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无人模式席卷整个零售商业。自动售卖机、无人便利店、无人超市、无人送货机……这些“无人”模式被认为是新零售的代表,也深为资本所青睐。但“无人”模式真的那么好吗?恐怕不见得。
9月,无人便利店缤果盒子在内蒙古又新开了三家店。
此前,这家无人便利店曾被曝出因高温天气而暂停营运。虽然,彼时缤果盒子CEO陈子林曾对媒体表示,因为人流量太大,一天完成交易订单200多个,门一直开着等各种原因导致空调负荷超载,盒子温度过高。
但这确实暴露出了一个小的技术类问题。更为现实的问题是,无人零售未来要面对很多挑战。
1、技术迭代问题
虽然,理论上无人零售的技术要求看上去并不高,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有很多难题需要突破。
目前,从已公开的技术来看,无人超市的物体识别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标签(二维码、RFID);另一种是机器视觉。
前者相对技术相对较为成熟,但成本较高;后者同样是研发成本高,但技术不太稳定。
同时,RFID的成本较高,仅一个标签就需要1元左右。
当然,这些成本最终都会在商品的价格上体现出来。(如果土豪有钱,喜欢补贴另说。)
有消费者吐槽EATBOX不够接地气,随便一瓶矿泉水都要五六块钱,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接地气的价格才是真理,价钱不合理稳定的客流又在哪里?
缤果盒子内部人士表示,缤果盒子将在不久发布新一代计算机视觉识别系统,改变现有技术方案,以减少运营成本。
2、现场管理和隐性成本
无人零售并不是完全都不需要人的参与,仅仅只是减少了前端卖场的人员而已。
店内人工管理、理货、配送、补货等都需要人来完成,但这些人都在后台。只是由于店面体积小、密度高,完成这些工作速度会更快。
有业内人士表示,1个人1天可以照顾数十个店面。
同时,店内的温控、货物保鲜也只能依靠系统,万一系统发生问题,则会引起食品变质等,货损率可能会很高。无人便利店需要更多的物业配套,而物流成本和商品管理等后台成本并没有因此减少,同时灯光、温度、设备等都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
虽然无人便利店的出现让零售业走上了一种新的探索模式。但更为关键的是,同样需要向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
技术和隐形的人工成本、管理成本、货损等势必要分摊到商品中去,这就需要规模化运作才能够降低成本。同时,物流、供应链等,这些传统便利店面对的问题,无人便利店同样会遇到。
或者找其他平台或供应商合作,但这同样会增加运营成本。
百果园杀入无人零售
9月15日,百果园与七只考拉、好品、领蛙等联合发起的“大百果联盟”,拓展生鲜无人零售业务,未来半年将布局6000网点。
作为国内水果专营连锁的领头企业,百果园在水果种植、供应链、冷链物流及水果经营等生鲜能力上,拥有超15年的积累和沉淀。依托于全国2600多家门店网络+覆盖41个城市的仓储配送中心,百果园一年为1.8亿人次提供高品质的水果供应服务。
生鲜是电商的硬骨头,对于无人零售更是如此。目前敢做生鲜的玩家大多是原本就有生鲜供应链的。单纯为了无人零售而自建供应链显然是不现实的,借力与成熟的第三方合作,尤其是百果园这样的水果全产业链企业,显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基于百果园的庞大供应链和门店网络,使得无人零售做生鲜成为可能,
无人零售是趋势吗?
无人便利店的出现,主要基于两点:
1、不断迭代的物联网技术、人脸识别技术以及移动支付技术,为无人便利店提供技术保障;
2、不断迭代的物联网技术、人脸识别技术以及移动支付技术,为无人便利店提供技术保障;
一家无人便利店的内部人员透露,他们公司的无人便利店一次性投入成本是传统便利店的1/4,而运营成本是他们的1/6,如果做得好会更低”,相比传统便利店的少量资金投入,无疑让无人便利店又多一优势。
艾瑞咨询发布的《2017中国无人零售商店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无人零售商店交易额预计达389.4亿元。
单从这一点来看,无人零售以后的市场非常广阔。
虽然,无人零售不能取代传统零售,但势必会分走一部分市场份额。
当然,从情感角度来说,传统零售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无人便利店不能比的,人与人之间是需要交流的,像夫妻店或者小卖铺,它是一种情怀的存在,买着东西聊着家常,这是情感的交流。
但无人零售的智能、科技、便捷化操作是传统零售不能比的。随着时代不断地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习惯等都在改变,所有商业都要与时俱进,零售业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