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中向边缘的涌进让这一切日渐清晰:随着分布式计算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无法忽略边缘。
我们在ZDNet Scale全球数据中心边界的首次侦察之旅中,寻遍众多领域,为了能找到所谓的“边缘(edge)”。我们发现“云计算”不是一种云,或者至少,不再是一种云。
计算一直以来就是一种机制。物理学需要计算在某些地方更好地工作。网络工程师画云来描绘的某些功能,便是我们没必要知道的功能。
分布式计算的发展,让我们再不能忽略边缘。
追溯
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将会远行:看下一个数据中心革命如何在一个工具中开始。
在第一阶段,Vapor IO展示了数据中心空间不需要中心化也可用。如果数据中心连接最理想的位置是最小延迟点,那么蜂窝塔(cell tower)应该可以被寄予厚望。超大型数据中心的机房没有足够的空间,但是有数以万计连通性能优良的基站,空间问题就解决了。
带着羽翼的数据中心?云是不会死的,因为边缘是便携可移动的。
Waypoint#2告诉我们,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不一定会受到边缘模型的威胁。事实上,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作为协调者的主机和Limelight Networks等CDN的关键目的地,它们在公共互联网上可以快速走捷径,仍然可以成为所有行动的中心。
数据中心同行:设备运行本地云?
但在世界上那些连超级扩展的数据中心都无法访问的地区,在Waypoint#3中看可以看到,确实有可能通过创建分布式应用程序,将数百个分散的业务点连接在一起。正如施耐德电气(Schneider Electric)所表明的那样,一种脱离人们的方式的物理部署模式是很有必要的。
边缘、核心和云:所有的工作负载要去哪里?
然而,在最后一步,也是最棘手的问题:这样新的更细分的数据中心地形图上,企业各自承担的不同类别的工作负载,如何划定界限?边缘模型可能有能力取代今天的云模型,以及仍然存在的第一代虚拟化模型。肯定会有人会调查为什么边缘不能成为运营的中心。当边缘主导之后,所有的原因都随历史而去。
重组
无论运营人员还是DevOps专业人士都更关注配置和性能,而且这种关注不会减少。因此,他们新的“原生云”应用程序组件正在积极自查运行环境。他们的目标一致,在任何时候都是要找到边缘,必要时移动到边缘。
这颠覆了应用程序。智能手机上的应用程序执行一些功能时,可能很快被转移到服务器端。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功能较差的手机可以像现在这样昂贵的手机一样运行。届时很多移动设备制造商发现自己被当前市场排除门外,可能会迷失方向。(Windows Phone,其它?)
所以在我们的地图上将边缘的领土标记出来非常重要。单纯来看,这张地图上没有单一的“边缘”,但它的每一部分都代表一个竞争者认为边缘可能存在的地方。如果整个领土分为云、核心和边缘部分,戴尔可能会感到高兴。AT&T笃信“客户边缘”和“服务边缘”,这视市场情况而定。Vapor IO公司认为它可以用同样高质量、小型化的服务来满足AT&T的两个优势。而刚刚部署新一轮分布式技术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让我们看到中心也是优势。
一旦我们确定了边缘,我们就可以绘制整个信息技术的地图。如果企业没有在这一点上表明自己的优势,那么只好等下一个时代。