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的时间里,城市的大街小巷已经被橙、黄、绿、蓝、白、金、彩等各色共享单车所攻占,经历过最初的“攻城掠地”阶段后,以摩拜、OfO为首的共享单车龙头开始进入到刷技术的阶段,从智能锁到现阶段的电子围栏,每一家共享单车企业都积极抛出主打差异化的言论,试图通过更多的技术手段来塑造不断升级的品牌形象。
今年4月份开始,“电子围栏”开始成为共享单车界的新话题,各地政府部门喜闻乐见,甚至单车品牌是否具有电子围栏成为某些地区的准入门槛。一些第二梯队的共享单车玩家以此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在新一轮竞争中, OfO和北京经信委已经联合开发出了全国首个电子围栏技术,并在北京通州试点,成为目前唯一一个可以达到电子围栏政策准入门槛的企业,可谓占尽先机。
而在这个过程中,据其他媒体消息,尽管摩拜也提出蓝牙电子围栏的方案,但由于蓝牙感应装置需要挖坑埋进地下带来的复杂操作,该方案无奈成为备选。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在共享单车局势中处于第二梯队的小鸣单车,近期也在电子围栏这一轮PK 中重新升到话题焦点,原因在于,其是圈内最早布局电子围栏的企业。据介绍,小鸣单车自去年11月份就开始布局共享单车的电子围栏项目,目前已在全国10多个四、五线城市落地并已逐见成效。小鸣单车电子围栏技术点在于:前期小鸣单车与市政管理部门进行充分沟通,规划出合理范围,每隔200米设置一个虚拟电子停车点,同时利用每辆单车的蓝牙发射器或电子标签进行亚米级定位,提醒骑行者规范停车。
共享单车“电子围栏”技术原理
电子围栏,这个原本在周界安防领域的专业名词,如今用于城市共享单车的管理又是怎样的呢?目前北京地区实行的电子围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在地面建立信号发射装置来实现对停车区域的识别,有基于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而实现的,也有基于蓝牙实现的(如摩拜、小鸣单车);另一种是北斗导航提出的基于卫星定位技术的电子围栏系统(OfO),借助地面增强系统,北斗系统的定位精度可以达到亚米级,完胜GPS!高定位精度除了解决找车难问题,对于监管问题也是一把利器。
而从主导方来划分,据腾讯创业报道,共享单车电子围栏的两种形式,一种是由政府统一规划的“公共电子围栏”,另一种是有共享单车企业自行设置的独立电子围栏,但在实际落地过程中,两种电子围栏也有重合的可能,例如北京崇文门地铁站C口附近的一处“公共电子围栏”,同时也是ofo的电子围栏。两种电子围栏设置目的都在于限制停车位置,共享单车通过一定的定位技术识别用户是否将车停放在指定区域内,从而对用户进行奖励或惩罚。
简单来说,“电子围栏”就是一个个虚拟的停车框,用户必须将车辆停在指定的停车框中,否则无法锁车结束行程。具体而言,通过物联网芯片发射信号覆盖技术,给共享单车停放划定一个区域,让单车只能停放在规定范围内。当车辆停放超出系统规定的区域时,系统会发出语音提示,要求骑行者将车辆返回至指定区域,否则车辆将无法上锁,后台也将会一直计费。
在推行电子围栏建设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共享单车相关企业在积极推动之外,地方政府也参与了进来。如今,无论一线城市还是四、五线城市,共享单车已经由于过渡的铺设带来了明显的城市管理隐患,是时候到了政府介入携手共同规范化的阶段。通过“电子围栏”来规范化停车,是目前从技术角度来讲较为可行的约束手段,不过这会不会成为另一种形式的“定点桩”,还得看用户怎么想?毕竟,在“便捷”和“规范化”这个矛盾中寻求平衡,也正是共享单车这个领域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