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公共交通在小额支付领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场景,但现在该领域的支付仍然以现金和交通卡为主,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各类城市通卡发卡总量已达8.5亿张。由于移动设备成为消费者出行必不可少的工具,手机支付效率可大大节约时间成本,而交通卡本身存在着充值、丢失、余额查询等等不足。种种原因,消费者对交通领域的移动支付需求日趋显著。
伴随着移动支付的高速发展,交通自然成为各方争夺的热门市场。可以看到的是,目前银联、交通集团、支付机构、通卡公司等角色都纷纷围绕了该领域展开布局。前天,支付宝联合杭州公交集团、杭州市民卡公司推出基于二维码的电子公交卡应用,引起广泛关注。
其中,广州地铁云卡是NFC-HCE技术在轨道交通行业的首个大型项目应用。相较于公交,地铁的支付业务更为复杂。李立纲向移动支付网表示,相比二维码NFC仍然是目前最适合地铁直接过闸的移动支付方式,毕竟NFC技术在公共交通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基础。它兼容了交通设备终端的工作频率,引入NFC支付对交通企业来说影响也更小一些。
闸机升级方面,到2016年年底,广州地铁全线已实现了NFC手机、云闪付过闸。据了解,目前广州地铁每天通过云闸机闪付进站的交易超过5000笔,而且仍在增长。可以预见如果银联优惠活动介入,这个数字还会有一个大的飞跃。
二维码由于自身的缺陷和不足,暂时只能在一些简单的线路上试行,比如广州APM线的一票制。据了解,地铁闸机最少必须满足45人/分钟的通过量,高峰时段1人/秒也是常有的事。当然李立纲也透露了在复杂线路上使用二维码过闸在探索中,未来也可能实现。
因此二维码在广州地铁移动支付应用中,还是作为一个纯粹的支付方式,用在云购票机上。得益于移动支付的渗透速度,云购票机相比传统购票机更受欢迎。虽然云购票机目前只占广州地铁所有购票机的20%,但是却承担了40%的单程票业务。李立纲称,在后续新站建设中,云购票机至少提高至50%的占比。
抛开不生物识别的手段不说,广州地铁在移动支付方面的应用目前主要还是二维码、NFC,这也是当下移动支付炙手可热的两种方式。至于银联、支付机构、通卡公司或是其他参与方,会以何种模式介入、如何处理竞合关系、需要将移动支付在交通领域推进到何种程度等等问题,我们边走边看吧。
对了,广州地铁大概有80%支付是传统交通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