视野中:Apple Pay将支持P2P支付服务。
移动支付网也寻找了一些蛛丝马迹,详情看(银联云闪付APP拟增加转账功能Apple Pay的P2P传闻属实?),那么要是Apple Pay真的支持P2P转账呢?进一步来说,如果开放合作,不仅仅是针对银行,还针对第三方支付的支付应用,比如支持二维码支付呢?毕竟三星和支付宝曾尝试过,通过Samsung Pay快速调出支付宝二维码,进而完成支付。(详情见:三星与支付宝开展移动支付合作Samsung Pay+二维码)
Apple Pay若是集P2P转账、NFC支付、二维码支付于一身,那便是一个聚合支付产品了。不仅仅是Apple Pay,也许聚合支付才是国内Pay应用的出路所在。
Apple Pay将改变中立立场
如果支持P2P转账功能,对于Apple Pay来说将会是活跃应用的一大利器,但是苹果可能丧失原来的中立身份。最初Apple Pay发布是巨大的模式创新,在不伤害各方利益的情况下,苹果分一杯羹。但是一旦支持P2P转账功能,那Apple Pay瞬间变成支付宝,银行、卡组织的态度将会骤变。
早期银联推银联钱包的时候,受到多种阻力。坊间传闻,几大行还联名要求叫停银联钱包,因为这会威胁各家银行的手机银行地位。除了没有强大的场景支持,银联钱包就已经可以认为是简版的支付宝。但是银联钱包并没有做起来,几大行也不了了之。所以,银行对于与自己产品功能有威胁的应用,都具备一定的敌意。
与银联钱包有所不同的是,Apple Pay拥有较好的用户基础,虽然在国内微信、支付宝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可在用卡环境足够好的国度,Apple Pay的用户非常巨大。在美国,36%的商户支持Apple Pay,成为第一大移动支付应用,PayPal紧随其后为34%。
如果在美国,Apple Pay上线P2P转账功能,凭借强大的用户数量,银行将不敢有太多怨言。但是如果在中国上线P2P转账功能,可能Apple Pay还没开始与微信、支付宝正面对抗,就已经被银行的怨言所打败。
畅想支付方式的聚合
在2016年年中,三星与支付宝取得合作,Samsung Pay可以快速的呼出支付宝二维码。这与“扫码秒付”还不一样,扫码秒付是通过物理键盘快速呼出,与应用无关。但是集成到Pay内,就赋予了Pay应用聚合支付的功能,不仅仅是聚合了银行卡非接支付,还聚合了第三方支付的支付渠道。
如果三星继续与微信、翼支付、百度钱包、壹钱包等第三方支付合作,那么Pay的聚合支付属性会更加明显。当然,也不得不说一些困难,坊间传闻,三星与支付宝的合作激怒了银联,使得有一段时间,三星的银行卡支付渠道出现异常。
如果换成苹果呢?基于Apple Pay的平台属性,苹果可以有更大的野心。如果Apple Pay支持微信、支付宝二维码,只需要按压指纹,呼出微信、支付宝的二维码进行选择,如选卡一般方便,这在一个商户拥有多个卡台的场景下,用户体验会非常好。对于支付宝而言,逐渐失利的线下支付竞争,或许可以借助Pay的快速呼出,结合其自身的芝麻信用体系,在附加服务上潜移默化的超越微信。毕竟,支付宝最大的软肋就是应用的呼出没有作为一个社交应用的微信高频,Pay的统一平台之下,微信高频优势会丧失。
苹果以最初的四方模式中保持中立,再到中国,进行第三方支付的中立,或许可以坐收支付战争渔利。
手机厂商Pay的机遇可能在聚合
在国内,由于微信和支付宝的强势表现,手机厂商的Pay应用几乎没有任何移动支付机遇。人所周知的Apple Pay,安卓阵营的MI Pay、Huawei pay、Samsung Pay,在中国消费者已经接受二维码支付的情况下,几无建树。MI Pay似乎找到一点出路,就是聚焦交通领域,在高频的场景做好。但也仅仅是龟缩于单一场景,对于开环的支付市场不构成威胁。但手机厂商凭借硬件优势,可以将Pay做的更好。
前段时间,苹果碾压了微信的打赏服务,此时的腾讯应该知道硬件掌控权是多么的重要。互联网企业的危机是,用户从一个应用切换到另一个应用的代价非常低,仅仅是更换账号。但是拥有硬件的企业不同,用户的切换需要更换的终端,这个代价是非常大的。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微信凭借社交高频打支付宝的电商低频,降维攻击快速获得线下支付市场。而今,苹果通过硬件打微信的软件,同样是另一种维度的降维攻击。
不仅仅是苹果,如果安卓手机厂商能够活化Pay应用,将Pay做成一个集成各种支付方式的支付应用,成为大众认可的聚合支付产品,那将更有发展空间。借鉴聚合支付的创新模式,在Pay中添加增值服务,如果可能,配合支付牌照的存在,业务的发展空间将更大。忘了提醒,小米是拥有支付牌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